学术投稿

在护理教育中推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局分类系统的思考

陈靖;丁琳;黄万琪

关键词:护理教育, 护理措施, 护理结局, 护理诊断, 护理程序分类
摘要:在我国护理教育中推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局分类能从根本上完善并衔接护理临床与护理教学,使学生尽早适应临床,解决护理教材与临床脱节的问题,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挫折承受力调查及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医学生挫折承受力现状,寻找提高方法.方法 采用挫折承受力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挫折承受力呈中等水平,低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水平,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医学生挫折承受力总分无显著性差异,但男生在面对挫折时的外在行为表现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教育实践中应加强对医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如何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法 总结和分析为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其变化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分析其中促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的因素.结果 (1)学习和掌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目的、宗旨及其要求是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重要条件.(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制定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教学计划和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结论 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临床实习管理、强化考前辅导、改革考试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均可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作者:成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职卫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卫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也是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中职卫校“双师型”教师内涵、本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探讨中职卫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作者:陈漪静;孟增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从教学安排、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和考试4方面进行改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同时也为下一步改革确定了方向.

    作者:李萍;高静;王慧琴;赵敏;亓水芹;李敏;刘学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反思讨论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反思讨论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1级护理学专业专科650名学生分为试验组(324名)与对照组(326名).试验组采用反思讨论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授课法.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病理生理学课程考核成绩比对照组好,差异有显著性(P<0.001);试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试验组学期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除寻求真相和开放思想外,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反思讨论法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萧赪;莫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口腔护理技能课讲课设计

    为提高口腔护理实践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模式,包括导课方式和操作的讲解形式等,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郭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农村医学专业循环系统疾病见习带教体会

    在农村医学专业循环系统疾病见习带教中,就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欲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进行探讨.

    作者:段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在药理学模拟药房实践教学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药理学教学中,在模拟药房实践教学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作者:于杰;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制淀粉显色液介绍

    介绍一种自制淀粉显色液,对其稳定性及显色性能进行验证,效果满意.

    作者:张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院办护校工学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本文回顾性总结20世纪60至80年代国内普遍采用的医院附属护校、医院办护士班培养护理紧缺人才的办学模式,分析其效果、经验、教训,针对课程结构、毕业生质量等主要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相关院校建设护理专业提供参考.

    作者:沈晓洁;王立文;瞿光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任务为中心的康复治疗评定教学改革

    康复治疗评定是根据康复治疗师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本文主要阐述在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法、加强校企合作等.

    作者:廖长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PBL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医学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同时,吸取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隋丽丽;葛欣;巴林;苗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卫生士官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在医学免疫学授课过程中综合运用“一个目标,两项重构,三种手段”,对学生、教师和联结双方的教学手段3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吸收、消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状态明显改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作者:李强;王沛;狄柯坪;王红;杨新华;赵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专业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专业技术课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朱忠锋;张生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专业实习中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目的 在高职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中进行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将进入实习阶段的20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结果 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自评问卷调查显示,两组护生在临床核心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在护理专业实习中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杨希;蒋沂峰;徐亮;李胜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职高专天然药物学教学体会

    总结天然药物学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作者:王惠;贾建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现状与改革思路

    针对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学科本位特征明显,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群)对人才需求等问题,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课程实施,不仅为学生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也符合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亮;刘金宝;朱吾元;郭留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技能竞赛选手的心理评价与干预

    目的 了解参赛选手的人格特征,评价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将98名选手分为参赛组(15名)和参选组(83名),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选手心理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对参赛组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参赛组的E量表得分为(9.53±2.33)分,参选组为(14.75±4.3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参赛组心理干预前后的TAS平均分分别为(16.73±2.55)分、(11.00±1.7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E量表得分较高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适合参加护理技能竞赛;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降低焦虑水平,提高竞技状态.

    作者:邓惠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儿童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针对高职教育特点,探讨儿童护理课程应用“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1级护生52人为对照组,40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组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新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结论 新教学模式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形成,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周密;罗玉琳;陈静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屏幕与小黑板之争——从一次教学意外引出的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多媒体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知识更新的便利性,内容、形式的新颖性,强烈冲击着“黑板+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甚至出现多媒体教学独霸课堂,“黑板+粉笔”被挤出课堂的现象.本文旨在寻找“小黑板”和“大屏幕”间的平衡点,以使两种教学模式各尽其力,各展其能.

    作者:韦庆丽;唐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