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专业动态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靳永萍;刘芳丽

关键词:实验课程, 动态课程体系, 护理专业
摘要:采用调研论证、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制订实验教学培养目标、整合优化实验内容、创新实验项目、更新实验课程等方法探索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层面、多模块护理专业动态实验课程体系,为社会和护理学科发展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创造条件.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暖箱内患儿体温测量部位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用水银体温计给暖箱内患儿测量体温时的佳测量部位. 方法 选取某医院NICU入住暖箱的201例患儿, 对其背部肩胛间和腋下用水银体温计测量的数值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暖箱内患儿背部肩胛间的体温测量值为(37.059 2±0.453 35)℃,腋下的体温测量值为(37.061 7±0.449 97)℃,两个体温测量部位体温相差不大(P>0.05),两个测量部位所得两组测量数值呈显著相关性(r=0.919,P<0.05). 结论 背部肩胛间可以作为暖箱内患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首选部位.

    作者:金蓬勃;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微格教学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格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微格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将2013级中职护理212名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微格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本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评价较高. 结论 微格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并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可在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兰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 探讨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5批自制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 C18 柱(250 mm×4.6 mm,5μm),分别以甲醇-水(82:18)和甲醇-0.5%醋酸(32:68)为流动相,测定该制剂中左旋紫草素和阿魏酸的含量.以甲醇-0.02%三乙胺水溶液(53:47)为流动相,测定该制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以KromasilODS保护柱(4.6 mm×10mm,5μm),以甲醇-0.1%三乙胺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 测定该制剂中β,β-二甲基丙烯酰的含量. 结果 实验室自制的5批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阿魏酸、 左旋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1 mg/枚、0.14 mg/枚、0.28 mg/枚、19.80mg/枚、1.69 mg/枚. 结论 使用的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阿魏酸、左旋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于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的质量控制.

    作者:武静莲;姜林芬;吴红梅;胡林海;胡芳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新型教学模型在窝沟封闭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目的 研制新型教学模型,提高窝沟封闭术的实验教学质量. 方法 选择华北理工大学口腔专业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共58人. 其中实验组29人,在实验教学中加入新型教学模型;对照组29人,实验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实验课结束后进入临床实习并且进行操作考核,先由带教教师按步骤分解式讲解操作要点,然后进行操作考核,评定两组成绩并且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实验组在操作考核中各项目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窝沟封闭整体完成时间上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新型教学模型对提升学生窝沟封闭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方面效果比较突出.

    作者:穆玉;陈乃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彰显个性因材带教

    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校扩大招生,来医院实习的护生逐年增加而且层次各不相同,再加上基层医院的进修、培训护士逐年增多,临床带教就成为护理工作者尤其是高年资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带教多年,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护生,发挥其个性特征,因材带教,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实习护生的肯定,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会芹;沈济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甘肃省张掖市1584例食管癌及胃癌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近两年来张掖市食管癌及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探讨其发病的规律. 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共16 720例,对于胃镜下可疑胃癌患者行病理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为食管癌及胃癌的患者1 584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结果 食管癌检出率为3.24%,男女性别构成比为2.76:1;胃癌检出率为6.23%,男女性别构成比为3.87:1. 食管癌及胃癌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男女性别构成比为3.42:1,且症状多不典型,早期检出率低. 结论 电子胃镜检查结合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食管癌及胃癌的主要方法,食管癌及胃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但不能忽视青年人群中食管癌及胃癌的发病率.

    作者:庄永艿;王小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现状分析

    对目前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尝试通过现代师徒制,探索解决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的方法.

    作者:许若晴;李珍;苏雁;童文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生物化学是护理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生物体(人体)内的物质组成、化学变化(代谢)及其调节和它们与机体的关系,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病因,加深对疾病治疗原理的理解.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好,很难将生物化学的知识与专业课知识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将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根本上学好生物化学,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针对本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提高了教学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向俊蓓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实验初探

    开放性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的飞速发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实验已是势在必行.

    作者:徐春萍;刘云春;罗永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浅谈中职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众星捧月式的家庭生活为中职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再加上受重视个人价值、崇尚个性张扬的社会大环境熏染,如今的中职生更注重自我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理所当然,对周围人的帮助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传统美德严重缺失,感激、尊重和珍惜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东西,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

    作者:喻安银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学习迁移理论在医学基础课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学习迁移理论在医学基础课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共24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中进行学习迁移理论的教学实践,对照组采用灌输式教学法按教材顺序进行授课. 统计期中、期末两组考试成绩并做对比,分析学习迁移理论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为自变量,以专业基础课学习效果等级为因变量,研究其相关性. 结果 实验组认可本组教学方法的人数比例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职护理、助产等专业应加强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改革和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研究与探讨,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正迁移的发生,避免负迁移发生,从而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李靖;杨少宗;王玉霞;王慧敏;侯鹏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重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做人的功底[1].近年来,我们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就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进行了探索,通过重新编写课程标准、选取实用性强的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中,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心肺复苏培训及技能保留的研究进展

    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与护士能否早期实施CPR(心肺复苏)的能力密切相关,而我国在职医护人员虽然进行CPR的机会较多,但操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对我国医护人员CPR培训现状和国内外CPR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培训评价及CPR知识与技能的长期保留的培训研究进行分析,了解其研究进展.

    作者:洪海燕;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新形势下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之我见

    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医院人群重要的健康问题,自从有医院以来就有医院感染问题,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报道,美国每年有200万~300万医院感染病例, 其中约8.8万例病人因医院感染使得病情加重而发生死亡,造成约4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每年因医院感染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150亿人民币,若要包括间接经济损失,则无法估量.

    作者:张彩萍;杜华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 1967 年由 Fannin Shaftel 和 George Shaftel提出的, 通过表演问题情境和讨论表演来探索感情、态度、价值、人际关系问题及解决策略[1].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学科.老年护理学强调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机体的佳功能,保持人生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到死亡[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数的20%. 因此,中专护理专业开设的老年护理学课程主要包括老年人居家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等,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普遍反映内容枯燥、无趣,尤其是无法体会老年人的真实感受,故而在讲授本课程时应用了角色扮演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伍淑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满足实验室相关条件,实施以教师授权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结果 通过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促使学生参与团体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改进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可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后,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使教师扮演指导监督者的角色,能节省师资力量.

    作者:颜文贞;王芳;曾姗姗;占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职卫生学校解剖学教学更需重视教学艺术

    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教学艺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注重创造性与灵活性,调动学生情绪;讲究逻辑性,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突出形象特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疏导学生心理,消除恐惧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实用型中等医药卫生人才做一些尝试.

    作者:张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一体化改革研究——以护理专业为例

    实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其中课程的改革处于核心地位. 基于学院开展的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通过对护理中高职衔接课程的现存基本问题进行反思,明确改革思路,保障实施条件,提出具体组织与实施措施,旨在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工作提供一点思路,以期带来一定辐射带动效应.

    作者:沈曙红;祝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大专层次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探讨

    以大专医学院学生科研开展流程为纲,通过分析我校学生参加历届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情况,逐步总结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以此寻求适合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的教学辅助手段.

    作者:陈文虎;赵宏光;王黎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需求和培养目标分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缺乏专业化培养体系,我国学校的卫生保健人员队伍长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大样本学校调查、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和座谈以及国外交流学习,在充分了解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工作现状和专业化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当前我国学校卫生发展的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储备要求,为专业化培养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目标设定和培养方案制订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史慧静;李广;张越;谭晖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