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的探讨

颜文贞;王芳;曾姗姗;占玮

关键词:护理学, 实验室, 自主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满足实验室相关条件,实施以教师授权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结果 通过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促使学生参与团体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改进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可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后,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使教师扮演指导监督者的角色,能节省师资力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昌吉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费用状况调查

    目的 对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费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养老机构费用收取的合理化提供系统、全面的流行病学基础资料.方法 选择昌吉市10家养老机构作为调查点,将793名入住老人和10名养老机构主要负责人作为研究对象,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统计学方法主要有统计描述、Kolmogorov-Smirnov检验、t检验、Chi-Square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 结果 (1)部分入住老人费用支付有困难;(2)入住老人费用支出与服务水平不匹配;(3)部分养老机构费用收取不透明. 结论 养老机构费用收取机制还有待完善,应该进一步加强入住老人收费制度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作者:贾占昀;李源源;杨晓文;方奋;魏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信息化背景下护理教学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强化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质量管理,构建网络化的教学质量管理网,是加强护理教学质量管理、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徐莉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满足实验室相关条件,实施以教师授权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结果 通过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促使学生参与团体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改进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可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后,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使教师扮演指导监督者的角色,能节省师资力量.

    作者:颜文贞;王芳;曾姗姗;占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重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做人的功底[1].近年来,我们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就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进行了探索,通过重新编写课程标准、选取实用性强的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中,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大专层次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探讨

    以大专医学院学生科研开展流程为纲,通过分析我校学生参加历届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情况,逐步总结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以此寻求适合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的教学辅助手段.

    作者:陈文虎;赵宏光;王黎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甘肃省张掖市1584例食管癌及胃癌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近两年来张掖市食管癌及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探讨其发病的规律. 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共16 720例,对于胃镜下可疑胃癌患者行病理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为食管癌及胃癌的患者1 584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结果 食管癌检出率为3.24%,男女性别构成比为2.76:1;胃癌检出率为6.23%,男女性别构成比为3.87:1. 食管癌及胃癌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男女性别构成比为3.42:1,且症状多不典型,早期检出率低. 结论 电子胃镜检查结合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食管癌及胃癌的主要方法,食管癌及胃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但不能忽视青年人群中食管癌及胃癌的发病率.

    作者:庄永艿;王小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继续办好全国检验技能大赛的思考与建议

    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检验技能大赛于2015年5月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参赛队伍、参赛人数、竞赛项目较第一届均有一定程度提升,大赛影响力、赛事安排和竞赛项目的选择日渐成熟. 面对逐年增加的参赛人数,如何在赛事日程不变的情况下确保大赛顺利、流畅地进行,结合承办和参与两届大赛的亲身体会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宋萍;朱红英;殷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心肺复苏培训及技能保留的研究进展

    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与护士能否早期实施CPR(心肺复苏)的能力密切相关,而我国在职医护人员虽然进行CPR的机会较多,但操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对我国医护人员CPR培训现状和国内外CPR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培训评价及CPR知识与技能的长期保留的培训研究进行分析,了解其研究进展.

    作者:洪海燕;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启发式教学在护理专业心电图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安排心电图的教学,并灵活运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许振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基于工作岗位的高职助产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探讨

    基于助产专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探讨该门课程工学结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为教改提供依据,并为课程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一体化改革研究——以护理专业为例

    实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其中课程的改革处于核心地位. 基于学院开展的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通过对护理中高职衔接课程的现存基本问题进行反思,明确改革思路,保障实施条件,提出具体组织与实施措施,旨在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工作提供一点思路,以期带来一定辐射带动效应.

    作者:沈曙红;祝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药学文献检索与科研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初探

    结合药学文献检索与科研设计课程的三大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科研设计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初步探讨该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方法,对该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艳萍;吴剑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各院校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差别较大,总结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并从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框架、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全面性与科学性、普遍适用性与可比性、激励性与引导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作者:魏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实验初探

    开放性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的飞速发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实验已是势在必行.

    作者:徐春萍;刘云春;罗永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思维导图在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学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教学内容中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相互关联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在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师生构建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瞿秋;高璐莎;代薇;王成;杨菊;罗景梅;杨云红;李灿晖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现状及对策——以贵州省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为例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正在朝着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的道路前行. 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来说,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职业技能大赛可以体现一名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新途径. 以贵州省第二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为例,探讨职业技能大赛举办的意义、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现状以及辅导员应具备的素养和前行的方向.

    作者:张磊;杨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综合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纳入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初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阶段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对今后适应临床工作及形成和谐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从加强医患沟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入手,对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方法、机制及考核进行总结,为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朋玲龙;季学磊;朱峰岭;汪琦;徐明亮;崔人喜;朱苏月;王谊雯;陈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神经传导通路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人体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教学中常用的教具是模型和挂图,而整体显示神经传导通路的实体标本制作难度大,在实际教学中常常缺乏此种标本. 因此,学生在学习此部分知识的时候难以建立立体空间概念,对神经传导通路的传导过程也难以理解[1].为此,笔者利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塑料泡沫板、 画笔等制作神经传导通路LED模式化电动模型,以便真实地展示神经传导通路的传导过程,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现将制作方法和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章雨涵;郑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医药学校医学人文素养现况调查研究

    通过对西北某中医药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并做统计学分析,为加强中医药学校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依据. 结果显示,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堪忧,人文素质教育不理想,69.8%的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全面理解,人文社科知识欠缺;81.8%的学生很少阅读人文社科书籍,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课外阅读的目的仅以打发时间、增加谈资为主;人文课程设置与学生需求有差距,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要全面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还需依据现状,采取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措施,适时调整学校人文课程设置,提升教师队伍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加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祁海萍;赵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TRAIL、OPG、IFN-γ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骨保护素(OPG)、γ-干扰素(IFN-γ)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和20例头痛患者(对照组)脑脊液中sTRAIL、OPG、IFN-γ的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 结脑组患者脑脊液中的sTRAIL、OPG、IFN-γ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病脑组患者脑脊液中IFN-γ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脑脊液中sTRAIL、OPG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脑组和病脑组脑脊液sTRAIL、OPG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FN-γ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TRAIL、OPG、IFN-γ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脑脊液中IFN-γ水平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敏感性依据.sTRAIL、OPG的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孙静洁;秦敏;谢沁芳;原铂尧;王满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