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褚静英

关键词:高职,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
摘要: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从院校多元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紧密合作,共建优质核心课程;专兼结合,打造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行业参与,建设功能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发挥专业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翻转课堂在健康评估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问诊为例

    通过课前QQ群互动学习、课中场景模拟和课后综合训练,在健康评估问诊实验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实际效果。

    作者:原凌燕;唐富山;王万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析中职护理专业班主任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绝大多数为十六七岁的少女,她们在心理上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要真正地做好中职护理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只有权力性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还要发挥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护生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她们在班级管理中能更自觉、更配合。

    作者: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职卫生类学校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为建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促进该专业不断优化、发展更加稳健,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卫生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廖发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说课设计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根据,并与同行和专家共同探讨教学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教研活动和师资培训形式[1]。本文就黄淮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说课进行探讨,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手段、教学程序设计、教后感受7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杨铁骊;潘胜军;张小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加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教师评学”环节的研究与对策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规范医学教育管理,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按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需要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教师评学”环节,准确掌握医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风气,从而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的教育目的。

    作者:孙晓楠;刘莹;张静;郑葵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我国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育发展历史短、速度快,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课程体系改革。针对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为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作者:谢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实习本科护生专业认同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实习结束后本科实习护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14年6月—9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石河子大学141名完成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专业认同总分为(69.80±9.54)分,属一般认同水平,不同性别的护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及专业技能、专业期望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录取方式在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期望维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单位应注重专业介绍,高校及教学医院针对本科护生应加强专业认同的指导,培养护生积极的专业意志与专业情感,提高其专业认同度。

    作者:胡建新;刘明秀;周静;李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护理学导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结合CBL教学法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1班和4班共220人作为研究对象,4班110名学生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1班110名学生为实验组,实施PBL结合C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期末理论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PBL结合CBL教学法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护理学导论的内在动力,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沟通、团队协作和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李为华;李双力;翟颖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对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家兔死亡的几点思考

    利用家兔进行动物实验是生理学学习的重要途径。由于动物自身原因以及操作不当等,生理学实验中家兔发生死亡不可避免。一般情况下,实验动物死亡意味着该项实验失败,但是失败的实验并不一定表示其教育价值的丧失,只要合理安排,巧妙利用,在实验中即使发生动物死亡,也可成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和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黎让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非脱垂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1年、3年、5年对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5年内在酒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子宫全切术1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经腹子宫全切术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子宫全切术后的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阴道顶端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腹腔粘连、影响性生活质量、术后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与经腹子宫全切术相比,对患者创伤更小,可有效预防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的障碍,生活质量明显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职制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订单式”是高职教育领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在校和就业的无缝对接,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基于校企联合的有利平台,制订出高职教育制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相适应的教学课程体系,满足企业岗位技能与素质的需要,是达到高职教育制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作者:赵亚丽;吴英;张祥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营养KAP调查

    目的: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更好地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8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对其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2122名中小学生中,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89.0%的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中学生好于小学生(P<0.05);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中学生低于小学生(P<0.05);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但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仍需培养其健康营养行为,改变不良营养行为。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组合作学习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实训及考核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将两组技能成绩进行对比,通过问卷及自我效能感调查,反馈护生对改革方法的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静脉注射、导尿术、期末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绝大多数实验组护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自我效能感,明显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实验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组合作学习可增强护生的实训效果,也有利于护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吴孝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对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的思考与体会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展示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职业院校师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随着国家教育部将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各个院校也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如何将技能大赛与教学有效融合是目前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作者:李红芳;许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口腔医学岗位工作场景的口腔临床英语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研究

    为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社会对新型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基于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场景进行口腔临床英语课程设计,并采取课堂模拟情景教学和课外微课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辅以注重激励和引导的形成性考核,激发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腔临床英语会话能力,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作者:黎祺;梁玮;朱亚利;张少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材特点分析与教学方法运用的探究

    《职业道德与法律》[1]作为国家规划新教材,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也对中职开展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作者:吴妍;李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谈医学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的重要性

    医学护理专业的见习课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护生了解自己未来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式,更促进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衔接。给护生上好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至关重要。护生的第一堂见习课应尽可能早上,好安排在其入学教育或军训期间的专业教育中,以便让护生尽早全面、真实地了解护理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隋哲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麻醉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温州医科大学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在麻醉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用动物实验来模拟临床病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高教师的实验带教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明品;李兴旺;施通;叶雪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现状分析

    为适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学生临床实践及应用能力的训练,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农村、社区提供“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医疗人才。我校组织各科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到鄂尔多斯市周边的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1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农村医学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改革调研,现将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现状分析如下。

    作者:高丽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地方医学院校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探讨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地方院校医学教育中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方法,同时总结经验,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王昌明;汪丽燕;梁志清;白纪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