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明;汪丽燕;梁志清;白纪红
以检验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实验内容,精选实验项目;密切联系临床,增加临床见习机会;改革教学模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实验室管理工作;加大实验课综合考试力度,提高教学质量等措施,提高高职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庆春;张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比较专家型胫骨髓内钉与改良带锁髓内钉辅以阻挡钉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30例胫骨骨折患者,分别行专家型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专家型组,15例)和改良型带锁髓内钉辅以阻挡钉内固定术(改良型组,1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完全负重开始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同时总结手术技巧。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型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于专家型组(P<0.05),完全负重开始时间晚于专家型组(P<0.05);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改良型组:优8例,良3例,可4例;专家型组:优13例,良1例,可1例。两组患者均未见切口裂开、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专家型髓内钉和改良型带锁髓内钉辅以阻挡钉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均可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专家型髓内钉要比改良型带锁髓内钉疗效更好。
作者:李正文;申国庆;谈应东;张浩;陈俊麒;高发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面对医学院校成人生源逐年减少的现状与挑战,医学院校成人业余教育者应积极分析原因、探求对策、不断创新,努力办出医学院校成人业余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使成人教育在新形势下仍能继续发挥其培养人才的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谭珍媛;梁秋云;洪坚善;莫税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为建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促进该专业不断优化、发展更加稳健,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卫生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廖发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建立对于学好中药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李世增名医工作站以本校临床中药学科为主体建站,通过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以增强中药学的教学效果,将其作为工作站的建设目标之一。具体措施包括:在课堂教学中邀请李世增教授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讲授自己的临床用药经验;李世增教授的继承人在课堂讲授医案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课后学习中开展学生科研及第二课堂项目,通过学生跟随名医侍诊及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名医的用药特色;在中药学网络平台中开设“名医讲坛”栏目,展示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刘仁慧;许利平;王秀娟;罗良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更好地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8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对其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2122名中小学生中,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89.0%的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中学生好于小学生(P<0.05);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中学生低于小学生(P<0.05);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但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仍需培养其健康营养行为,改变不良营养行为。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展示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职业院校师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随着国家教育部将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各个院校也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如何将技能大赛与教学有效融合是目前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作者:李红芳;许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通过对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及职业资格准入情况的调研分析,认为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素质拓展课和实践教学课七大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
作者:王秋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制订学生相应的学习策略奠定基础。方法抽取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2012级、2013级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分别有87.80%、82.92%的学生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有70.74%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75.61%的学生表示课堂教学改革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抵触心理。结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的多项素质,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仍存在不适应现象。
作者:黄芳;龙艳丹;陈家兴;谢亮;黄琴;黄炳臣;罗春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实训及考核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将两组技能成绩进行对比,通过问卷及自我效能感调查,反馈护生对改革方法的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静脉注射、导尿术、期末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绝大多数实验组护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自我效能感,明显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实验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组合作学习可增强护生的实训效果,也有利于护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吴孝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内科护理学内容繁多、系统性强,使用思维导图既可帮助教师厘清思路,又可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及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发散思维能力。
作者:马俊英;张淑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的案例在中职卫校教学应用中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效果。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案例的开发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流程搜集整理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实践证明,校本案例的开发与应用能增强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者:石少婷;任自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温经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经化瘀汤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超声声像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5.1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8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P<0.05),两组超声声像图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化瘀汤能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超声观察便捷、廉价、直观,可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刘佳;盛丽;张宝洲;王维斌;武权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做人应追求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上进;做人应向榜样看齐,这样才有目标。因此,会做人才会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书育人曾精辟地概括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主要体现在以专业课教学为主,挖掘不同教学环节的德育资源,落实教书育人的理念。实践证明,与专业课教学相互渗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实效性[1]。故本学期开学之初,利用基础护理课程的课堂前5分钟,确定了“今日话题”。
作者:陈桂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调查甘肃省哈萨克族、裕固族和汉族人群的血脂水平,探讨不同民族人群血脂水平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选择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哈萨克族、裕固族和汉族(年龄≥35岁)的常住居民共900人(每个民族300人)为调查对象,按整群随机的原则将每个民族的调查对象分为35~45岁组、46~55岁组和大于55岁组,分别测定每组人群的体质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观察3个民族不同年龄组间以上指标检测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饮食习惯的相关关系。结果同年龄组裕固族血清TC、LDL-C、TG、HDL-C水平较其余两个民族高(P<0.05);哈萨克族TC、LDL-C、TG、HDL-C水平较汉族高(P<0.05);各民族间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血脂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饮食习惯是血脂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刘国军;温世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名急诊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结果经过3个月的培训,60名急诊专科护士理论与技能操作成绩、核心能力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目标教学法有利于急诊专科护士掌握急诊急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急救知识与技能,使他们的病情观察能力、急救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张向芬;张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与医学相结合的应用科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医学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为将来的临床、现场、实验室科研工作提供帮助。由于受到医学课程形象思维训练的影响,学生习惯了大量记忆的思维定势,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仍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记忆、模仿练习,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变得直观、有趣,学生容易理解并掌握[1-3]。
作者:杨小芝;刘国良;刘畅;赫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利用家兔进行动物实验是生理学学习的重要途径。由于动物自身原因以及操作不当等,生理学实验中家兔发生死亡不可避免。一般情况下,实验动物死亡意味着该项实验失败,但是失败的实验并不一定表示其教育价值的丧失,只要合理安排,巧妙利用,在实验中即使发生动物死亡,也可成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和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黎让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针对中职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结合体验式写作教学理论进行教学探索实践,主要通过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阅读体验、写作自由体验、评价体验4个措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赵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药用植物学知识涉及面广、概念多、认知跨度大,如何加深学习内容和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科兴趣、丰富课余活动,组织和开展药用植物课外兴趣小组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者:李宽庆;李雅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