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龙艳丹;陈家兴;谢亮;黄琴;黄炳臣;罗春英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展示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职业院校师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随着国家教育部将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各个院校也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如何将技能大赛与教学有效融合是目前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作者:李红芳;许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地方院校医学教育中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方法,同时总结经验,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王昌明;汪丽燕;梁志清;白纪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分析评价结果与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教师进行信息反馈,以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1]。我国高校学生评教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步入正轨,直至21世纪才成为常见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手段。根据信息技术研究机构Gartner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海量、高频、多样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收集、存储、分析、可视化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来看高校学生评教,这对于高校管理者在评教系统、技术、体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学生评教如何消除传统评教的种种弊端,适应时代节奏,真正将学生评教成效大化?本文旨在结合时代背景及相关实践经验,对新时期学生评教展开讨论,提出理想化的学生评教系统的构建框架,希望能够为高校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作者:张静;刘莹;孙晓楠;蔡红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见习教学方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21名本科学生,分为预见习组(n=145)和对照组(n=76)。预见习组在一年级课程结束后的暑假接受预见习教学,返校1个月后对预见习组进行问卷调查,对预见习组和对照组进行知识测验。后期的见习、实习内容及时间两组均相同。分析预见习组的问卷调查结果,并研究两组学生知识测验、妇产科临床见习和实习成绩,了解两组教学效果。结果预见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崇高性的认识、提供给学生认识临床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预见习组学生的知识测验结果、临床见习成绩及临床实习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习教学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教学水平。
作者:夏梦;刘军秀;王晶;何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根据,并与同行和专家共同探讨教学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教研活动和师资培训形式[1]。本文就黄淮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说课进行探讨,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手段、教学程序设计、教后感受7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杨铁骊;潘胜军;张小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临床实践学习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向临床工作过渡、实现医学生就业准备教育以及职业定位的重要阶段,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模式与具体思维结合的重要教学过程[1]。通过临床实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临床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快适应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实现面向基层、农村和社区服务的技能型、应用型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一直是我国高职高专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针对高职高专进行临床实践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当前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实践的学习现状,认清制约当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因素,可为构建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医学专门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参考,现将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作者:方家选;张东献;郭延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1情商内涵及其重要性情商[1](Emotional Quotien,EQ)是情绪商数的简称,它是评价一个人做人能力的重要参数。在成功的要素之中,智商只起大约20%的作用,而80%的因素则是情商。无数实例反复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败的决定性条件[2]。当前,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案例层出不穷,从十几年前的清华大学投毒案到马加爵杀人案,再到如今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充分暴露了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情绪控制及自我调节能力、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欠缺。因此,情商教育意义重大。
作者:李庆洁;张蕾;陈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为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社会对新型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基于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场景进行口腔临床英语课程设计,并采取课堂模拟情景教学和课外微课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辅以注重激励和引导的形成性考核,激发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腔临床英语会话能力,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作者:黎祺;梁玮;朱亚利;张少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与医学相结合的应用科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医学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为将来的临床、现场、实验室科研工作提供帮助。由于受到医学课程形象思维训练的影响,学生习惯了大量记忆的思维定势,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仍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记忆、模仿练习,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变得直观、有趣,学生容易理解并掌握[1-3]。
作者:杨小芝;刘国良;刘畅;赫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可治愈的妇科肿瘤,化疗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但耐药成为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第一难题。因此,应根据疾病分型和患者病情,选择佳的治疗方案,大限度地降低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的发生率,达到治愈目的。现通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论述目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进展。
作者:曲波;王海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为建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促进该专业不断优化、发展更加稳健,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卫生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廖发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是相当有效的。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所在。现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就如何设计教学任务进行探讨。
作者:赵德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规范医学教育管理,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按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需要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教师评学”环节,准确掌握医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风气,从而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的教育目的。
作者:孙晓楠;刘莹;张静;郑葵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以外科护理学中“乳腺癌病人的护理”为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5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
作者:闫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的有效方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我院实习护生139人随机分成观察组(67人)和对照组(72人)。观察组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带教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查房。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掌握、护理程序应用及护理体检、护理病历书写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能使护生主动探索医学知识,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周爱君;郭方明;吴玲玲;陈惠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面对医学院校成人生源逐年减少的现状与挑战,医学院校成人业余教育者应积极分析原因、探求对策、不断创新,努力办出医学院校成人业余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使成人教育在新形势下仍能继续发挥其培养人才的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谭珍媛;梁秋云;洪坚善;莫税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作为世界通行的医疗行业人才的准入制度,已成为衡量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自1999年5月1日实施以来,已有十五六年时间。作为医师行业的准入性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全面考核了学生的临床思维、综合素质及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1]。病理学作为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在教学过程中,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对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推动实现“培养医师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意义深远。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以检验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实验内容,精选实验项目;密切联系临床,增加临床见习机会;改革教学模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实验室管理工作;加大实验课综合考试力度,提高教学质量等措施,提高高职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庆春;张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的案例在中职卫校教学应用中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效果。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案例的开发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流程搜集整理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实践证明,校本案例的开发与应用能增强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者:石少婷;任自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温州医科大学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在麻醉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用动物实验来模拟临床病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高教师的实验带教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明品;李兴旺;施通;叶雪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