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梦;刘军秀;王晶;何勉
作为留学生的教学医院,通过从实习前合理选择教材、实习中调整教学方法、实习后重视课后反馈等方面改进教学方法,结合医学留学生的特点及留学生教学现状,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使用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留学生的实习质量。
作者:王亚娟;王爱华;刘小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为建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促进该专业不断优化、发展更加稳健,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卫生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廖发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我院在“全面、全程、全员”质量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初步建立和实施“二级三方”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促进临床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曹林忠;张晓刚;薛朝晖;张欣;张晋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绝大多数为十六七岁的少女,她们在心理上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要真正地做好中职护理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只有权力性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还要发挥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护生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她们在班级管理中能更自觉、更配合。
作者: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向。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应当既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临床与科研不可能完全分开,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学知识增长更为快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积累医学知识、应用医学知识的重要保障,是医学技术进步和临床医疗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医学的科学研究分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后者的目的在于提高诊断水平、治疗效果,是改善预后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通过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总结几点医学本科科研教学的方法与体会。
作者:倪彬婷;李力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评教态度调查问卷对525名甘肃省某高校大学生的评教态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评教只是学校规定要限时完成的任务,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而不太重视评教活动;影响大学生评教态度的因素主要为非教学因素,因而现行的学生评教制度无法保证评教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影响大学生评教态度的各种问题,提出应向学生和教师及时反馈评教结果;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能够通过评教及时受益;探索学生实名评教制度与学生投诉权益保障制度,以避免和减少虚假评教与恶意评教;学校应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学生评教提供更多的便利。
作者:李鹏程;罗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天然药物学基础是中职药剂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鉴定生药的真伪优劣。这门课概念和专业术语繁杂、语言抽象,而且直观性强,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如果缺乏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确实有难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针对本学科特点,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多种形式的微课教学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突出了培养目标。该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不断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桂香;陈柏合;韩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分析评价结果与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教师进行信息反馈,以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1]。我国高校学生评教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步入正轨,直至21世纪才成为常见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手段。根据信息技术研究机构Gartner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海量、高频、多样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收集、存储、分析、可视化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来看高校学生评教,这对于高校管理者在评教系统、技术、体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学生评教如何消除传统评教的种种弊端,适应时代节奏,真正将学生评教成效大化?本文旨在结合时代背景及相关实践经验,对新时期学生评教展开讨论,提出理想化的学生评教系统的构建框架,希望能够为高校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作者:张静;刘莹;孙晓楠;蔡红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温经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经化瘀汤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超声声像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5.1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8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P<0.05),两组超声声像图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化瘀汤能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超声观察便捷、廉价、直观,可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刘佳;盛丽;张宝洲;王维斌;武权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增强电镜技术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医学生主动进行科研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方法以课题“米诺环素对脊髓损伤大鼠超微结构的影响”为例,引入Seminar教学法。结果学生普遍对采用Seminar教学法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满意。结论在电镜技术实验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科研方面的探索及创新能力。
作者:陈萌;赵淑敏;韩莉;郑小影;刘胜;马卫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护理专业三年级10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组(5个班)和对照组(5个班),分别实施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各自教学法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五年制高职五官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董兆;孙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卫生学校教师大多数没有进行过系统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陇南市卫生学校通过说课比赛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我校两年说课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就说课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课的基本环节等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刘红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1情商内涵及其重要性情商[1](Emotional Quotien,EQ)是情绪商数的简称,它是评价一个人做人能力的重要参数。在成功的要素之中,智商只起大约20%的作用,而80%的因素则是情商。无数实例反复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败的决定性条件[2]。当前,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案例层出不穷,从十几年前的清华大学投毒案到马加爵杀人案,再到如今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充分暴露了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情绪控制及自我调节能力、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欠缺。因此,情商教育意义重大。
作者:李庆洁;张蕾;陈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的案例在中职卫校教学应用中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效果。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案例的开发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流程搜集整理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实践证明,校本案例的开发与应用能增强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者:石少婷;任自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作为世界通行的医疗行业人才的准入制度,已成为衡量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自1999年5月1日实施以来,已有十五六年时间。作为医师行业的准入性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全面考核了学生的临床思维、综合素质及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1]。病理学作为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在教学过程中,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对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推动实现“培养医师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意义深远。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通过分析临床路径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临床路径教学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总结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促进护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带教教师的自我完善以及实习带教管理的不断提高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在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群;黄颖;易霞;张银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更好地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8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对其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2122名中小学生中,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89.0%的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中学生好于小学生(P<0.05);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中学生低于小学生(P<0.05);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但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仍需培养其健康营养行为,改变不良营养行为。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通过对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及职业资格准入情况的调研分析,认为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素质拓展课和实践教学课七大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
作者:王秋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地方院校医学教育中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方法,同时总结经验,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王昌明;汪丽燕;梁志清;白纪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在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情境下,老年护理教育仍明显滞后,高素质老年护理人才十分缺乏。建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分析老年护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建设的有效措施,寻求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办法。
作者:徐筱跃;成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