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过说课比赛学习教学理论并提高教学水平--说课比赛体会

刘红伍

关键词:说课比赛, 教学理论, 教学水平
摘要:卫生学校教师大多数没有进行过系统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陇南市卫生学校通过说课比赛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我校两年说课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就说课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课的基本环节等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人口老龄化情境下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建设探讨

    在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情境下,老年护理教育仍明显滞后,高素质老年护理人才十分缺乏。建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分析老年护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建设的有效措施,寻求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办法。

    作者:徐筱跃;成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翻转课堂在健康评估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问诊为例

    通过课前QQ群互动学习、课中场景模拟和课后综合训练,在健康评估问诊实验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实际效果。

    作者:原凌燕;唐富山;王万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从院校多元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紧密合作,共建优质核心课程;专兼结合,打造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行业参与,建设功能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发挥专业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作者:褚静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我国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育发展历史短、速度快,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课程体系改革。针对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为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作者:谢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实习本科护生专业认同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实习结束后本科实习护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14年6月—9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石河子大学141名完成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专业认同总分为(69.80±9.54)分,属一般认同水平,不同性别的护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及专业技能、专业期望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录取方式在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期望维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单位应注重专业介绍,高校及教学医院针对本科护生应加强专业认同的指导,培养护生积极的专业意志与专业情感,提高其专业认同度。

    作者:胡建新;刘明秀;周静;李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的实践体会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向。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应当既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临床与科研不可能完全分开,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学知识增长更为快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积累医学知识、应用医学知识的重要保障,是医学技术进步和临床医疗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医学的科学研究分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后者的目的在于提高诊断水平、治疗效果,是改善预后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通过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总结几点医学本科科研教学的方法与体会。

    作者:倪彬婷;李力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教育全球化,开展双语教学成为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阐述遵义医学院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并介绍双语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作者:张磊;王京;史大斌;万小强;江波;谭莉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三站式”和“一站式”毕业实习模式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能培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毕业实习模式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4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分为“三站式”轮转实习模式组(观察组)和“一站式”传统实习模式组(对照组),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学生对实习模式的认可度等来评价两组实习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实习生治疗技能成绩、对本组实习模式的认可度、毕业首次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站式”轮转实习模式能明显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且学生认可度高,有利于对口就业。

    作者:谭燕泉;励建安;伊文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谈医学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的重要性

    医学护理专业的见习课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护生了解自己未来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式,更促进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衔接。给护生上好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至关重要。护生的第一堂见习课应尽可能早上,好安排在其入学教育或军训期间的专业教育中,以便让护生尽早全面、真实地了解护理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隋哲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营养KAP调查

    目的: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更好地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8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对其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2122名中小学生中,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89.0%的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中学生好于小学生(P<0.05);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中学生低于小学生(P<0.05);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但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仍需培养其健康营养行为,改变不良营养行为。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说课设计

    以外科护理学中“乳腺癌病人的护理”为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5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

    作者:闫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职卫生类学校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为建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促进该专业不断优化、发展更加稳健,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卫生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廖发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说课设计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根据,并与同行和专家共同探讨教学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教研活动和师资培训形式[1]。本文就黄淮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说课进行探讨,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手段、教学程序设计、教后感受7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杨铁骊;潘胜军;张小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逐步展开,教改的重心再次转移到教学方法的转变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上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验证明,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张朝慧;邵广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对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家兔死亡的几点思考

    利用家兔进行动物实验是生理学学习的重要途径。由于动物自身原因以及操作不当等,生理学实验中家兔发生死亡不可避免。一般情况下,实验动物死亡意味着该项实验失败,但是失败的实验并不一定表示其教育价值的丧失,只要合理安排,巧妙利用,在实验中即使发生动物死亡,也可成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和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黎让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实验设计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引入实验设计的教学方法,提高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实验设计组)和对照组(传统传、帮、带组),将考核成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引入实验设计教学方法后,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成绩和评教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设计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教学中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雅;李红恩;隆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医学留学生卫生学课程英文授课体会与探索

    卫生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必修课。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留学生的卫生学教学质量,我们总结出留学生卫生学英文授课方法包括:制订教学大纲,编写英文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前充分准备;采用启发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实验内容,强调实验考核。

    作者:任香梅;邵继红;徐莉春;吴秋云;周丽;李远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任务驱动型教学在生化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困难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适用于实验性、实践性或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方法。然而在现行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体系下,该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用过程中受到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辅人员、实验室和后勤管理部门的长期制约,需要学校在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时,协调相关部门,才能确保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作者:李崇奇;蔡望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

    医学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及专业性都很强的学科,所服务的对象是具有复杂社会关系并患有疾病的人,因此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沟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作成效[1]。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我国未来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如何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无疑成为医学院校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者:兰萍;何俊峰;马平;王文英;方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麻醉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温州医科大学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在麻醉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用动物实验来模拟临床病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高教师的实验带教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明品;李兴旺;施通;叶雪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