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王京;史大斌;万小强;江波;谭莉莉
现代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给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学生自我学习和小组讨论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已经引起医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PBL教学模式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把案例中涉及的临床实践和医学科研重点问题重新构建和情景再现,寻找和发现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和展开小组讨论,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作者:侯妮;倪磊;王爱英;胡晓岩;黄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卫生学校教师大多数没有进行过系统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陇南市卫生学校通过说课比赛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我校两年说课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就说课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课的基本环节等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刘红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总结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实验教学的经验,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改进实验考核方法等,建立“一线二面三平台”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吴方评;杨勇;杨宏健;金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面对医学院校成人生源逐年减少的现状与挑战,医学院校成人业余教育者应积极分析原因、探求对策、不断创新,努力办出医学院校成人业余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使成人教育在新形势下仍能继续发挥其培养人才的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谭珍媛;梁秋云;洪坚善;莫税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根据卫生统计数据,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平均每千人口护士人数为2.05人,甘肃省平均每千人口护士人数为1.59人,低于全国水平。我省护理人力资源严重匮乏,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尤为重要。针对目前我省护士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甘肃省不同类型护士心理契约现况,有利于把握约束与激励护士态度行为的动力源、约束条件、调节机制,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公立医院提供决策建议。
作者:魏雪峰;白飞;李小会;郭全斌;张彩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适用于实验性、实践性或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方法。然而在现行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体系下,该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用过程中受到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辅人员、实验室和后勤管理部门的长期制约,需要学校在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时,协调相关部门,才能确保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作者:李崇奇;蔡望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天然药物学基础是中职药剂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鉴定生药的真伪优劣。这门课概念和专业术语繁杂、语言抽象,而且直观性强,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如果缺乏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确实有难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针对本学科特点,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多种形式的微课教学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突出了培养目标。该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不断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桂香;陈柏合;韩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职业道德与法律》[1]作为国家规划新教材,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也对中职开展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作者:吴妍;李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引入实验设计的教学方法,提高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实验设计组)和对照组(传统传、帮、带组),将考核成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引入实验设计教学方法后,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成绩和评教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设计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教学中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雅;李红恩;隆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地方院校医学教育中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方法,同时总结经验,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王昌明;汪丽燕;梁志清;白纪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通过对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及职业资格准入情况的调研分析,认为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素质拓展课和实践教学课七大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
作者:王秋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笔者对本院2014级222名高职护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期末考试的拟题范围、复习状况、考题选择、期末考试成绩及不同成绩人数分布进行分析,以探索高职护生考试状况与学习态度的相关性。
作者:孙永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是相当有效的。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所在。现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就如何设计教学任务进行探讨。
作者:赵德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绝大多数为十六七岁的少女,她们在心理上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要真正地做好中职护理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只有权力性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还要发挥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护生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她们在班级管理中能更自觉、更配合。
作者: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作为世界通行的医疗行业人才的准入制度,已成为衡量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自1999年5月1日实施以来,已有十五六年时间。作为医师行业的准入性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全面考核了学生的临床思维、综合素质及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1]。病理学作为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在教学过程中,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对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推动实现“培养医师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意义深远。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护理专业的见习课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护生了解自己未来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式,更促进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衔接。给护生上好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至关重要。护生的第一堂见习课应尽可能早上,好安排在其入学教育或军训期间的专业教育中,以便让护生尽早全面、真实地了解护理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隋哲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为适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学生临床实践及应用能力的训练,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农村、社区提供“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医疗人才。我校组织各科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到鄂尔多斯市周边的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1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农村医学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改革调研,现将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现状分析如下。
作者:高丽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分析评价结果与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教师进行信息反馈,以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1]。我国高校学生评教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步入正轨,直至21世纪才成为常见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手段。根据信息技术研究机构Gartner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海量、高频、多样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收集、存储、分析、可视化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来看高校学生评教,这对于高校管理者在评教系统、技术、体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学生评教如何消除传统评教的种种弊端,适应时代节奏,真正将学生评教成效大化?本文旨在结合时代背景及相关实践经验,对新时期学生评教展开讨论,提出理想化的学生评教系统的构建框架,希望能够为高校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作者:张静;刘莹;孙晓楠;蔡红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见习教学方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21名本科学生,分为预见习组(n=145)和对照组(n=76)。预见习组在一年级课程结束后的暑假接受预见习教学,返校1个月后对预见习组进行问卷调查,对预见习组和对照组进行知识测验。后期的见习、实习内容及时间两组均相同。分析预见习组的问卷调查结果,并研究两组学生知识测验、妇产科临床见习和实习成绩,了解两组教学效果。结果预见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崇高性的认识、提供给学生认识临床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预见习组学生的知识测验结果、临床见习成绩及临床实习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习教学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教学水平。
作者:夏梦;刘军秀;王晶;何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的案例在中职卫校教学应用中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效果。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案例的开发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流程搜集整理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实践证明,校本案例的开发与应用能增强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者:石少婷;任自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