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珍媛;梁秋云;洪坚善;莫税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于1999年5月1日正式实施。医师法对建立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和考核培训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这部法律规定所有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通过由卫生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后才能成为医生。我国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作为参加全国统一医学综合笔试的前提,而综合笔试旨在考核考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既能考查申请医师资格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又能反映出医学教育质量与水平,进而促进教学改革。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表明我国执业医师的准入已走向制度化、国际化,同时也是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师权益的必要措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医师要达到执业的基本要求提供了根本保证,也对口腔医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口腔医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得到正规的培养,在医学理论、临床技能操作、临床思维等方面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才有可能顺利通过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
作者:尚德志;孙美娜;赵秀;王国利;姜志清;张霄华;汪大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利用家兔进行动物实验是生理学学习的重要途径。由于动物自身原因以及操作不当等,生理学实验中家兔发生死亡不可避免。一般情况下,实验动物死亡意味着该项实验失败,但是失败的实验并不一定表示其教育价值的丧失,只要合理安排,巧妙利用,在实验中即使发生动物死亡,也可成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和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黎让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引入实验设计的教学方法,提高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实验设计组)和对照组(传统传、帮、带组),将考核成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引入实验设计教学方法后,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成绩和评教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设计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教学中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雅;李红恩;隆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在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情境下,老年护理教育仍明显滞后,高素质老年护理人才十分缺乏。建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分析老年护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建设的有效措施,寻求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办法。
作者:徐筱跃;成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向。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应当既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临床与科研不可能完全分开,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学知识增长更为快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积累医学知识、应用医学知识的重要保障,是医学技术进步和临床医疗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医学的科学研究分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后者的目的在于提高诊断水平、治疗效果,是改善预后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通过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总结几点医学本科科研教学的方法与体会。
作者:倪彬婷;李力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制订学生相应的学习策略奠定基础。方法抽取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2012级、2013级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分别有87.80%、82.92%的学生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有70.74%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75.61%的学生表示课堂教学改革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抵触心理。结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的多项素质,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仍存在不适应现象。
作者:黄芳;龙艳丹;陈家兴;谢亮;黄琴;黄炳臣;罗春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毕业实习模式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4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分为“三站式”轮转实习模式组(观察组)和“一站式”传统实习模式组(对照组),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学生对实习模式的认可度等来评价两组实习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实习生治疗技能成绩、对本组实习模式的认可度、毕业首次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站式”轮转实习模式能明显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且学生认可度高,有利于对口就业。
作者:谭燕泉;励建安;伊文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通过课前QQ群互动学习、课中场景模拟和课后综合训练,在健康评估问诊实验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实际效果。
作者:原凌燕;唐富山;王万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调查男性本科护理毕业生专业观念及就业等方面的状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0名男性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男护生多为调剂就读护理专业,专业观念普遍淡薄,在校期间大压力为心理及社会舆论压力,在实习期间学习压力上升为主要压力。男护生就业趋势良好,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结论为稳定男护士队伍,应尽力排除传统观念障碍,加强护理教育改革,发挥男性优势,进一步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邓琳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更好地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8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对其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2122名中小学生中,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89.0%的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中学生好于小学生(P<0.05);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中学生低于小学生(P<0.05);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但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仍需培养其健康营养行为,改变不良营养行为。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见习教学方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21名本科学生,分为预见习组(n=145)和对照组(n=76)。预见习组在一年级课程结束后的暑假接受预见习教学,返校1个月后对预见习组进行问卷调查,对预见习组和对照组进行知识测验。后期的见习、实习内容及时间两组均相同。分析预见习组的问卷调查结果,并研究两组学生知识测验、妇产科临床见习和实习成绩,了解两组教学效果。结果预见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崇高性的认识、提供给学生认识临床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预见习组学生的知识测验结果、临床见习成绩及临床实习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习教学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教学水平。
作者:夏梦;刘军秀;王晶;何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及专业性都很强的学科,所服务的对象是具有复杂社会关系并患有疾病的人,因此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沟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作成效[1]。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我国未来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如何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无疑成为医学院校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者:兰萍;何俊峰;马平;王文英;方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展示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职业院校师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随着国家教育部将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各个院校也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如何将技能大赛与教学有效融合是目前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作者:李红芳;许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增强电镜技术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医学生主动进行科研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方法以课题“米诺环素对脊髓损伤大鼠超微结构的影响”为例,引入Seminar教学法。结果学生普遍对采用Seminar教学法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满意。结论在电镜技术实验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科研方面的探索及创新能力。
作者:陈萌;赵淑敏;韩莉;郑小影;刘胜;马卫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规范医学教育管理,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按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需要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教师评学”环节,准确掌握医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风气,从而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的教育目的。
作者:孙晓楠;刘莹;张静;郑葵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护理专业的见习课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护生了解自己未来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式,更促进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衔接。给护生上好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至关重要。护生的第一堂见习课应尽可能早上,好安排在其入学教育或军训期间的专业教育中,以便让护生尽早全面、真实地了解护理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隋哲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索实习结束后本科实习护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14年6月—9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石河子大学141名完成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专业认同总分为(69.80±9.54)分,属一般认同水平,不同性别的护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及专业技能、专业期望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录取方式在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期望维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单位应注重专业介绍,高校及教学医院针对本科护生应加强专业认同的指导,培养护生积极的专业意志与专业情感,提高其专业认同度。
作者:胡建新;刘明秀;周静;李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近年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政府行政部门的引导作用不够以及行业企业履行的义务不到位和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有必要从完善职教集团内部机制、加大政府部门统筹力度以及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热情等方面来进一步推进和引导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
作者:林春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以检验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实验内容,精选实验项目;密切联系临床,增加临床见习机会;改革教学模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实验室管理工作;加大实验课综合考试力度,提高教学质量等措施,提高高职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庆春;张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适用于实验性、实践性或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方法。然而在现行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体系下,该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用过程中受到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辅人员、实验室和后勤管理部门的长期制约,需要学校在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时,协调相关部门,才能确保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作者:李崇奇;蔡望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