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刘庆春;张峰

关键词:医学检验,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摘要:以检验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实验内容,精选实验项目;密切联系临床,增加临床见习机会;改革教学模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实验室管理工作;加大实验课综合考试力度,提高教学质量等措施,提高高职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通过说课比赛学习教学理论并提高教学水平--说课比赛体会

    卫生学校教师大多数没有进行过系统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陇南市卫生学校通过说课比赛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我校两年说课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就说课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课的基本环节等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刘红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麻醉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温州医科大学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在麻醉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用动物实验来模拟临床病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高教师的实验带教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明品;李兴旺;施通;叶雪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左卡尼汀联合高钙透析液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稳定性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高钙透析液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1.25%钙离子浓度透析液,治疗组患者采用1.75%钙离子浓度透析液。治疗组患者每次透析后加用左卡尼汀1.0 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6个月后甲状旁腺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各激素水平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各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相应水平(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高钙透析液治疗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可增加其心血管的稳定性,有效清除甲状旁腺素、血浆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

    作者:赵松伟;李亚楠;何丽君;李晶;赵要松;朱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BL案例的写作要点剖析

    现代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给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学生自我学习和小组讨论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已经引起医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PBL教学模式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把案例中涉及的临床实践和医学科研重点问题重新构建和情景再现,寻找和发现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和展开小组讨论,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作者:侯妮;倪磊;王爱英;胡晓岩;黄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农村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现状分析

    为适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学生临床实践及应用能力的训练,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农村、社区提供“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医疗人才。我校组织各科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到鄂尔多斯市周边的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1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农村医学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改革调研,现将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现状分析如下。

    作者:高丽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对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家兔死亡的几点思考

    利用家兔进行动物实验是生理学学习的重要途径。由于动物自身原因以及操作不当等,生理学实验中家兔发生死亡不可避免。一般情况下,实验动物死亡意味着该项实验失败,但是失败的实验并不一定表示其教育价值的丧失,只要合理安排,巧妙利用,在实验中即使发生动物死亡,也可成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和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黎让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逐步展开,教改的重心再次转移到教学方法的转变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上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验证明,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张朝慧;邵广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高职护生121人分为对照组(60人)和实验组(6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训方法,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模式。通过操作考核成绩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两种学习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7.8±2.1)分,对照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6.7±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作性学习模式与传统实训模式相比,有利于提高合作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及增强学习效果,但在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但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实训课中实施合作性学习模式时应如何增强护生的自信心及沟通能力。

    作者:杨洋;冯新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实验设计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引入实验设计的教学方法,提高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实验设计组)和对照组(传统传、帮、带组),将考核成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引入实验设计教学方法后,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成绩和评教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设计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教学中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雅;李红恩;隆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学留学生临床课间实习教学方法初探

    作为留学生的教学医院,通过从实习前合理选择教材、实习中调整教学方法、实习后重视课后反馈等方面改进教学方法,结合医学留学生的特点及留学生教学现状,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使用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留学生的实习质量。

    作者:王亚娟;王爱华;刘小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在基础护理课堂教学中兼顾育人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做人应追求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上进;做人应向榜样看齐,这样才有目标。因此,会做人才会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书育人曾精辟地概括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主要体现在以专业课教学为主,挖掘不同教学环节的德育资源,落实教书育人的理念。实践证明,与专业课教学相互渗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实效性[1]。故本学期开学之初,利用基础护理课程的课堂前5分钟,确定了“今日话题”。

    作者:陈桂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甘肃省汉族、哈萨克族和裕固族人群血脂谱的研究

    目的:调查甘肃省哈萨克族、裕固族和汉族人群的血脂水平,探讨不同民族人群血脂水平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选择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哈萨克族、裕固族和汉族(年龄≥35岁)的常住居民共900人(每个民族300人)为调查对象,按整群随机的原则将每个民族的调查对象分为35~45岁组、46~55岁组和大于55岁组,分别测定每组人群的体质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观察3个民族不同年龄组间以上指标检测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饮食习惯的相关关系。结果同年龄组裕固族血清TC、LDL-C、TG、HDL-C水平较其余两个民族高(P<0.05);哈萨克族TC、LDL-C、TG、HDL-C水平较汉族高(P<0.05);各民族间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血脂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饮食习惯是血脂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刘国军;温世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谈医学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的重要性

    医学护理专业的见习课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护生了解自己未来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式,更促进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衔接。给护生上好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至关重要。护生的第一堂见习课应尽可能早上,好安排在其入学教育或军训期间的专业教育中,以便让护生尽早全面、真实地了解护理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隋哲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22名高职护生考试测量与学习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笔者对本院2014级222名高职护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期末考试的拟题范围、复习状况、考题选择、期末考试成绩及不同成绩人数分布进行分析,以探索高职护生考试状况与学习态度的相关性。

    作者:孙永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温经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经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经化瘀汤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超声声像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5.1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8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P<0.05),两组超声声像图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化瘀汤能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超声观察便捷、廉价、直观,可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刘佳;盛丽;张宝洲;王维斌;武权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调整,如何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培养质量,成为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以构建符合民族地区特色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着眼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目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及人文医学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使新修订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杨惠芳;张毓洪;乔慧;杨建军;张鹏举;韩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职制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订单式”是高职教育领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在校和就业的无缝对接,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基于校企联合的有利平台,制订出高职教育制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相适应的教学课程体系,满足企业岗位技能与素质的需要,是达到高职教育制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作者:赵亚丽;吴英;张祥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人口老龄化情境下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建设探讨

    在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情境下,老年护理教育仍明显滞后,高素质老年护理人才十分缺乏。建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分析老年护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建设的有效措施,寻求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办法。

    作者:徐筱跃;成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四川省泸州地区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初探及体会

    目的:探讨四川省泸州地区初级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方式和机制。方法以泸州医学院护理学院为基地,联合泸州市民政局和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共同组成养老护理员培训机构,培训学员113名,培训结束时对其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员进行理论课教学内容、实践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培训总体情况的满意度及建议等项目的调查。结果学员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合格,持双证上岗。学员对理论课授课教师、实践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总体培训效果满意度较高,满意率分别为96.40%、91.80%、92.30%、90.00%、89.20%。结论政校合作培训养老护理员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晓玲;张世友;鞠梅;陈丽;曾建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职卫生类学校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为建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促进该专业不断优化、发展更加稳健,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卫生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廖发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