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波
目的:探讨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高职护生121人分为对照组(60人)和实验组(6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训方法,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模式。通过操作考核成绩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两种学习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7.8±2.1)分,对照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6.7±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作性学习模式与传统实训模式相比,有利于提高合作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及增强学习效果,但在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但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实训课中实施合作性学习模式时应如何增强护生的自信心及沟通能力。
作者:杨洋;冯新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毕业实习模式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4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分为“三站式”轮转实习模式组(观察组)和“一站式”传统实习模式组(对照组),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学生对实习模式的认可度等来评价两组实习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实习生治疗技能成绩、对本组实习模式的认可度、毕业首次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站式”轮转实习模式能明显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且学生认可度高,有利于对口就业。
作者:谭燕泉;励建安;伊文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高钙透析液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1.25%钙离子浓度透析液,治疗组患者采用1.75%钙离子浓度透析液。治疗组患者每次透析后加用左卡尼汀1.0 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6个月后甲状旁腺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各激素水平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各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相应水平(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高钙透析液治疗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可增加其心血管的稳定性,有效清除甲状旁腺素、血浆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
作者:赵松伟;李亚楠;何丽君;李晶;赵要松;朱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展示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职业院校师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随着国家教育部将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各个院校也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如何将技能大赛与教学有效融合是目前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作者:李红芳;许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我国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育发展历史短、速度快,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课程体系改革。针对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为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作者:谢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地方院校医学教育中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方法,同时总结经验,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王昌明;汪丽燕;梁志清;白纪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是一所女生比重达85%以上的职业院校,如何保护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安全是摆在学校特别是学生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解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我们于2012年对1476名新生(其中女生1287名)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68.8%的学生对安全常识的认知度不高;49.4%的学生不会火灾逃生;49.2%的学生会随意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21.9%的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遇事常采取错误甚至极端的行为;49.5%的学生缺乏自信;19.2%的学生心理封闭;近30.0%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97.5%的学生对性知识、性健康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
作者:朱菲菲;刘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评教态度调查问卷对525名甘肃省某高校大学生的评教态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评教只是学校规定要限时完成的任务,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而不太重视评教活动;影响大学生评教态度的因素主要为非教学因素,因而现行的学生评教制度无法保证评教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影响大学生评教态度的各种问题,提出应向学生和教师及时反馈评教结果;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能够通过评教及时受益;探索学生实名评教制度与学生投诉权益保障制度,以避免和减少虚假评教与恶意评教;学校应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学生评教提供更多的便利。
作者:李鹏程;罗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通过分析临床路径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临床路径教学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总结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促进护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带教教师的自我完善以及实习带教管理的不断提高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在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群;黄颖;易霞;张银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我国护理本科教学的学生标准化病人(SSP)筛选、培训及考核方案。方法招募兰州大学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学生30名,经SSP规范培训及考核录取18名合格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于护理本科生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调查护理本科生及护理专家对SSP模拟准确度和一致性的满意度,分析评价SSP筛选、培训、考核方案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调查SSP的工作感受。结果87.0%的护理专家和85.0%的护理本科生对SSP的模拟水平评价为满意;91.3%的护理专家和83.2%的护理本科生对SSP的表演一致性评价为满意。SSP在护理教学中的快乐感是影响其选择继续担任SSP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高年级医学生经过系统培训后能够成为理想的SSP并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同时可以减少培训SSP的经费和时间。
作者:张玉芳;杨雪梅;盖琼艳;张清霞;李彦俊;刘萌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女大学生在爱情方面存在着盲目性、功利性等问题。充分重视高职女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分析原因、探索解决策略、进行情感教育是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刘琳;朱菲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调整,如何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培养质量,成为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以构建符合民族地区特色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着眼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目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及人文医学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使新修订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杨惠芳;张毓洪;乔慧;杨建军;张鹏举;韩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对护生基本护理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造就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强化实习前的技能培训已成为护理实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探讨实用高效的培训方法,提高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王艳;潘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的案例在中职卫校教学应用中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效果。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案例的开发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流程搜集整理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实践证明,校本案例的开发与应用能增强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者:石少婷;任自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护理专业三年级10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组(5个班)和对照组(5个班),分别实施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各自教学法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五年制高职五官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董兆;孙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向。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应当既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临床与科研不可能完全分开,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学知识增长更为快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积累医学知识、应用医学知识的重要保障,是医学技术进步和临床医疗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医学的科学研究分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后者的目的在于提高诊断水平、治疗效果,是改善预后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通过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总结几点医学本科科研教学的方法与体会。
作者:倪彬婷;李力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规范医学教育管理,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按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需要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教师评学”环节,准确掌握医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风气,从而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的教育目的。
作者:孙晓楠;刘莹;张静;郑葵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为建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促进该专业不断优化、发展更加稳健,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卫生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廖发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根据,并与同行和专家共同探讨教学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教研活动和师资培训形式[1]。本文就黄淮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说课进行探讨,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手段、教学程序设计、教后感受7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杨铁骊;潘胜军;张小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见习教学方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21名本科学生,分为预见习组(n=145)和对照组(n=76)。预见习组在一年级课程结束后的暑假接受预见习教学,返校1个月后对预见习组进行问卷调查,对预见习组和对照组进行知识测验。后期的见习、实习内容及时间两组均相同。分析预见习组的问卷调查结果,并研究两组学生知识测验、妇产科临床见习和实习成绩,了解两组教学效果。结果预见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崇高性的认识、提供给学生认识临床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预见习组学生的知识测验结果、临床见习成绩及临床实习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习教学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教学水平。
作者:夏梦;刘军秀;王晶;何勉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