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案例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五官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董兆;孙利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五官科护理学, 案例教学法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护理专业三年级10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组(5个班)和对照组(5个班),分别实施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各自教学法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五年制高职五官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合格护理人才

    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现代护理学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一支热爱专业、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护理队伍,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白秀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思维导图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尝试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内科护理学内容繁多、系统性强,使用思维导图既可帮助教师厘清思路,又可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及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发散思维能力。

    作者:马俊英;张淑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从院校多元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紧密合作,共建优质核心课程;专兼结合,打造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行业参与,建设功能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发挥专业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作者:褚静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加强护生实习前的技能培训

    对护生基本护理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造就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强化实习前的技能培训已成为护理实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探讨实用高效的培训方法,提高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王艳;潘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任务驱动型教学在生化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困难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适用于实验性、实践性或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方法。然而在现行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体系下,该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用过程中受到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辅人员、实验室和后勤管理部门的长期制约,需要学校在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时,协调相关部门,才能确保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作者:李崇奇;蔡望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职卫生类学校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为建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促进该专业不断优化、发展更加稳健,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卫生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廖发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调查与评价分析

    目的: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制订学生相应的学习策略奠定基础。方法抽取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2012级、2013级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分别有87.80%、82.92%的学生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有70.74%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75.61%的学生表示课堂教学改革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抵触心理。结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的多项素质,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仍存在不适应现象。

    作者:黄芳;龙艳丹;陈家兴;谢亮;黄琴;黄炳臣;罗春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谈医学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的重要性

    医学护理专业的见习课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护生了解自己未来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式,更促进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衔接。给护生上好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至关重要。护生的第一堂见习课应尽可能早上,好安排在其入学教育或军训期间的专业教育中,以便让护生尽早全面、真实地了解护理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隋哲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通过说课比赛学习教学理论并提高教学水平--说课比赛体会

    卫生学校教师大多数没有进行过系统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陇南市卫生学校通过说课比赛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我校两年说课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就说课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课的基本环节等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刘红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对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的思考与体会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展示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职业院校师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随着国家教育部将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各个院校也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如何将技能大赛与教学有效融合是目前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作者:李红芳;许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麻醉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温州医科大学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在麻醉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用动物实验来模拟临床病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高教师的实验带教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明品;李兴旺;施通;叶雪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三站式”和“一站式”毕业实习模式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能培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毕业实习模式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4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分为“三站式”轮转实习模式组(观察组)和“一站式”传统实习模式组(对照组),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学生对实习模式的认可度等来评价两组实习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实习生治疗技能成绩、对本组实习模式的认可度、毕业首次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站式”轮转实习模式能明显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且学生认可度高,有利于对口就业。

    作者:谭燕泉;励建安;伊文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加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教师评学”环节的研究与对策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规范医学教育管理,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按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需要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教师评学”环节,准确掌握医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风气,从而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的教育目的。

    作者:孙晓楠;刘莹;张静;郑葵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调整,如何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培养质量,成为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以构建符合民族地区特色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着眼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目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及人文医学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使新修订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杨惠芳;张毓洪;乔慧;杨建军;张鹏举;韩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翻转课堂在健康评估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问诊为例

    通过课前QQ群互动学习、课中场景模拟和课后综合训练,在健康评估问诊实验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实际效果。

    作者:原凌燕;唐富山;王万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高职护生121人分为对照组(60人)和实验组(6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训方法,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模式。通过操作考核成绩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两种学习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7.8±2.1)分,对照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6.7±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作性学习模式与传统实训模式相比,有利于提高合作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及增强学习效果,但在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但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实训课中实施合作性学习模式时应如何增强护生的自信心及沟通能力。

    作者:杨洋;冯新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大学生评教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评教态度调查问卷对525名甘肃省某高校大学生的评教态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评教只是学校规定要限时完成的任务,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而不太重视评教活动;影响大学生评教态度的因素主要为非教学因素,因而现行的学生评教制度无法保证评教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影响大学生评教态度的各种问题,提出应向学生和教师及时反馈评教结果;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能够通过评教及时受益;探索学生实名评教制度与学生投诉权益保障制度,以避免和减少虚假评教与恶意评教;学校应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学生评教提供更多的便利。

    作者:李鹏程;罗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统计学教学综合案例制作

    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与医学相结合的应用科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医学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为将来的临床、现场、实验室科研工作提供帮助。由于受到医学课程形象思维训练的影响,学生习惯了大量记忆的思维定势,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仍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记忆、模仿练习,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变得直观、有趣,学生容易理解并掌握[1-3]。

    作者:杨小芝;刘国良;刘畅;赫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在基础护理课堂教学中兼顾育人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做人应追求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上进;做人应向榜样看齐,这样才有目标。因此,会做人才会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书育人曾精辟地概括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主要体现在以专业课教学为主,挖掘不同教学环节的德育资源,落实教书育人的理念。实践证明,与专业课教学相互渗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实效性[1]。故本学期开学之初,利用基础护理课程的课堂前5分钟,确定了“今日话题”。

    作者:陈桂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营养KAP调查

    目的: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更好地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8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对其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2122名中小学生中,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89.0%的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中学生好于小学生(P<0.05);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中学生低于小学生(P<0.05);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但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仍需培养其健康营养行为,改变不良营养行为。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