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利生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与幸福,更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以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调查工具,对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部分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旨在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王百玲;张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我院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课、岗、证、赛、文”一体化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地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岗位零距离对接,同时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薛骞;刘宗盛;赵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高效的优势引起教学模式的革新,已成为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不同的微课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微课独具特色。
作者:邓香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教学相长。本文对案例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等教学环节进行论述,构建以案例为导向的药理学课程,为该教学法在医学课程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金少举;王雁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清远市各级医院护工管理模式,以规范护工管理,减少病人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分别对6家医院的管理者和护工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存在护工严重不足现象,护工流动性较大,且素质良莠不齐,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护工未经过专业培训。结论护工队伍稳定性较差,主要与工资待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社会地位较低、风险责任较大有关。为稳定护工队伍,提高病人及医护人员对护工的满意度,医院需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其集中进行职业培训,落实考核和奖励机制,规范工作模式,统一收费标准。
作者:王玉梅;郑艳;任伟;唐月嫦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姜的炮制及临床混用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从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寻找姜的不同炮制品的差别。结果炮制方法不同导致姜的化学成分、药性发生变化,使其疗效显著不同。结论合理使用姜的不同炮制品,发挥其应有的疗效,不能混用代用。
作者:樊敏;刘小刚;申乖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通过在内科护理学中风教学中设计结合针灸科治疗特色的开放式思维教学教案,探讨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的意义及其模式,从疾病基本概念、发病过程、病因病机、并发症、预后及各种针灸操作技术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亲自体验针灸技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
作者:张玉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韦蓓莉;杨春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白内障是我国及全世界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随着显微手术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已成为白内障患者的主要复明手段,许多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如角膜失代偿、葡萄膜炎及IOL脱位等明显减少,但后囊膜混浊(PCO)仍然是临床上IOL植入后视力再次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上皮细胞在PCO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本身的移行、增殖和化生,及其代谢产生的各种因子、细胞外间质是构成后囊膜纤维化的物质基础。此外,临床研究表明诸多因素与PCO有关,如手术年龄、术后炎症反应、IOL的材料、IOL的设计及表面处理、IOL在眼内的位置与医生手术技术等。本文只着重探讨眼部及全身因素与PCO的关系。
作者:张晓萍;马瑾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发生原因及其护理策略,为护理人员预防与处理PICC相关并发症提供保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刘淑丽;张凤娃;刘宗淑;马文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儿科静脉输液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总结输液不良事件,提高用药安全,降低药物输注风险,提高患者满意率。结果加强护理培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护患关系是降低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结论在维护医疗护理安全的同时,也要稳定护理队伍,使护理人员心情舒畅,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职业院校是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强调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地位,而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多年德育渗透实践,对药剂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及注意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阎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举办导生选拔赛对提高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效果的启示。方法导生选拔赛参赛1050人,赛制分初赛、复赛、决赛,依据初赛成绩选出100名护生参加复赛和决赛,随机分为20个参赛小组,每组5名护生;复赛和决赛共设赛项15项,竞赛范围和评分标准参照《护理技能训练与考评》,赛后统计竞赛成绩并分析结果。结果初赛、复赛、决赛优秀率分别为39%、25%、8%。护生护理理论知识掌握较好,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次之,综合技能操作较差,且组间差异性显著。结论以导生选拔赛为平台,加强操作技能训练,发挥导生榜样作用,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白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关系着教师自身职业发展和医学教育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教师人文素养现状和人文精神缺失原因,提出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提升人文素养的途径。
作者:朱琳;王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循证医学核心理念是在众多研究数据中找到好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是临床医生需要具备的基本临床能力。基于该理念,创立“2+6”教学模式并应用于临床实训课中,为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发挥桥梁作用。
作者:王宝娟;付滨;杨美娟;张童燕;庞晓瑜;孟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在中职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提高中职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隐甦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课程考核模式要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时更新和完善。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要克服传统考试存在的缺陷,教学内容及考核模式应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对接,强化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成专业综合技能的能力,注重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张朝霞;刘芳;乔建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高职护理院校合作办学的有效教学督导模式。方法采取“三方四督六要点”教学督导模式对我院两个院校合作班的教学过程进行督导。结果两班听课评价均为良好,教学质量评价均为优良。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肿瘤医院护理班满意度高于省立医院护理班。学生当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为100%。两班就业率分别为100%和98%。结论“三方四督六要点”教学督导模式强调院校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监控,重视教学服务意识,能切入要点开展教学督导,较适合高职护理院校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监控。
作者:刘登蕉;叶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导师年度考核情况,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法对某医学高校2008年与2014年在岗导师年度考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在岗导师880人,与2008年(370人)相比,呈大幅度增加;2014年在岗导师在SCI/EI、CSSCI/CSCD以及其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8.98%、69.66%、47.50%,比2008年均有一定提升;2014年拥有科研经费者占63.98%,其中拥有50万以上科研经费者占22.84%,而2008年仅占6.76%。结论研究生导师队伍科研能力有一定提高,但为保证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仍需进一步完善导师考核机制,进行综合考核。
作者:王茜;陈雨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遵义医学院2010级首届全科医学生在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内临床实习时间安排、利弊认识以及学习方式、胜任力的自我评估,探讨全科医学生在医联体内临床实习的认同度。方法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形式对160名全科医学生展开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5%的学生认为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实习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在乡镇卫生院实习时间应在1个月内;医联体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临床实习各有利弊,100%的学生认为在疾控中心实习收获不大;60%的学生认同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66%的学生认为经过6个月的继续培训可以胜任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结论应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内各级医院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给予学生更多动手机会,加强带教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实施临床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在医联体内临床实习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作者:覃晓龙;李春鸣;杨艳;余昌胤;张铭彩;易海威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