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霞;刘芳;乔建卫
目的:探索清远市各级医院护工管理模式,以规范护工管理,减少病人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分别对6家医院的管理者和护工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存在护工严重不足现象,护工流动性较大,且素质良莠不齐,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护工未经过专业培训。结论护工队伍稳定性较差,主要与工资待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社会地位较低、风险责任较大有关。为稳定护工队伍,提高病人及医护人员对护工的满意度,医院需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其集中进行职业培训,落实考核和奖励机制,规范工作模式,统一收费标准。
作者:王玉梅;郑艳;任伟;唐月嫦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顶岗实习是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该培养模式符合当今社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全方位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学校、政府、企业共同的责任,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大多数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实习效果。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医药专业顶岗实习现状,结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专业顶岗实习实际,分析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保障顶岗实习高效有序地进行。
作者:张雷红;康大力;汪小根;段启;利健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社会实践是培养卓越医生良好医德修养和岗位胜任力的重要环节。我校以卓越医生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医学生培养工作实践,开展以医学传统文化知识认同体验实践,“重走长征路,扎根在基层”红色之旅社会实践,走向基层、社区、农村专业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品牌活动,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找到一条有特色的社会实践路径,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明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不但要重视教员的教,更要注重学员的学。结合全科医学(边海防军医)学员学习管理,从机关、教研室和学员队3个层面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段清宏;曹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姜的炮制及临床混用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从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寻找姜的不同炮制品的差别。结果炮制方法不同导致姜的化学成分、药性发生变化,使其疗效显著不同。结论合理使用姜的不同炮制品,发挥其应有的疗效,不能混用代用。
作者:樊敏;刘小刚;申乖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我院尝试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使用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将枯燥的学习与临床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合理地将PBL教学方法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以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赵志宏;隋秀芳;程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探讨推广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的可行性。方法对患儿家长进行家庭康复培训,指导其对脑瘫患儿开展家庭康复训练一年,治疗前后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结论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低收入家庭及边远地区。
作者:熊典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我院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课、岗、证、赛、文”一体化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地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岗位零距离对接,同时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薛骞;刘宗盛;赵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的效果。方法2014年3—6月在我校1203、1204中专护理班选出12名护生自愿组成“种子圈”,确定“降低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和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低于活动前,达到目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减少了实训物品损耗,还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护生个人素质与专业素养以及教师对学生和护理实训室的管理能力,提高实训物品利用率。
作者:金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教学相长。本文对案例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等教学环节进行论述,构建以案例为导向的药理学课程,为该教学法在医学课程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金少举;王雁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为提高护生学习效果,培养理论扎实、技能娴熟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本文对其考核方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符合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趋势。
作者:闫婷婷;靳璐璐;俞海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阐述在职业院校开展技能竞赛的必要性;说明搭建合理、高效的指导教师团队,形成各负其责、协调有序的指挥体系的重要性;形成参赛学生层层选拔,培训过程步步推进,选手确定公平竞争的竞赛机制;结合全国技能竞赛要求,升级改造医药实验实训室,为技能竞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重要的是,改革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医药职业技能培养,对接全国技能大赛内容,实现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制度的初步融通。
作者:杨文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探索分组任务教学法,并对分组任务教学法基本理论及其实施效果进行阐述。
作者:高乃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针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从学业问题、网络问题、情感问题、职业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活适应问题5个层面探讨应对策略:加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注重数学文化思想启迪教育;结合学生专业背景,提高学生兴趣;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课业知识学习,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王松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PIVAS(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应用清晰药名安瓿及彩色安瓿,可减少药师排药配置核对差错率,保障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安全。方法以PIVAS用量较大且外观较相似的8种注射液安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54480组输液(使用一般安瓿),观察组选择48897组输液(使用清晰药名安瓿或彩色安瓿),分析药师注射剂排药配置核对差错发生率。结果药师在对照组、观察组排药配置核对环节合计差错率分别为0.110%、0.002%。结论应用清晰药名安瓿及彩色安瓿可显著减少药师排药配置核对差错率,提高PIVAS工作质量,杜绝安全隐患,保障患者输液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笔者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讨教学改革方法和优势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作者:王子妤;程雪芹;戴建国;黄玉芳;王中立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对感染者和患者的态度;分析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在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上的年级及专业差异,以及对艾滋病感染者及其患者的正向态度。方法采用问卷对某医学高职院校63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回答整体正确率较高,但对于某些方面认识还存在一定误区。结论对于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教育要注重实效,提高高职生对艾滋病的认识。
作者:聂立华;纪颖;蔡纳新;王秋芳;肖焕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与幸福,更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以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调查工具,对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部分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旨在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王百玲;张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课程考核模式要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时更新和完善。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要克服传统考试存在的缺陷,教学内容及考核模式应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对接,强化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成专业综合技能的能力,注重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张朝霞;刘芳;乔建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探讨高校学术期刊女性编辑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发现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女性生理、心理特点,编辑职业特点,编辑所处的地位等有一定关系。建议通过自我调适、争取社会支持、优化组织管理来缓解、消除女性编辑职业倦怠。
作者:纪彩虹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