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晓龙;李春鸣;杨艳;余昌胤;张铭彩;易海威
我院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课、岗、证、赛、文”一体化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地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岗位零距离对接,同时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薛骞;刘宗盛;赵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对感染者和患者的态度;分析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在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上的年级及专业差异,以及对艾滋病感染者及其患者的正向态度。方法采用问卷对某医学高职院校63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回答整体正确率较高,但对于某些方面认识还存在一定误区。结论对于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教育要注重实效,提高高职生对艾滋病的认识。
作者:聂立华;纪颖;蔡纳新;王秋芳;肖焕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昭通鲁甸“8·03”地震灾后防疫工作效果,为今后自然灾害后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灾后防疫工作内容,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灾区通过消毒杀虫、人群预防接种、灾民健康教育等措施,保证疫情事态平稳;生活饮用水水质主要卫生指标合格率高50.5%,低26.1%,总体合格率较低。结论灾区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灾后防疫工作内容多,范围广,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将无法保证灾后无大疫效果的实现;生活饮用水主要卫生指标合格率较低,准确掌握消毒技术和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日常卫生监管极为重要。
作者:罗晓菊;刘仁泉;梁秀敏;曹继东;王青;孙碧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循证医学核心理念是在众多研究数据中找到好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是临床医生需要具备的基本临床能力。基于该理念,创立“2+6”教学模式并应用于临床实训课中,为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发挥桥梁作用。
作者:王宝娟;付滨;杨美娟;张童燕;庞晓瑜;孟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的效果。方法2014年3—6月在我校1203、1204中专护理班选出12名护生自愿组成“种子圈”,确定“降低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和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低于活动前,达到目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减少了实训物品损耗,还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护生个人素质与专业素养以及教师对学生和护理实训室的管理能力,提高实训物品利用率。
作者:金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阐述在职业院校开展技能竞赛的必要性;说明搭建合理、高效的指导教师团队,形成各负其责、协调有序的指挥体系的重要性;形成参赛学生层层选拔,培训过程步步推进,选手确定公平竞争的竞赛机制;结合全国技能竞赛要求,升级改造医药实验实训室,为技能竞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重要的是,改革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医药职业技能培养,对接全国技能大赛内容,实现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制度的初步融通。
作者:杨文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社会实践是培养卓越医生良好医德修养和岗位胜任力的重要环节。我校以卓越医生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医学生培养工作实践,开展以医学传统文化知识认同体验实践,“重走长征路,扎根在基层”红色之旅社会实践,走向基层、社区、农村专业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品牌活动,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找到一条有特色的社会实践路径,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明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随着北京市中职学校生源减少,护生素质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大大影响其就业质量。要想提高护生就业力,就要坚持实践就业一体化,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护生综合能力,使其不仅获得工作,而且具备能够保持工作和做好工作的能力。
作者:张燕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中支架式教学法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课中“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实验为研究对象。选择教学条件相似的两个班设为实验班与对照班,通过教学比较探讨支架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通过主观与客观比较研究和综合考量,得出实验班教学效果好于对照班。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基于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法在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更具优越性。
作者:黄俊卿;王佳;刘建明;王芳;杨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笔者以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对某医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不高。针对存在问题,笔者对研究生课程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作者:董娜;付玉荣;伊正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笔者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讨教学改革方法和优势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作者:王子妤;程雪芹;戴建国;黄玉芳;王中立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对中专护生实习期就业心理进行客观分析,提出缓解或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为中专护生就业辅导提供依据。
作者:李霞;王秀娟;朱丽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导师年度考核情况,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法对某医学高校2008年与2014年在岗导师年度考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在岗导师880人,与2008年(370人)相比,呈大幅度增加;2014年在岗导师在SCI/EI、CSSCI/CSCD以及其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8.98%、69.66%、47.50%,比2008年均有一定提升;2014年拥有科研经费者占63.98%,其中拥有50万以上科研经费者占22.84%,而2008年仅占6.76%。结论研究生导师队伍科研能力有一定提高,但为保证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仍需进一步完善导师考核机制,进行综合考核。
作者:王茜;陈雨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在附属医院教学工作中,教师是核心力量。临床技能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由于医生个人教学能力提升遇到瓶颈,进而使得临床技能教学团队建设遇到困难,导致临床技能教学团队建设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偏差。本文从医生个人、教学团队两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解决附属医院临床技能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
作者:吴秀明;李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对国家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实施方案进行分析,结合我校中药专业资源优势,重点研究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资源成果转化,旨在促进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其成果应用于理论教学,优化教学理念;应用于实训教学,丰富实训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评价,完善评价手段及方法。
作者:顾明华;袁荣高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针对盐城市女性居民BSE知识普及率、BSE知识知晓率、BSE知识需求情况展开调查,为开展BSE知识宣教提供参考。调查显示,盐城市女性居民BSE知识普及率低,BSE知识知晓率差别大。说明盐城市女性居民缺乏BSE知识,医务人员应选择居民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健康保健意识。
作者:卞龙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并推广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法在手术室护理考核中的应用。方法将某院2013级助产专业141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实训考核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法,比较两种考核方法的不同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知识掌握、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考核法。
作者:郭丽琴;张晴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教学相长。本文对案例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等教学环节进行论述,构建以案例为导向的药理学课程,为该教学法在医学课程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金少举;王雁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导向、规范作用,对学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发挥导向、规范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富有行业特色,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好评。
作者:余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针对民族院校医学生传染病学教学中教学质量的差异。方法对学生分别使用网络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网络教学对传染病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成效,然而也呈现出一些不足。结论建议在结合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推广网络教学,为网络教学在医学课程中的辅助教学作用奠定基础。
作者:姚闯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