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31例临床研究

赵宏廷;李晓斌

关键词:中风膏,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中风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口服中风膏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31例。疗程结束后观察总有效率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方面效果显著。结论中风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药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针对某高校药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涵义认识不足,对学校人文环境满意度较低,阅读习惯不佳,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欠缺,对药学职业道德坚定性不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作者:张永忠;杨曦亮;刘嵩;叶玉杰;胡霞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医院病人满意度测评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从病人满意度概念、研究工具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国内外医疗服务顾客满意度研究现状,探讨医院病人满意度测评管理体系,指出现有研究工作的局限性,提出医疗服务顾客满意度在医院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及管理对策,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杨道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健康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57例,实验组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静脉采血1.0~2.0 ml用EDTA-K2抗凝,应用贝克曼库尔特的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2 h内测定。结果研究对象基本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MCV、MCH低于对照组,而RDW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地中海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MCV、MC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RDW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RDW、MCH正常,而M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可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的指标, MCH、MCV及RDW可作为鉴别贫血类型的指标。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微课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现象和组成部分功能的一门科学,人体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内容繁杂、抽象,概念较多。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授课时讲授的内容多、容量大,但课堂反馈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难懂、不易记忆。教改是教学中永恒的课题。为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PBL(问题为中心)和CBL(病案为中心)板块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当前教育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教学内容更有趣,教学方法更便捷,教学效果更突出,同时教育资源也逐渐向主体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微课应运而生,并在短时间内得到教育界认同。

    作者:袁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考研热”影响下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分析考研医学生临床实习现状,并从学校、实习单位、学生3个层面提出对策,以缓解考研和实习的矛盾,既保证学生实习效果,又提升学生考研成功率。

    作者:余结根;陶香香;刘影;陈斌;姚应水;李朝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职药品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药品营销是高职药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药品营销能力。为克服教学弊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我们重新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实物教学、自主选择、任务教学、影片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论坛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姜莉莉;吴佳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职助产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现代学徒制是以学生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我校于2013年选择高职助产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探索出一系列可行的培养措施,本文就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者:崔红光;杜福杰;杨志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校介入下的社区心肺复苏健康教育模式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高校开展社区居民心肺复苏(CPR)健康教育实践,探索建立高校介入下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在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积极动员组织下,高校根据社区健康需要,成立健康教育团队,运用多种方法进入社区开展CPR健康教育。结果 CPR一次培训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为85.0%,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参加社区健康教育的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成长获益;推动社区急救志愿者服务队的建立。结论高校介入下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可实施性,值得推广,是满足社区健康需要的有效途径,同时促进了社区和高校健康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陈靖;袁亮;吴运生;司元;付平;丁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超早期床上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早期床上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超早期康复组)与对照组(常规康复组),其中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患者病后48 h或术后第一日即开始床上康复训练,并在病情稳定后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更为明显。结论生命体征平稳的脑出血偏瘫患者配合超早期床上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志侠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对某医学专科学校选修课程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通过对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生问卷调查,了解该校选修课程开发、编制、实施及评价情况。分析研究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该校选修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具体要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任亮;朱吾元;刘金宝;黄小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加强传染病专业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加强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针对临床教学过程中传染病专业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现状,结合传染科疾病特征和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和讨论加强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对策。

    作者:颜炳柱;康岚;杨鹏飞;杨宝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新疆地区临床护士对男护士认可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临床护士对男护士的认可情况,为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新疆地区临床护士对男护士的认可度。结果有31.8%的女护士愿意接受男护士护理,37.6%的勉强愿意接受男护士护理,30.6%的不愿意接受男护士护理;59.0%的女护士认为男性适合护理职业,41.0%的认为男性不适合护理职业;87.9%的女护士认为护理行业需要男护士,12.1%的认为不需要男护士。结论医院应加强对男护士的优势宣传,合理接收男护士,使男护士加入到临床科室,发挥自身优势。

    作者:王燕妮;林素兰;袁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监测及成本测算与手术间的合理配置

    洁净手术室取代传统手术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医院建设及改造,洁净手术室建设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洁净手术室在改变过去手术室空气质量差、新风不足、有害挥发性气体浓度过高、空气洁净度差、手术感染严重的同时,也由于建设投资巨大、运行费用昂贵,使得医院运营成本增加,不堪重负。通过对我院洁净手术室各种配置和运行成本进行测算,探讨手术室的建设与国情、实际效能、运作成本等问题,使各级医院根据医院等级、医疗水平、医院特色,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建设洁净手术室(部),为广大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使我国医院手术室(部)标准上一个台阶,逐步与国际接轨。

    作者:梁小玲;贾晔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案例教学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

    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为目的,在改革高职层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将案例教学应用到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学习中,并在社区实践中强化教学做一体化过程。结果显示,案例教学班学生成绩和健康教育能力优于对照班(P<0.01)。说明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教育、居民健康保健服务、编制食谱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整体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市场人群对健康卫生服务的需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五对接”要求。

    作者:郝瑞峰;辛崇萍;俞黎黎;陆晓敏;霍江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培训体系构建的实践与研究

    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传承中药传统技能,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举办中药传统技能竞赛。本文依据国家中药传统技能竞赛要求,结合我校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训体系及考核方案。通过对中药传统技能培训体系的研究,为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培训奠定基础,对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起到推进作用。

    作者:顾明华;袁荣高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专业教师角色定位及培训现状

    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集多种角色于一体。2011年3月,护理学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护理学地位的提升、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国家对高层次护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1],要求护理专业教师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完善自己。

    作者:朱迪;杨培常;张艳;刘东玲;王晶晶;秦颖;王淑粉;周敏;张建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合作性学习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合作性学习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并以问卷形式调查实验组对合作性学习模式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绝大多数护生认为合作性学习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能提高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心,提高了教学参与度。结论合作性学习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是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汪小燕;李家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制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制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高校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我院制药工程专业教育模式的探索,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提供资料。

    作者:张忠山;王晓梅;陆国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于协同创新的临床药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我院以协同创新为契机,发挥附属第一医院和多家三甲医院实习基地优势,建立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协同基地。高校与医院协同创新联盟既可以实现师资队伍共享,又可以在教师培训和科研方面形成协同机制。

    作者:陈璇;袁芳;李明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于整合模式的医院职能科室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

    从医院实际出发,基于目标管理、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千分制指控考核等多种绩效管理理论的整合,依托医院信息化对构建医院职能科室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进行探讨。

    作者:王焕芳;要跟东;周志强;王晓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