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邓彩霞;杭文地;张杨

关键词:解剖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摘要:人体解剖学专业性强、名词多、难理解、难记忆,且在学习后续专业课时应用广泛、出现频次高。笔者在近二十年的解剖学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找到让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学生评价体系探索

    中职学校要培养与市场需求、与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树立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形成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管的良性评价机制,达到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董玉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理性情绪疗法在身患乳腺癌护士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对身患乳腺癌护士实施理性情绪疗法,评价该疗法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中身患乳腺癌的护士180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理性情绪疗法。分别在干预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在身患乳腺癌护士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晓萱;孙培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理信息化研究进展

    随着护理信息化的发展,各家医院致力于各种护理相关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介绍了护理信息化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对我国护理信息化现状从护理实践领域、护理管理领域进行综述,分析我国护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何晓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西部综合性大学医学研究伦理审查机构建设的反思与对策--以兰州大学伦理审查机构建设为例

    1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的起源医学研究对人类认知疾病病因及治疗手段是不可或缺的,促进了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正如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所言,“实验研究乃是作为一种医学的内在部分”“人们不仅害怕在医学研究中轻率地使用人,更害怕轻率治疗的代价--不是基于充分的研究基础上的治疗”[1]。虽然医学研究意义重大,但因其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可能会给受试者和社会带来伤害或风险。

    作者:苏小强;郭琦;王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职生消费心理浅析

    中职生正处于心理成长健全期,其消费心理是自身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本文针对中职生消费行为特点,分析其消费心理,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田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探讨利用自主学习提高高职生英语技能的方法,从重视学习策略和自学能力培养入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由“自知”到“自觉”的转变,形成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特点的培养模式。

    作者:朱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和对若干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浅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效果,以期提高护理师资总体素质。方法采用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师资培训,围绕教学形式、方法、步骤及基本技巧等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培训。结果学员总体满意度达93.18%,相关知识测试合格率从培训前的45.00%提高到100.00%,综合考核成绩平均为91.50分。结论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有利于临床护理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全院护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阎霞;闫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在活动中培养高职护生人文精神的实践与思考--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的精髓,就是实现护理科学服务和人文关怀服务的有机统一。护理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加强和发展人文教育,使培养的护理人才具备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本文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护理系坚持在活动中培养高职护生人文精神的做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潘长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项目教学法在全口义齿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背景、项目开发、实施过程和教学思考4个方面阐述项目教学法在全口义齿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瑛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20人为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带教;以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21人为对照组,实习期间采用传统带教法带教。对两组学生的骨科常见疾病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并比较,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以往填鸭式讲授方式能明显提高知识知会程度,使学生全面掌握骨科知识,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段钢;李高玉;刘刚;王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析马达加斯加昂布翁贝地区阑尾炎高发原因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导致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我国第20批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于2014年12月开始,5个月内共收治急、慢性阑尾炎患者210例。统计发现该地区阑尾炎发病率远高于我国,且性别构成与我国不同,建议确诊阑尾炎后尽早手术治疗,以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庆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设置与教学探讨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是医学生以及医务工作者获取知识情报的工具性课程,是培养其独立学习、继续教育、提升自我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为满足临床、社区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岗位(群)需求,提高卫生信息管理教育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笔者参与了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校本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对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使用情况和编写心得进行讨论。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生命态度的调研与思考

    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作为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其生活环境、学习要求、人际关系结构等都与中学时期有很大不同,加之年龄小,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经验不足,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疏导,对其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会有很大影响。笔者对470名高职新生进行了有关生命态度的调查,以期了解过渡时期学生对生命的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胡必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实践与思考--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考核方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校企合作实践与成效,探讨校企合作的不足之处,并对如何深化校企合作进行思考。

    作者:罗亚莉;马晓丽;牟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TBL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具有内容繁杂、知识点分散、难以记忆等特点,传统教学法难以获得理想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将TBL与PBL教学法相结合进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作者:吴莹;王旭丹;贾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高职数学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升学生整体职业通用能力和部分专业职业特种能力。笔者从教育目标和现状、改革必要性、改革措施方面,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作者:张燕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高职院校新进教职工现状研究--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高职师资队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举措之一。新进教职工作为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分析其现状,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十分重要。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分析近5年学院新进教职工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

    作者:陈伟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网络调查

    通过调查重庆市现有国家级和市级精品课程(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从精品课程建设的数量、共享性、课程资源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互动交流等方面分析评价我市精品课程建设现状,找出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推动重庆市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利用。

    作者:邓庆华;刘晓颖;蒋红艳;苏湲淇;夏瀛;胡清伟;郑晓红;顾群;罗玉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争议及其辩证思考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崛起,是生命与医学科学史上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它既是生物医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成果,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但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视角进行讨论,有利于理性发展这一前沿科学技术。

    作者:武均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