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必梅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具有内容繁杂、知识点分散、难以记忆等特点,传统教学法难以获得理想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将TBL与PBL教学法相结合进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作者:吴莹;王旭丹;贾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下,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建立了覆盖全边区的医疗卫生网络,促进了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中国建立做出了贡献。
作者:彭宝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我校口腔实训基地存在建设盲目性、随机性,实训室设施与企业脱节,建设资金、运行经费不足,设备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培养高技能口腔技术人才的需要。为此,分析我校口腔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校企合作,构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发展策略。
作者:冯桂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院2012级校院合作班级学生对使用教材的满意度。方法对校院合作班级162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及座谈会形式征求意见。结果学生对教材质量总体满意度均分为91.65分,总体评价为优良;各班级教材质量总体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学生教材满意度排序居于首位的是印刷质量,末位的是习题训练设计。结论学生对使用教材质量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针对性改进,合理使用和开发教材。
作者:刘登蕉;叶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河北省南部地区县级医院医学检验人员结构及未来5年人才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社会需求。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对河北省南部地区21家医院进行临床调研。结果县级医院对本科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量增多,素质要求有所提升。结论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与社会需求一致,且要适应医院临床工作岗位特点。
作者:秦为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采用问卷调查538名不同类型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显示不同类型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差异。从就业准备、就业选择、就业信息途径3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刘梅芬;杜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通过角色互换法在外科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并讨论角色互换法在教学中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势所在,得出角色互换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朱汉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学生在全身体格检查考核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态度不端正、形式主义、紧张失误、缺乏人文关怀、不善交流、操作不规范等。分析认为,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如视频反馈,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全身体格检查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温晓辉;朱建坤;邓婉蓉;闫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作为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其生活环境、学习要求、人际关系结构等都与中学时期有很大不同,加之年龄小,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经验不足,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疏导,对其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会有很大影响。笔者对470名高职新生进行了有关生命态度的调查,以期了解过渡时期学生对生命的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胡必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包头市医学教育工作者血脂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关系,为比较医学教育工作者与非医学教育工作者高脂血症发病情况提供依据。方法对包头市483位医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结果被调查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为44.7%,且50岁前男性血脂异常率高于女性,50以上女性TC、TG、LDL-C水平均高于男性。结论被调查人群血脂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相关,提示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增强保健意识,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作者:包艳红;王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为提高职业院校药品营销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的契合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授课内容采用小组合作、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开展课程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药品营销综合职业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评估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提出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方法将12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服务流程,调查两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液体外渗、红肿、皮肤青紫淤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的实施,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减少了输液并发症,提高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作者:李亭霏;徐小琴;魏传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烧伤科实习教学中,以全面提升护理教学质量和效果。方法将我院烧伤科80名实习护生按照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观察组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通过量化评分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学习模式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增强护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优势。
作者:唐津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及学生学习状况,提出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及实施方案。
作者:钟南田;崔志刚;郑小桃;陆海霞;洪灯;张彦慧;齐亚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2014年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应届与往届护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其考前心理状态。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天水市卫生学校应届及往届中专护生各2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进行考前评估。结果(1)状态焦虑量表得分应届护生高于往届护生(P<0.05),特质焦虑量表得分往届护生高于应届护生(P<0.05)。(2)PSQI评分往届护生明显高于应届护生(P<0.01)。(3)SAS及HAMA评分结果显示往届护生有更明显的焦虑(P均<0.01)。结论往届护生焦虑发生率普遍高于应届护生,且中度焦虑发生率较高。
作者:焦金;金毅琼;张宝芸;蒲强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系统化整体护理全面开展,各级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应积极进行护理教学改革。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当前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作者:李佳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的精髓,就是实现护理科学服务和人文关怀服务的有机统一。护理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加强和发展人文教育,使培养的护理人才具备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本文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护理系坚持在活动中培养高职护生人文精神的做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潘长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针对基层急诊护理纠纷易发与多发现状,分析纠纷发生原因,并提出应对与防范措施。方法从发生原因、涉及人员职称等方面对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89例护患纠纷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态度差、沟通不到位等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结论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加强低年资及低职称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合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调配等是避免急诊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亚珠;胡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对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药学院企业导师制校企合作育人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时期高职工学结合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陈毓;于生兰;张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教具是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器具,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将抽象的理论变为实际操作,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在外科气胸教学中,利用自制简易气胸模型,生动演示疾病的病理过程,可轻松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者:辛庆锋;胡建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