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宁县家庭用药现状调查及对策

李佩;何俊杰;李楠;张勇

关键词:静宁县, 居民家庭, 用药安全, 家庭药箱
摘要:目的:了解静宁县居民用药安全现状,为保证居民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静宁县500户居民家庭发放调查问卷,就被调查者对处方药的认知、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了解以及自我药疗情况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72份。5.72%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服用过过期药品;49.15%的被调查者用药前会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47.67%的被调查者会私自增加服药剂量;只有32.20%的被调查者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较好。结论居民在日常用药或者自我药疗过程中,存在的大问题是药物相关知识匮乏及用药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其用药行为和习惯不合理,存在很大的用药安全隐患。为此,应当从社区服务、药品包装及说明书设计、药师培训、法律等方面采取干预措施。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角色转换模式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探讨角色转换模式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提出采用以本科阶段医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教师—医生/护士—患者”角色转换模式,提高学生理论、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

    作者:王元;邵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设计性实验在高职卫生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高职卫生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给予充分指导,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作者:李凤;李艳萍;张小蒙;卓微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设计与策略

    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以加强学生营销职业能力培养。

    作者:刘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转化医学理念下泌尿外科研究生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转化医学致力于消除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屏障,为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开发新药开辟了新途径。将转化医学理念引入泌尿外科研究生培养中,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逐步培养泌尿外科研究生转化医学能力。以学科建设和课题研究为契机,搭建转化医学平台,培养研究生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其参与临床病历资料和标本数据库的建立,促使其成为高素质专业人才。

    作者:刘妍;张志宏;刘冉录;徐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对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尹兴斌;倪健;高叶丽;杜守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职校提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有效途径研究

    目的:探索提高在校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加强思想教育,实施班主任、任课教师自习全程跟班责任制,严格考勤,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加强考前培训。结果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在校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作者:荣敏;姜晓瑞;韩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职助产专业开发与建设助产心理护理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助产专业应根据临床工作任务开发新课程,为临床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开设助产心理护理课程可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法,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保障母婴安全。因此,开设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助产心理护理课程是社会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必须研究课程实施方案与计划。开发建设本门课程。

    作者:刘慧;马晓耕;曹娇娇;徐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内分泌与代谢病教学中的推广意义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沿用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体现医学学科的系统性、基础性,循序渐进教学,缺点是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学科间存在交叉和重复现象,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互相脱节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打破学科界限,根据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糅合在一起,实现多学科综合,避免学科间的重复和脱节。在内分泌与代谢病的学习中应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作者:李明;赵青松;杜丽莉;李波;王明丽;成志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创新型高职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将护理基本实践层次、护理专业实践层次、护理社会实践层次、护理岗位实践层次有机连接,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护理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引导护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作者:曾晓英;徐志英;徐国莲;桂珍;何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BL联合LBL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特点,探讨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PBL联合L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过程,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

    作者:曹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抢救程序在内科临床教学及出科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抢救程序在内科临床教学及出科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67名在内科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实验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带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抢救程序带教,并在内科实习结束时采用情景模拟形式进行出科考核,考核结束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两种不同带教方法及情景模拟形式考核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出科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对带教效果及出科考核形式的认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抢救程序带教及情景模拟考核,体现了临床工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孙顺成;于玲玲;王兰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内科护理学“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说课设计

    就内科护理学“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章节,结合护理专业理论教学特点和岗位需求,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5方面进行说课设计。

    作者:时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以“学”为中心的内科护理学网络课程构建与应用

    目的: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内科护理学网络课程,以期达到助学目的。方法利用Blackboard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资源库建设,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网络课程,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优势。结果内科护理学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模块访问量大,其次为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模块。结论网络课程有很好的助学作用,可延伸课堂教学,拓宽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需要。

    作者:张建欣;许燕;肖焕新;邵山红;邓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职检验技术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强训课程整合探索

    高职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前后一门课程———医学检验技术强训,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如何将微生物检验、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及免疫学检验等课程技能操作整合在一起,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作者:张其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09-2013年定西市出生缺陷干预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2009—2013年定西市出生缺陷干预结果。方法选择我市2009—2013年所有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内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围产儿,采用描述对比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有围产儿31062例,其中男性16235例,女性14827例,出生缺陷1104例。201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9.52/万。2009年前五位出生缺陷为神经管缺陷、总唇裂、肢体畸形、腹裂及内脏外翻、马蹄足内翻;2013年前五位出生缺陷为总唇裂、神经管缺陷、肢体畸形、多指(趾)、其他先天异常。结论通过加强落实出生缺陷预防措施,积极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出生缺陷顺位发生改变,出生人口素质有了提高。

    作者:张艳玲;徐瑛瑛;景慧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学院校中药炮制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笔者在医学院校中药炮制学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存有一定的偏见与理解误区、缺乏中医药思维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探索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尝试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适当引入科学研究内容,加强中药炮制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仇峰;王佳雯;王满元;龚慕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某高职院校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高职护生对老年人持有的态度。方法采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对121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性别、是否一直和老年人住一起、是否假期和老年人住一起等因素对老年人的态度有消极影响;而是否学过老年人的相关知识,是否经常看关于老年问题的电视、小说、报纸等因素对老年人的态度有积极影响。结论护理专业教育影响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老年护理课程应该关注如何改善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从而提高老年护理质量。

    作者:龙纳;邱大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改革探究

    英语国家概况是涉外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分析目前英语国家概况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地位、教材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4方面探讨应采取的措施。

    作者:刘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构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提高中职护理教学质量--中职护理仿真实训操作系统的研发与建设

    近年来,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对护理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探讨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融入虚拟仿真技术的作用和体会。

    作者:苗晓琦;杨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温热健脾通气合剂在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温热健脾通气合剂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建立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简便、安全和产妇容易接受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足月妊娠剖宫产分娩的产妇60例,以手术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不做特殊处理;实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24 h起给予38℃~40℃的健脾通气合剂,饭前服用,每日3次,每次50 ml,服用至通气为止。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缩短,且腹胀程度较轻。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服用温热健脾通气合剂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副作用小,不影响泌乳。

    作者:房润碧;孙建华;马俊婷;高小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