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飞;沈军生;毋涛涛
目的:探讨控制性脐带牵引联合脐静脉推注缩宫素配合子宫按摩在第三产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住院的160例单胎、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初、经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控制性脐带牵引联合脐静脉推注缩宫素配合子宫按摩操作简单、作用可靠,对预防或减少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值得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淼;董玉梅;伊兰花;王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用人单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等多种途径增强学生软实力,培养合格且优秀的医学人才,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作者:赵兰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第四轮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核心,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以学生学习成长为目标。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存在问题和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力求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情感、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和服务,从而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作者:许子华;李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时期,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生的职业发展和认同感。刚进入医院实习的1~3个月内,是护生角色转变、认知未来职业的重要阶段。实习早期护生面临较多的压力源[1],压力过大会给护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降低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其从事护理职业的意向[2]。作为带教教师及管理者,若不重视和发现护生压力源并给予帮助,就会造成护理人才流失。我院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承担着重要的带教任务。从临床见习到实习的全过程,从中专、大专到本科生,研究不同阶段、不同学历层次护生自我效能与压力源的相关性,找出实习早期易产生压力源的高危群体,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提高实习质量。同时,根据护生自身压力源特点及自我效能得分,为护生树立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贾桂芳;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学风是学校文化、办学理念、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在对我院1881名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学习态度、教学态度、学习环境、学习目的等方面对我院的学风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建议,为促进我院内涵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同时,对我省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学风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凤雄;杨孝列;田宗祥;段天青;汪公明;王哲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实习前开设岗位技能综合训练对实习生临床实习的影响及其对实习满意度的作用。方法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在实习前开设岗位技能综合训练课程,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实习后,分别对两班学生和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满意度跟踪调查及常见疾病确诊率的分析。结果实习单位对实验班学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对实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对临床常见疾病确诊率高于对照班。结论实习前开设岗位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实习岗位,胜任岗位工作,提高确诊率。
作者:马向阳;张中兴;董静;黄冬冬;刘冬梅;孙汝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为改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内科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增加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评价优良率为94%,对照组为74%,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增加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权金林;党建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天祝藏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500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并将208例病毒复制大于103copies/ul者,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7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42例和原发性肝癌(HCC)36例,应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208份血清中共检出C型102例(49.04%),主要分布于LC、HCC组中;B型87例(41.83%),主要分布于ASC组中;B+C混合型3例(1.44%);D型16例(7.69%)。结论天祝藏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C型(49.04%)和B型(41.83%)为主, D型相对多见(7.69%),C、D型与较严重的肝脏损伤有关。
作者:高海彦;张会玲;李小霞;高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胃癌作为全球好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受患者防癌意识差、检查条件有限等各方面原因限制,临床上发现的胃癌绝大多数已进入进展期,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所以,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缩小胃癌的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等,但是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统一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本文就新辅助化疗近几年的发展做一概述。
作者:岳鹏景;卢启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1~4年级的240名在校女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不高、时间严重不足、运动项目和形式单一、体育活动兴趣低下、课余时间较少等。通过分析提出有益的改进策略,旨在提高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女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作者:高继科;窦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为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建设途径和思路等方面探讨基于科研团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高艾;田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分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变化,结合我校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现状,开展基于新考试大纲的护理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将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以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应试能力。
作者:刘鸿业;李金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超过7~14天的患者进行CDFI检查,观察宫内情况及其周围肌壁血流情况。结果131例二维超声显示宫腔残留物,并经刮宫后病检证实,其中CDFI检查于子宫内部或基底部与局部子宫壁相连处探及血流信号123例,诊断符合率93.9%。结论 CDFI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永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检验医学提出更高要求。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为此,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技能,将临床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实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长海;马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提升高职护理专业服务能力,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加强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工作,提升专业服务行业发展能力”的策略,通过明确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提升护理专业服务能力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冯小君;叶国英;胡苏珍;吴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导师制在护理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本科导师制教学内容、效果、方法及师生关系的评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科导师制教学增加了师生沟通与互动,拓宽了教学内容和内涵,提升了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论文撰写能力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实现了教学双赢。
作者:张玉芳;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改善临床实习效果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15名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对实习效果影响大的因素是“教师的带教意识、带教意愿”,其次是“与带教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动手操作机会”,此外,“实习生学习主动性”“择业就业压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性质”“科室设置是否齐全”“基础理论知识”“理论阶段学习内容贴近临床”“实习单位有留院就业机会”等因素影响也较大。结论应根据全科医学专业特点,立足医疗环境现状,从严格遴选实习医院、规范医院带教管理制度、调整理论教学思路方面改善实习效果。
作者:邱模昌;黄莹;方义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护理技能大赛的出现,影响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护理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吉银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分析我校校院结合培养模式下,中职影像技术专业见习教学现状,对有关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优化措施,从而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作者:张春雨;王文花;翟亚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落实了课程建设的责任主体,为进行课程建设搭建了一个基础平台。实施课程负责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动学院的课程建设,促进学科团队建设,保证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作者:柳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