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雄伟;崔石昌
目的 探索开展药学干预对促进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作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收集开展药学干预前后各200份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药学干预前后住院患者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药学干预后,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无适应证用药、溶媒选择不当、超剂量用药、无指征联合用药、配伍禁忌的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药学干预对于临床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魏莉;杜柏荣;闫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就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活方式、疾病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根据临床提供的资料,选择烟台市芝罘区幸福社区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83例,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以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知晓率、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疾病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郎晓辉;陈清;李嘉琳;刘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临床思维模式,提高学习能力,获得系统的护理专业知识,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教师角色转换需要一个过程、课堂讨论时间不足、教学设备和资源及教材不完善、评价体系缺失等.护理教育者应该积极研究,使PBL教学法能够更有效地运用于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中.
作者:霍婷照;郭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近些年来,医疗卫生行业一直都是广大民众普遍关心的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一系列医改政策的颁布及实施,黄冈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总体需求矛盾得到了很大缓解,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医疗卫生难题,其中为显著的就是基层卫生人才匮乏.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对黄冈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地调研,针对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分析背后的原因,提出政府主导的多元(学校—学生—行业企业—政府)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有助于解决目前黄冈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的问题.由于人才匮乏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个共性问题,因此该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作者:胡春光;沈爱平;胡昌盛;杨利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高职高专开设护理管理学的时间较短,为发挥护理管理学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中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问卷调查、查阅资料来寻找护理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进而探索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改革.
作者:朱爱军;胡春玲;杨娟娟;刘慧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等新媒体已成为时下大学生普遍使用的通讯工具,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高校学生工作应适应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使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更亲近,也易于开展.把微信公众平台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的具体方式,并阐述其作用.
作者:梁婉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造影检查中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发生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特点,为降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造影检查中的使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总结2014年在我院造影检查中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患者,对发生碘造影剂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病例资料,分别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以及引起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碘造影剂种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急性过敏样反应的患者有26例(0.21%),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为0.02%;男性急性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为0.18%,女性为0.24%;发生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急性过敏样反应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61±8.60)岁,男性平均年龄为(55.23±8.68)岁,女性平均年龄为(58.00±8.15)岁;涉及药品包括碘海醇、碘佛醇、碘帕醇、碘克沙醇、碘普罗胺这几种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各种造影剂的急性过敏样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碘普罗胺急性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高;急性过敏样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反应为常见.结论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并非绝对安全,为提高造影检查的安全性,需要早期识别相关临床表现并进行干预,以避免或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何天伟;曹建勋;王彩琴;董彦福;潘秋燕;杨孝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卫生士官任职教育是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以部队任职岗位需求为主导,以任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军事职业教育.自主学习是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并对学习实施监控,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的过程.从卫生士官学员的学习现状、自主学习的必要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三方面探讨任职教育中对卫生士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孙芳;刘彩茹;王江雁;时兰春;仇艳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新升格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尚未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教学模式;生源结构多样化,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原有数学教师转型提升困难重重.教学中需要加强职业化数学教师队伍建设,秉持通识教育的理念.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需要平衡高职教育实用性与学生本身的真实需求,构建合理的数学评价方式和科学民主的教师管理机制.
作者:王鹏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临终是指患者在已接受治疗性或姑息性治疗后,虽然意识清醒,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1]. 患者临终对其家庭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尤其是患儿的父母,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冲击. 患儿去世后,父母经历的情感、行为、认知、心理和生理的应激会持续数周、数月或数年[2]. 因此做好对临终患儿父母的心理支持工作尤为重要.现将临终患儿父母的心理支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吉淑;李香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的差异,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职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差异调查问卷,对部分带教教师和部分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包括3项一级指标和26项二级指标.结果 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在护理操作、护理理论和人文关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带教教师和高职实习护生认为差异大的是护理操作,小的是人文关怀.带教教师和实习护生认为差别较大的4项为临床考核与临床日常工作、操作对象、操作用物和操作环境.结论高职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在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临床考核与临床日常工作的差异大,人文关怀的差异虽然不大,但是应重视人文关怀教育.
作者:张向锋;苗茂云;张国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在高职助产专业助产心理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即将进入实习的学生116名,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过九成的学生对角色扮演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角色扮演法适合高职助产专业助产心理护理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助产士角色的认同与内化.
作者:曹娇娇;刘慧;李焱;马晓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腹腔镜手术系统教学有直观、形象、现实感染力强等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教学时间,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目前,腹腔镜手术已经在全国大中型医院普遍开展,腹腔镜外科教学在临床教学的地位也显得更为重要,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国内的开展,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及掌握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因此,提高腹腔镜技术在医学生教学中的地位,让医学生及青年医师掌握基本的微创外科技术,这对未来的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为青;李文亮;王志强;文政琦;杨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医学院校具有学制长、学业繁重及专业就业方向窄的特点,因而医学院校毕业班学生与其他院校毕业班学生在思想、学习及生活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为更有效地开展毕业班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毕业班学生,现对首都医科大学2016届预防班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毕业班学生面对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为毕业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蒋淑琴;庞元凤;施致雄;王晖;富奇;牛丕业;黄沛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分析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探讨医学影像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6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作者:高希春;钱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高职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SCL-90量表和自拟调查问卷对我院应用化学工程系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女生的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得分高于男生(P<0.05);男生的敌对得分高于女生(P<0.05).通过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 应积极做好贫困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及时消除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
作者:齐建军;李福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结合河北科技大学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实施情况,从实验教材编写、实验安排优化、绿色实验室建设以及规章制度完善等方面,探讨在药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绿色化学改革的实践和经验.
作者:景永帅;张丹参;戎欣玉;谢英花;杜红霞;栗章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选择、学习行为的控制,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置以及学习结果的归因方式等,是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因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北京市某卫生学校护理专业15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有效样本数为696人.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得知,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整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调查问卷的8个维度中,自我努力感得分高,天资感得分低,其余6个维度的得分按照对环境影响的反应—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式—对学习行为的控制—在困难情景下的反应—无能为力感的顺序依次递减.同时对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做了4个方面的差异分析,分析结果:一年级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二年级学生高;城区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郊区学生高;在班级或校内担任职务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比未担任职务的学生高;护理学基础成绩越好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越高.依据上面的调查结果、访谈结果以及自我效能感理论,本研究提出8条培养建议,分别是努力帮助学生反复多次获得有效的成功体验;构建有效的鼓励性评价和多元化积极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学习机会,努力提升护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实验教师的实验技能和增大实验教师比例;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和校园管理办法;增加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加强教学与临床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作者:李洪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学生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信息站是学生评教的有效抓手.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梳理教学信息站工作的不足之处,通过建立信息站内部督导体系,不断提升教学信息反馈质量,将教学质量监控落到实处.
作者:张静;孙晓楠;刘莹;蔡红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ICU是收治各种危重症患者的高风险场所,专业技术精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护理人员工作量大,身心压力较大,待遇差,以致护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不断离职.分析其离职原因并采取应对方法.
作者:赵春红;唐海霞;李兰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