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花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徐州医学院的重点专业,2010年正式成为省级特色专业,面向全国输送专业人才,覆盖面广。调研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现状,了解历届毕业生对母校教育管理的评价,对完善我校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程苗;葛剑娴;毛广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根据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特点,进行录屏式微课的研制,并将其应用于网络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显微镜下有形成分的识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兴趣。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医药行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从1990年到2012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7%,工信部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将增长20%[1]。在市场支撑下,药学类人才需求巨大,前景良好。目前国家医药人才类型主要是高等教育培养的研究型人才和职业教育培养的实用型人才两大类。高学历层次的人才主要从事药物设计、合成、开发、研究及临床药学等岗位,而在药品生产、医药贸易、营销流通和药房服务工作的岗位,多为职业学校培养的药学人才,这些岗位更加强调操作技能、沟通交流和销售能力。但是职业学校培养的药学人才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与普通职校毕业生相比,无明显优势。为了更好地满足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职业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专业—职业”无缝接轨,我们以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为落脚点进行调研,明确医药企业对岗位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药学专业课程构建[2]。
作者:常静;孙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通过基于动态演变模式下的课堂设计,提高病理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初步具备临床医学思维。主要从教学目标、动态演变的实施等方面进行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常晓宾;李天驰;郭珺;崔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高职有效衔接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和重要任务,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诸多衔接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中、高职母婴护理岗位职业能力与素质进行调研与分析,制订母婴护理课程标准,对中高职课程衔接进行探索。
作者:熊瑛;高国丽;张丽雁;胡颖;郭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针对当下大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前预习然后提出问题,教师再针对问题重点归纳讲解。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何美林;杨倩;李瑞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以学生为中心”的组合教学法在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法将护理专业学生146人分成两个组,对照组73人采取传统的教师讲课的教学方法;实验组73人采取一种新型的组合教学法。该组合教学法包含课前指导、学生分组、课堂教学、教师点评环节。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测验及问卷调查,通过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来评估新型组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在组合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组合教学法在锻炼学生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独立思考、表达能力以及判断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显著成效。结论这种新型组合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者:周娟;窦争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通过教学实践,分析传统“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方法的不足和缺点,对传统的“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方法进行改进,使实验方法更科学,与临床接轨更加紧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验效果。
作者:李荣江;张子东;刘培昊;范怀雨;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探索翻转课堂在中职卫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组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结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对调查问卷各项内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12周、第15周、第18周的考试测验成绩及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卫校外科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被学生普遍认可,并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但对教师和学生有更高的要求。
作者:吴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具有文化基础薄弱、对专业课兴趣不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动手能力差等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要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法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自我效能与其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部分RA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中的RA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20.88±4.49)分,绝大多数RA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低等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医学应对方式的面对、回避因子呈正相关(P<0.01),与屈服因子呈负相关(P<0.01);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6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其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RA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促使患者积极地管理疾病,促进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侯晓莉;巩亚琴;孔林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基于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学科领域的教学,如口腔学、药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方面远远优于传统教学法,现将近几年有关护理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整理。
作者:陈小华;邱华云;郭志强;唐秀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采用不同生物反馈疗法:音乐放松训练、想像放松训练、综合放松训练对具有焦虑障碍的90名大学生进行训练,比较不同生物反馈疗法对大学生焦虑的治疗作用。训练结果发现:训练前与训练后焦虑自评分数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疗法的效果不同,音乐放松训练效果好,想像放松训练次之,综合放松训练效果不理想;生物反馈训练前后,在不同性别间的焦虑自评分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生比女生肌肉放松程度高(P<0.05);训练后,独生子女焦虑自评分数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说明独生子女的生物反馈训练效果更好。
作者:马春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随着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超声已成为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超声诊断学成为医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如何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水平已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体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及临床实例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晦涩的问题清晰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荣;王兴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通过问卷调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营养专业疾病营养课程实践教学情况,并结合专题研讨会及文献检索进行分析。学生疾病营养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体尚可,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实践项目总数偏少(62.7%),实践项目课时也偏少(59.9%),需要保留或增加的实践项目主要有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68.9%)、营养咨询(66.7%)、肠内营养膳食的制作(64.4%)等,希望掌握的知识、技能多的是疾病的临床基础知识(92.7%)和疾病的营养治疗知识(91.0%)。提升实践课程教学水平的策略主要有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丰富实践项目的内容和知识及技能、完善考核体系、加强师资培养、配套特色教材、增强校企合作等。
作者:张雪莹;句连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测量法,测查1200名留守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并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1)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差于非留守儿童;(2)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提高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可改善留守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
作者:牟生调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使用欣普贝生(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引产对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性。方法将无规律宫缩产妇150例随机分为3组:欣普贝生组、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各50例,分别使用欣普贝生、催产素、米索前列醇3种方法引产。结果欣普贝生组和米索前列醇组用药至临产时间及总产程明显短于催产素组(P<0.05);欣普贝生组和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有效率高于催产素组(P<0.05)、剖宫产率低于催产素组(P<0.05)、阴道分娩率高于催产素组(P<0.05);欣普贝生组和米索前列醇组阴道分娩者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催产素组(P<0.05)。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活胎妊娠引产、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期畸形胎儿及死胎多次阴道给药是安全、方便、有效的引产方法,但使用时必须严密观察。
作者:王先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在护理研究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法对护生科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中医学院护理学院2012级4个本科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80例。按照自然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采用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学期末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护生的科研能力。结果两组护生对护理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对护理研究感兴趣的人数以及对教学过程满意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文献查阅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研究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法可以提高护生的科研能力。
作者:雷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等成为个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我国教育者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力求建构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还未专门开设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情况下,可以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医学免疫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必修课。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我们注重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并参照国内外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作者:钱莉;龚卫娟;潘兴元;季明春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