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动态演变教学模式的课堂设计

常晓宾;李天驰;郭珺;崔力

关键词:动态演变, 课堂设计, 病理学, 教学方法
摘要:通过基于动态演变模式下的课堂设计,提高病理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初步具备临床医学思维。主要从教学目标、动态演变的实施等方面进行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专业硕士生担任生物化学实验课助教的探索

    针对硕士生协助教师完成生物化学预实验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效地指导硕士生开展实验助教工作的任务式教学法(TBL),为提升临床专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积累经验,也为地方性普通医学高校开展硕士生助教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任晨霞;曹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某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总体满意度得分为(2.952±0.003)分,其中专业发展机会满意度得分低,为(2.47±0.79)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对工作满意度有影响。结论护士工作满意度较低,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注意对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相应的改善措施,特别要注重护理专业发展机会、家庭和工作的平衡、福利待遇(如工资、假期等)方面,从而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淳玲;赖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本科层次护生对基础护理学实验中小组考核模式满意度分析

    目的:了解本科层次护生对基础护理学实验考试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建议,并探索小组考核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9名实施小组考核模式的本科层次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护生对小组考核模式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结果90.7%的本科层次护生对小组考核模式非常满意和满意,87.0%的护生非常认可和认可小组考核模式,多数护生对小组考核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小组考核模式得到护生普遍认可,需针对小组考核模式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张小丽;戴畅;汪凤兰;邢凤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对症下药”教学案例及反思

    针对当下大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前预习然后提出问题,教师再针对问题重点归纳讲解。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何美林;杨倩;李瑞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米勒窥盘的应用探讨

    米勒窥盘主要用于网织红细胞的显微镜下计数,不仅能够减小细胞计数的工作量,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计数的准确性,还可以应用于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血小板间接计数、尿沉渣计数和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等方面。

    作者:严家来;方安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穿透性胎盘植入致子宫破裂1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

    穿透性胎盘植入并发子宫破裂是指绒毛侵入子宫肌层,且穿透子宫壁达浆膜层,导致子宫破裂,是产科比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腔积液、休克、继发感染等,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少见,极易误诊、漏诊。本文对我院近期收治的穿透性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1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群;王艳艳;陈瑞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论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将心理疏导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是现实的需要,同时还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根据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理论依据,从方法学的角度,提出加强心理疏导的几条有效途径,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苏庆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县级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外出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县级医院住院患者外出的动机和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访谈法调查县级医院内科住院有外出记录的患者外出原因。结果内科住院患者外出原因主要有不适应医院环境想回家住、认为外出不影响治疗、赴上级医院检查等。结论应加强对住院患者的综合评估、发挥家属作用、加强对住院患者外出管理制度的宣教、严格执行外出请假制度等,以防止或减少患者外出,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王春惠;徐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我国护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评价

    目的:通过分析关于我国护生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文献,为改善我国护理教育质量的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1978—2015年)、中国知网(CNKI,1990—2015年)、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万方,1990—2015年)、维普(VIP,1989—2015年),收集有关我国护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章,语种限定为中文。结果共纳入文献77篇,发表的时间为1995—2015年,集中在2011—2015年。确立指标体系使用的方法中,引用次数较高的分别为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采用两种及以上方法构建指标的文献24篇(31.17%),文献评价重点为护生的核心能力、临床能力,分别为12篇(15.58%)、13篇(16.88%)。有实证研究的文献17篇(22.08%)。结论(1)指标体系的构建仍以单一方法为主;(2)指标体系的主观性强,主观赋权法在权重计算方法中占绝对地位;(3)评价方法的名称不规范统一,对某些指标的理解存在一定问题;(4)绝大多数指标体系未进行实证研究,可行性低;(5)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进一步客观、规范化。

    作者:曾利婷;高国贞;邓小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工作及职业发展情况--基于徐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徐州医学院的重点专业,2010年正式成为省级特色专业,面向全国输送专业人才,覆盖面广。调研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现状,了解历届毕业生对母校教育管理的评价,对完善我校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程苗;葛剑娴;毛广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对大学生焦虑的治疗作用

    采用不同生物反馈疗法:音乐放松训练、想像放松训练、综合放松训练对具有焦虑障碍的90名大学生进行训练,比较不同生物反馈疗法对大学生焦虑的治疗作用。训练结果发现:训练前与训练后焦虑自评分数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疗法的效果不同,音乐放松训练效果好,想像放松训练次之,综合放松训练效果不理想;生物反馈训练前后,在不同性别间的焦虑自评分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生比女生肌肉放松程度高(P<0.05);训练后,独生子女焦虑自评分数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说明独生子女的生物反馈训练效果更好。

    作者:马春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营养健康教育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营养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方法将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学生除对“扩大知识面”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10项的满意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培养职业所需综合能力及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效果很好。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药高校留学生培养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交流的不断深化,中国传统中医药及其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认可,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中医药类高校搞好留学生教育对于促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传播传统中医药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医药高校的留学生教育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普遍性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作者:张大川;边育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翻转课堂在中职卫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探索翻转课堂在中职卫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组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结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对调查问卷各项内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12周、第15周、第18周的考试测验成绩及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卫校外科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被学生普遍认可,并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但对教师和学生有更高的要求。

    作者:吴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2008年“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首创微课以来,微课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并迅速被教育界所推广。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其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主题突出。

    作者:孙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04-2013年某医院急诊危重症疾病谱趋势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科抢救的危重症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为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及急诊医师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10年中接诊的6206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06例急诊危重症病例中,男女比1.49∶1;40~59岁年龄段和60~79岁年龄段是急诊危重症发生的高峰年龄段,但呈年轻化的趋势;急诊危重症前五位分别为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创伤的分布与年份存在正相关(r=0.900,P=0.000);循环系统急诊危重症的分布与年份存在负相关(r=-0.798,P=0.006);中毒的分布与年份存在负相关(r=-0.789,P=0.007);其他急诊危重症与年份存在负相关(r=-0.709,P=0.022)。结论急诊科抢救的主要危重症是创伤、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建立完整的急救体系和机制,重点开展对主要急诊危重病种的联合攻关研究。

    作者:李永胜;冯友繁;杨蓉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在ICU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在ICU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按传统“一对一”的带教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的方法应用于ICU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临床带教效果较好。

    作者:赵春红;张丹;唐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益丰“店长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随着益丰大药房上市,其对店长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以益丰“店长班”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结合岗位实践经验,对益丰“店长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今后“店长班”培养模式的发展建议。

    作者:樊青玲;涂冰;谢显珍;王宪庆;任旻琼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浅谈中职卫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对于中等卫生学校培养中等卫生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点分析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验教学中的相关环节提出诸如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良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多元考核体系等措施,以突破实验教学的瓶颈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刘志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药制剂技术中的应用

    高职中药制剂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多、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就其课程的特点,先探讨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方案,后对该教学法在中药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反思。

    作者:黄华花;郑彩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