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县级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外出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春惠;徐红霞

关键词:县级医院, 内科住院患者, 外出原因
摘要:目的:分析县级医院住院患者外出的动机和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访谈法调查县级医院内科住院有外出记录的患者外出原因。结果内科住院患者外出原因主要有不适应医院环境想回家住、认为外出不影响治疗、赴上级医院检查等。结论应加强对住院患者的综合评估、发挥家属作用、加强对住院患者外出管理制度的宣教、严格执行外出请假制度等,以防止或减少患者外出,保证患者安全。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导入设计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新课的序曲,良好的导入技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心愉悦地、聚精会神地进入学习的佳状态,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1]。

    作者:陈福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药制剂技术中的应用

    高职中药制剂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多、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就其课程的特点,先探讨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方案,后对该教学法在中药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反思。

    作者:黄华花;郑彩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以品牌课程建设为契机提高医学免疫学留学生教学质量

    医学免疫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必修课。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我们注重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并参照国内外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作者:钱莉;龚卫娟;潘兴元;季明春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后牙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后牙根管治疗失败患者264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264例根管治疗失败患者中,根管充填不完善(欠充、牙根遗漏、超充)占70.83%。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除医源性因素外,还与解剖因素和微生物因素密切相关,需要临床医务工作者熟练掌握根管操作技术,并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器械。

    作者:陈燕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与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自我效能与其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部分RA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中的RA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20.88±4.49)分,绝大多数RA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低等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医学应对方式的面对、回避因子呈正相关(P<0.01),与屈服因子呈负相关(P<0.01);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6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其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RA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促使患者积极地管理疾病,促进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侯晓莉;巩亚琴;孔林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市属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

    高等学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市属高校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市属高校管理现状,准确把握其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市属高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步伐,对充分调动其办学积极性、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焱;曹伏明;夏小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院校结合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围绕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大纲,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及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改革。教学实践证明,院校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独立开展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韦莉;管俊昌;张涛;方家敏;吕小艳;姚春艳;金齐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伴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我院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状况、实验师资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对比同类院校实验师资配置情况,对如何提升高职卫生职业院校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专业建设的根本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培养或引进各专业高素质实验技术人才,提高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统筹安排与管理实验设备,扩大资源共享的范围,开放实验室等措施,提高我院实验教学水平。

    作者:鲁兴梅;张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的体会

    随着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超声已成为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超声诊断学成为医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如何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水平已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体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及临床实例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晦涩的问题清晰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荣;王兴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对444名高职护生护理药理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与总评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笔者对本院护理学院2014级444名高职护生的护理药理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及总评成绩进行分析,以此探索高职护生总评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关系,进而提出改革考试模式的设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永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理辅导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疗效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正畸门诊就诊的不同类型错颌畸形青少年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辅导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均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仅对辅导组在矫治计划制订之后施以正畸认知宣教、心理辅导、鼓励疗法、暗示疗法和与家长交流等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复诊情况、口腔卫生情况、配合积极情况、矫治器损坏情况、疗程≤18个月的人数和复发病例。结果在正畸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辅导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按时复诊,辅导组基本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无中途放弃治疗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积极配合情况、矫治器损坏情况、治疗时间、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辅导可明显增强青少年正畸治疗的效果。

    作者:谢敬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04-2013年某医院急诊危重症疾病谱趋势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科抢救的危重症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为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及急诊医师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10年中接诊的6206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06例急诊危重症病例中,男女比1.49∶1;40~59岁年龄段和60~79岁年龄段是急诊危重症发生的高峰年龄段,但呈年轻化的趋势;急诊危重症前五位分别为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创伤的分布与年份存在正相关(r=0.900,P=0.000);循环系统急诊危重症的分布与年份存在负相关(r=-0.798,P=0.006);中毒的分布与年份存在负相关(r=-0.789,P=0.007);其他急诊危重症与年份存在负相关(r=-0.709,P=0.022)。结论急诊科抢救的主要危重症是创伤、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建立完整的急救体系和机制,重点开展对主要急诊危重病种的联合攻关研究。

    作者:李永胜;冯友繁;杨蓉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某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总体满意度得分为(2.952±0.003)分,其中专业发展机会满意度得分低,为(2.47±0.79)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对工作满意度有影响。结论护士工作满意度较低,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注意对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相应的改善措施,特别要注重护理专业发展机会、家庭和工作的平衡、福利待遇(如工资、假期等)方面,从而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淳玲;赖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中职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数学课堂的信息化有助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实现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现就中职数学信息化应用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于莉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学院校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探索

    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从教学团队的组建与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贯通式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介绍滨州医学院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希望为建设更多的优秀教学团队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倪艳波;庞玉成;刘鲁英;张妍霞;金昌洙;栾希英;张立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大数据理念下高职院校系部信息综合平台建设与探索

    在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时代背景下,管理信息化将成为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当下的高职院校管理多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系部需要承担原先由学院各职能部门承担的各种类型的日常管理工作,旧式的管理工作模式难以高效、有序地应对现有的工作强度,管理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依托大数据理念,设计并建设系部信息综合平台,介绍信息综合平台的功能及主要特点,提出不足与展望,为探索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供新的改革思路和实践指导。

    作者:白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几点思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英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当然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影响文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性教学可以为我们加强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一种途径。

    作者:李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3.0TMRI弥散张量成像及神经束成像检查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22.45%。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死于脑卒中的患者达150万人,存活的脑卒中患者600~700万人,其中75.00%留有神经功能的障碍,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规范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非常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供选择的医疗检查方法越来越多,同时具备实用、快捷、准确、无创等特点的临床检查方法将成为医生和患者的首选。而影像学检查技术中的3.0T 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神经束成像(DTT)检查技术具有无创、准确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对病情不稳定和MRI检查无禁忌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非常适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实质病变的检查,也逐渐成为一种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及定量研究的新的主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这种检查技术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社会经济效益将会越来越明显。

    作者:马晓平;马任飞;卢学明;魏娟娟;尚小芸;赵志;何景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德育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以“沟通艺术”研究课为例

    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等成为个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我国教育者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力求建构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还未专门开设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情况下,可以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以特色和质量求生存和发展,人才培养应满足市场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根据医学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探索新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注重知识、技能、态度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王静;张冬云;张海燕;刘安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