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学男生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陈晓敏;覃杏幸;庞莉

关键词: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 男生教学
摘要: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临床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妇产科学内容专业性强且具有特殊性,导致妇产科学男生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分析妇产科学男生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入手,提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升教师对妇产科学男生教学的重视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等对策,让男生学好妇产科学。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单亲家庭大学生教育措施初探

    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部分单亲家庭大学生通常会出现心理异常,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成就。现通过对甘肃医学院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单独访谈,分析引起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叶晓芹;郑强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导向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通过钻研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并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以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在师资培养、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提高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和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尚喜雨;黄川峰;马瑜红;刘荣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三维解剖软件在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知识在骨科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骨科学教学中应用三维解剖软件可以促进基础解剖知识与临床相结合,为教师提供生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效果。对三维解剖软件在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以期为今后的骨科学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沈鹏;白伦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现场录像纠错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平行对照法,比较传统教学法和“现场录像纠错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课授课中的差别。方法在总结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尝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学生编戏(预习及编写操作过程)、拍戏(录制学生操作过程)、评戏(教师和学生一同观看现场拍摄的视频,并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收尾(教师归纳总结及学生小组练习)四步“现场录像纠错式”教学法,并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班学生的3项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现场录像纠错式”教学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科学思维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颜琴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3种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P、PBL、CP与PBL双轨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将24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儿科住院医师随机分为3组,每组8人,分别接受3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比较3组规培医师考试成绩和对各自所采用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3组规培医师在理论笔试、医学人文方面的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病史采集、临床操作、病例分析方面,CP与PBL双轨教学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综合成绩也高于其他两组(P<0.01)。3组规培医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效果方面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P与PBL单一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双轨教学能互补,更好地培养住院医师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周文静;李亚琴;赵瑜;夏敏;曹兰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以提高临床动手能力为导向的机能实验学课程改革研究

    深化实践实训课程的改革是当前基础医学教育的热点,在机能实验学综合性实验改革及探索性实验设立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临床思维意识及创新能力。

    作者:李超彦;刘会民;张志国;李德恒;王桂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教学

    目前,在中职学校各专业都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化课,有许多内容使中职学生难以形成学习动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以不同行业的不同需要为依据,在文化课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学校应开展主要行业对本门文化课需求特点的调查,把握学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对本门文化课知识点、能力点的特殊要求。本文将对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教学做一些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袁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体外对膀胱癌EJ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本实验将鼠源性免疫球蛋白G1(以下简称HMFG1)与β-葡萄糖苷酶连接,研究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在体外特异性杀伤人膀胱癌细胞(以下简称EJ细胞)的作用,探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用于膀胱癌治疗的前景。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加入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HMFG1单抗、HMFG1单抗加β-葡萄糖苷酶中,作用于EJ细胞,采用四氮噻唑蓝比色法(以下简称MTT法)与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以下简称WST-8法)进行实验。结果在不同方法下,不同苦杏仁苷浓度的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对EJ细胞的杀伤活性吸光度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方法下,各组对EJ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偶联物在250 mmol·l-1浓度下,MTT法IC50为2.12 mmol·l-1、WST-8法IC50为1.17 mmol·l-1。结论本实验证明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具有明显特异性杀伤EJ细胞的作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有效策略,可以进入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冲;刘丽春;郭利君;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BL结合PBL教学法在社区医师脑卒中急救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将CBL结合PBL教学法应用到社区医师的脑卒中急救培训中,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80名社区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培训结束后向两组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两组对教学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项教学效果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CBL结合PBL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牟晓洋;吴晓辉;李栋良;张光亮;伍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癌治疗中靶向肽在递送siRNA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肺癌治疗中靶向肽在递送siRNA中应用的价值,旨在提升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和靶向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除常规化疗和靶向治疗外,还应用必要的靶向肽,并将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向肽可以起到递送siRNA的作用,能增强靶向性,从而增强肺癌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陈红莲;刘辉;马永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兰州市居民家庭废旧药品处理方式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兰州市居民对废旧药品的认知程度、处理方式及相关人口学特征,为废旧药品的合理处理提供建议和数据支持。方法对兰州市五区三县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3%的人对废旧药品的认知程度较低,85.4%的人把废旧药品直接扔进垃圾桶,65%左右的人认为应将废旧药品交给有关部门统一处理。人们对废旧药品的认知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5),人们对回收废旧药品的态度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兰州市居民对废旧药品认知程度尚可,对废旧药品几乎无合理的处理途径,废旧药品的合理化处理问题被严重忽视。

    作者:王永强;晏政;马荷花;董钰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当前医患关系下医学生责任意识现状及改善对策

    目的:通过了解医学生责任意识现状来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探讨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善对策,以完善我国当前医学生的教育模式。方法采用程岭红编制的青少年学生责任心量表[1]以及USLR量表[2]对部分医学生和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的责任意识状况总体上较好,但在责任心的各个方面均差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5),其中专业因素、报考医学院校的原因、是否为独生子女、社会实践完成方式、学校是否开展责任教育活动以及社会因素这些方面均对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影响。结论注重社会实践、改善学校教育体系、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正面引导可以提高医学生的责任意识。

    作者:许丹妮;王冰洁;赵立文;沈海龙;郝吉庆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在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示教式实践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及格率、优秀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及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对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然而,两组学生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和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不仅能提高诊断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还可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

    作者:刘理静;钱红;李小琳;徐国耀;李玉娴;胡柯;贺兼斌;陈智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网络的叙事写作疗法对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网络叙事写作疗法对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名参加辅导的大学新生随机分成实验组(10人)与控制组(10人),对实验组实施6次网络叙事写作疗法,控制组不实施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与控制组自我和谐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自我灵活性得分及总分比控制组及自身干预前低(P<0.05),控制组干预前后自我和谐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网络叙事写作疗法对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干预有积极效果。

    作者:田秀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试论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基础作用

    医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其今后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高等医学院校应在重视医学理论和技能教育的基础上,逐渐关注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辅导员作为与医学生接触为频繁的教师,更要做好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工作。重点研究分析当今高等医学教育下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寻找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袁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外科护理学实训考核评价与反馈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从日常考核、实训报告、技能考核及考核反馈等方面完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训教学质量。

    作者:程红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医学在病症康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循证医学是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模式,是医学进步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将循证医学引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病症康复学课程的教学中,探究其意义,并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布置、辅导答疑、考核5个环节,展示在循证思维的引领下病症康复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作者:李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09级和2010级本科临床专业实习生共420人在儿科临床实习中运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法。结果在出科考试中,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及理论水平均较以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运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交流与合作、随机应变等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琳霞;赵琳;施丽斌;李艳红;张娴;张黎黎;张俊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论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沟通的技巧,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耐心解释,切忌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融洽沟通,不但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是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张玉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医学在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病理学专业重要的后备力量,如何更好地运用循证医学理念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生教育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快速掌握行业新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以及制订多元化的考核标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合格病理学人才。

    作者:崔晓宾;陈云昭;刘春霞;李锋;党鸿蔚;王良海;索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