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周文静;李亚琴;赵瑜;夏敏;曹兰芳

关键词:CP, PBL, 儿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摘要:目的:探讨CP、PBL、CP与PBL双轨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将24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儿科住院医师随机分为3组,每组8人,分别接受3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比较3组规培医师考试成绩和对各自所采用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3组规培医师在理论笔试、医学人文方面的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病史采集、临床操作、病例分析方面,CP与PBL双轨教学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综合成绩也高于其他两组(P<0.01)。3组规培医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效果方面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P与PBL单一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双轨教学能互补,更好地培养住院医师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体外对膀胱癌EJ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本实验将鼠源性免疫球蛋白G1(以下简称HMFG1)与β-葡萄糖苷酶连接,研究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在体外特异性杀伤人膀胱癌细胞(以下简称EJ细胞)的作用,探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用于膀胱癌治疗的前景。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加入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HMFG1单抗、HMFG1单抗加β-葡萄糖苷酶中,作用于EJ细胞,采用四氮噻唑蓝比色法(以下简称MTT法)与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以下简称WST-8法)进行实验。结果在不同方法下,不同苦杏仁苷浓度的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对EJ细胞的杀伤活性吸光度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方法下,各组对EJ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偶联物在250 mmol·l-1浓度下,MTT法IC50为2.12 mmol·l-1、WST-8法IC50为1.17 mmol·l-1。结论本实验证明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具有明显特异性杀伤EJ细胞的作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有效策略,可以进入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冲;刘丽春;郭利君;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分析

    中职教师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介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维护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些策略。

    作者:孙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在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示教式实践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及格率、优秀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及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对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然而,两组学生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和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微博平台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法不仅能提高诊断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还可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

    作者:刘理静;钱红;李小琳;徐国耀;李玉娴;胡柯;贺兼斌;陈智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课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微课具有形式多样、目标明确、短小精悍等特点,近年来作为新型教学资源被广泛应用。外科手术学是医学生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对培养医学生的无菌观念、手术基本操作技能、手术整体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内容、特点,以外科手术学教学改革为立足点,结合微课的优势,讨论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利用优良的学习资源提高外科手术学教学效果。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导向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通过钻研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并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以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在师资培养、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提高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和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尚喜雨;黄川峰;马瑜红;刘荣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疾病与出血症状的关联,以指导出血症状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方法对纳入研究的315例消化性溃疡(PU)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首先分析Hp阴性PU的临床特征,并以Hp阴性为危险因素,以出血和不出血为研究终点,进一步分析出血与Hp感染的关系,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 PU出血组Hp阴性率显著高于无出血组(P<0.05),Hp阴性PU患者出血组不同黏膜炎症程度的人数分布与无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p阴性是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高危因素,可提高合并出血的发生率,且临床症状较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对于Hp阴性尚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进行积极的预防治疗,从而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而针对已感染Hp且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指导治疗,能够有效增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娟;柏启洲;王小春;詹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无痛宫腔镜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痛宫腔镜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进行无痛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3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操作后研究组的MAP、HR、SPO2均较对照组高(P<0.05),注射部位疼痛、头晕恶心及心率减慢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无痛宫腔镜诊治患者,能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降低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信健康教育在患儿包皮环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包皮环切患儿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针对400例包皮环切术后患儿家属建立微信群并实施微信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较对照组高(P<0.05)、切口愈合情况好的人数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包皮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可提高泌尿检查诊疗室工作效率及包皮环切术后患儿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晓平;巨梅;刘茹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医学在病症康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循证医学是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模式,是医学进步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将循证医学引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病症康复学课程的教学中,探究其意义,并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布置、辅导答疑、考核5个环节,展示在循证思维的引领下病症康复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作者:李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深部肿瘤重离子治疗摆位技术探讨

    为探讨深部肿瘤重离子治疗摆位技术和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进行深部肿瘤重离子治疗的患者63例,利用体膜、头颈肩膜、真空垫等附件,将患者固定于治疗床上进行放射治疗。结果显示,采用恰当的摆位技术和方法,可满足重离子治疗硬件设备的特殊要求,提高摆位和治疗精度,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作者:杜瑞琴;孙世龙;王旭隆;张秋宁;欧阳水根;刘志强;魏玺仪;杨进福;基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团体心理辅导在助进生教育中的尝试

    1助进生的基本信息本次调查数据来自我院第一院区,统计时间是本学期的第二周。第一院区受处分的学生共101名,受处分的类别及处分原因统计如下。调查显示,学生受处分的类别中,排名第一的是严重警告,占57%(58/101);其次是记过,占21%(21/101);第三是警告,占12%(12/101);第四是留校察看,占10%(10/101)。受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的学生占88%,具体见表1。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论述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作者:李亚磊;肖娟;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骨盆骨折(P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性外伤疾病,主要原因有直接暴力对骨盆造成撞击或挤压、高空坠落等,常见于交通、施工事故或塌方等[1]。骨盆骨折常合并多部位、多器官损伤,大量出血,休克发生率较高。有报道显示,创伤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2-3]。如休克早期不及时救治,常会因后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导致较高的病死率。

    作者:朱琳;王升旺;张浩;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为例

    微课程教学内容保持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耦合性特点有利于开展交互式教学。以医学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微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探索构建适应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基础课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邹明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纠错的PBL教学在普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探讨基于纠错的PBL教学在临床实习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在我院普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分为实验组(采用基于纠错的PBL教学)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理论考试以及临床实践操作考试的成绩,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实践总成绩及各分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对授课方式喜爱程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喜爱本组的授课方式方面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临床实习中应用基于纠错的PBL教学,可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尝试。

    作者:马小鹏;邓福生;潘婷婷;朱梦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遵循以临床思维为主线强化学生自我训练的教学模式--血液实习带教中的几点体会

    逐步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针对目前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改革实习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师水平、严格考核制度几个方面对血液学检验实习带教进行讨论。

    作者:宋蓓;张国军;吕虹;赵晖;孙越红;司学众;康熙雄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针对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索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是每一位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永久课题。

    作者:马庆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士)资格考试为切入点推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士)资格考试为切入点,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加强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建立试题库,强化实践教学。

    作者:雷呈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从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现状论教师角色地位

    教师角色在医学教育案例教学中与传统教学差异较大,一堂匠心独具的案例分析课与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息息相关。教师不仅是医学教学案例的创造者、修改者和设计者,也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掌控者、聆听者和引领者。

    作者:田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沧市医学检验技术岗位能力调研概况及思考

    为了解我校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岗位能力与行业之间的差距,确保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中有明确的方向,促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组织开展医学检验技术岗位能力调研工作。本次调研工作涵盖我市各级医疗卫生行业、部分实习生及毕业生,调研形式是医院专家骨干到校指导、问卷调查、电话追踪调查、走访和座谈等。

    作者:周建文;鲁正宏;张奕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