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友;赵耐青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ARDS大鼠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影响,探讨黄芪对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大鼠股静脉缓慢注射油酸,造模成功30分钟后分组,黄芪提取物治疗组(包括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黄芪提取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给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4天后将所有大鼠处死并检测指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各组动物的PaO2以及PaCO2。结果模型对照组血清中PaCO2较空白组高(P<0.05);黄芪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西药组血清中PaCO2较模型对照组低(P<0.05)。模型对照组血清中PaO2较空白组低(P<0.05);黄芪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西药组血清中PaO2较模型对照组高(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可以改善肺组织的损伤情况,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刘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于纠错的PBL教学在临床实习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在我院普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分为实验组(采用基于纠错的PBL教学)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理论考试以及临床实践操作考试的成绩,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实践总成绩及各分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对授课方式喜爱程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喜爱本组的授课方式方面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临床实习中应用基于纠错的PBL教学,可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尝试。
作者:马小鹏;邓福生;潘婷婷;朱梦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临床综合课程2014级结业考试试卷答题结果,寻找不同教学单位之间产生教学效果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通过比较6家教学单位学员对同一套试题的答题正确率,找出不同教学单位学员考试成绩的得分点,依据不足之处面向各教学单位及授课教师发出《教师教学问题整改建议书》。结果本次试卷50道客观试题中有20道试题各教学单位之间出现较大差异,其中2~3家教学单位有9道试题学员答题正确率较平均正确率低;3~4家教学单位有4道试题学员答题正确率较平均正确率低;4家教学单位有3道试题学员答题正确率较平均正确率低;1家教学单位有2道试题学员答题正确率较高;有2道试题所有教学单位学员答题正确率均较低。所有教学单位及授课教师均对《教师教学问题整改建议书》给予答复,并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教师对于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课件的理解能力缺乏、课程(疾病)临床少见、学员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等。结论为促进不同教学单位在相同教学课程之间的教学水平统一提高,采用试卷分析方式可以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并可能发现重点问题。
作者:张东海;马秀华;赵留庄;黄东明;刚君;刘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关键,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基层的贯彻者,同时教师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党支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本着“服务有思路,服务有切入,服务有平台,服务有效果”的基本理念,确立以学生学习成长为目标,推进服务型教师党支部建设,建立包括服务思路、服务平台、台账制度、反馈机制、奖惩机制等内容的常态长效化的服务型教师党支部工作机制。
作者:李琴;任立平;许子华;董会霞;毕晓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班歌传唱在中职护生班级文化建设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3级、2014级各两个班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创作班歌并传唱,在校园学习结束后调查班歌传唱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结果实施班歌传唱班级的绝大部分护生认为班歌传唱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持肯定态度。结论在中职卫校班级中创作班歌并传唱,有利于班级精神文化传播,加强班级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护生正确价值观形成;有利于陶冶护生情操,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行为习惯。
作者:蒋羽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近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断增加,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当代医学领域的新挑战。对近几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行系统回顾,阐明现代医学治疗NAFLD的机理。
作者:王一强;姜德民;张玉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1助进生的基本信息本次调查数据来自我院第一院区,统计时间是本学期的第二周。第一院区受处分的学生共101名,受处分的类别及处分原因统计如下。调查显示,学生受处分的类别中,排名第一的是严重警告,占57%(58/101);其次是记过,占21%(21/101);第三是警告,占12%(12/101);第四是留校察看,占10%(10/101)。受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的学生占88%,具体见表1。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临床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妇产科学内容专业性强且具有特殊性,导致妇产科学男生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分析妇产科学男生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入手,提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升教师对妇产科学男生教学的重视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等对策,让男生学好妇产科学。
作者:陈晓敏;覃杏幸;庞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包括实训基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作者:朱以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逐步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针对目前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改革实习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师水平、严格考核制度几个方面对血液学检验实习带教进行讨论。
作者:宋蓓;张国军;吕虹;赵晖;孙越红;司学众;康熙雄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实验将鼠源性免疫球蛋白G1(以下简称HMFG1)与β-葡萄糖苷酶连接,研究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在体外特异性杀伤人膀胱癌细胞(以下简称EJ细胞)的作用,探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用于膀胱癌治疗的前景。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加入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HMFG1单抗、HMFG1单抗加β-葡萄糖苷酶中,作用于EJ细胞,采用四氮噻唑蓝比色法(以下简称MTT法)与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以下简称WST-8法)进行实验。结果在不同方法下,不同苦杏仁苷浓度的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对EJ细胞的杀伤活性吸光度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方法下,各组对EJ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偶联物在250 mmol·l-1浓度下,MTT法IC50为2.12 mmol·l-1、WST-8法IC50为1.17 mmol·l-1。结论本实验证明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具有明显特异性杀伤EJ细胞的作用,HMFG1-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联合苦杏仁苷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有效策略,可以进入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冲;刘丽春;郭利君;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广西柳州属于西部地区,康复医学发展水平落后,康复职业教育在师资等各方面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充分调研,有效利用临床康复资源,发挥“双师”优势,构建师资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贾柯其;吴文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职医学生焦虑水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现状以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某高职部分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医学生焦虑总的发生率为56.9%;焦虑发生率在性别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高职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和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高职医学生焦虑现状不容乐观,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高职医学生焦虑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方药融合背诵方剂歌诀夯实高职中医学专业“三基”教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出同一教师授课的4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方药融合背诵方剂歌诀教学效果的对照研究。实验组采用方药融合背诵方剂歌诀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结束后用自制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对两组的相关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药学、方剂学总评成绩和方剂歌诀默写总评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绝大部分学生对本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方药融合背诵方剂歌诀的教学模式既可为中医临床各科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又可强化临床基本功,是夯实“三基”教学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
作者:高秀兰;战文翔;姜蕾;宋修道;鞠翡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近几年,我校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有上升趋势,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出某些方面的特长,同时也有比家庭健全学生更复杂的人格,使管教工作难度加大。他们这些“小众”群体往往会自动组合在一起,如果我们引导成功,他们的教育问题会改善很多,所以很有必要研究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每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对待。
作者:唐鹏;田齐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同高职教育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存在明显短板,这是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阐述实施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职业道德与素质缺失的原因,探究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提出创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途径。
作者:徐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骨盆骨折(P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性外伤疾病,主要原因有直接暴力对骨盆造成撞击或挤压、高空坠落等,常见于交通、施工事故或塌方等[1]。骨盆骨折常合并多部位、多器官损伤,大量出血,休克发生率较高。有报道显示,创伤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2-3]。如休克早期不及时救治,常会因后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导致较高的病死率。
作者:朱琳;王升旺;张浩;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教师角色在医学教育案例教学中与传统教学差异较大,一堂匠心独具的案例分析课与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息息相关。教师不仅是医学教学案例的创造者、修改者和设计者,也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掌控者、聆听者和引领者。
作者:田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把优秀的教学资源较好地融合起来,对知识点进行优呈现。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需要借鉴慕课的优点,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并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静;诸欣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素质硬、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预防医学人才非常必要。拟对预防医学的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出将TBL引入理论课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设想施行综合设计性实验课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实验课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改革成绩考核方式,在成绩考核方面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作者:邓宇;徐斌;孙炜;刘巍;高倩;王芳;刘扬;席淑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