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老年护理学课程教育教学文献回顾与分析研究

杨晓玲;曾建霜;杨茜;孙鸿燕;鞠梅

关键词:老年护理学, 教育教学, 文献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护理学教育教学相关文献,为老年护理学教学的实施和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截至2015年7月的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全文数据库有关老年护理学教育文献早见于2002年,随后教学的文献,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获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关于老年护理学课程教育教学的文献共计128篇,文献早见于2002年,随后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研究方法以总结或体会类文章为主;研究内容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为主,有关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实践教学的研究较少.结论 国内研究者对老年护理学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但实验性、质性等研究方法的应用还存在不足,研究内容不够全面,文献质量仍有待提高.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内地新疆中职班药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药理学在医学院校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针对内地新疆中职班学生的特点,如何做好药理学教学工作是本教研室近年来关注的重点.现根据已经完成的4轮新疆班药理学教学情况,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相关改革措施.

    作者:刘婷婷;邵红艳;祝凌丽;张达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实习教学实践探索

    高质量的临床实习对医学生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二级学科的神经病学,由于轮转时间短,疾病复杂性强、症状多变,给临床实习带教提出较高要求.总结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法,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交流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曾艳芳;王亚军;韩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MRI在诊断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CT和MRI对盆腔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妇科收治的66例患有盆腔肿瘤的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将其中CT联合MRI检查的结果作为A组,采用CT检查的结果作为B组,采用MRI检查的结果作为C组,统计并对比3组临床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相符率.结果 A组在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以及卵巢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上接近病理检查结果,C组、A组与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C组、病理结果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盆腔肿瘤的检查中,MRI确诊率高于CT,但CT与MRI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对盆腔肿瘤的确诊率,建议在临床中优先选择使用.

    作者:朱晓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结合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课程的特点,从师资培训、教材的选用、教学课件的制作、师生交流与教学反馈等角度介绍相关的经验和体会,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留学生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李绍东;路欣;徐鹏;汪秀玲;徐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及路径探讨——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近些年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例,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和路径进行论述,以达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目标.

    作者:王春梅;邱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强形象思维教学提高生药学教学质量探讨

    形象思维是通过意象、联想和想像的形式研究一个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生药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药学课程,因其药材鉴定记忆点多、零碎、易混淆,经常被认为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根据生药学的知识特点和问题,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讨论生药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形象思维教学,利用绘图、信息化教学、药材实物、形象化专业术语、音乐等教学手段,化繁为简,通过丰富的形象信息传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生药学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

    作者:唐洪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改良负压引流器对腹腔引流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负压引流器对腹腔引流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行腹腔引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在腹腔引流过程中,实验组使用改良负压引流器进行引流,对照组使用传统引流袋进行引流,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引流效果、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比对照组高13.5%.结论 改良负压引流器在临床中使用便捷,对腹腔引流效果良好,可有效促进腹腔引流术后切口的愈合.

    作者:田菁;刘玮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体育教学安全问题探析

    近几年在体育课中经常发生学生受伤、猝死等安全事故,给学生、家长、体育教师及学校都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如何减少甚至避免体育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对体育教学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对体育课进行管理.

    作者:陈国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集体统课备课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集体统课备课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意义重大,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欣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岗位能力综合训练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订单班学生实习前按照订单医院岗位需求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在综合训练前后比较两组学生各方面的成绩,在学生实习两个月后比较临床带教教师对两组实习生的综合技能评价.结果 综合训练后,实验组学生的综合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学生除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指标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进入订单医院实习两个月后,除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的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实验组学生其他项目教师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岗位能力综合训练对订单班学生尽快符合订单医院的操作标准、快速融入岗位工作有显著作用,可缓解学生从学校到订单医院的紧张情绪和压力,提高实习生的临床综合护理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实习质量.

    作者:陈玲;王秋桐;安洁;杜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专业教育教学层面控制“9+3”中职生流失的对策研究与实践——以护理专业为例

    控制学生流失是未来几年我省中职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1].从2013年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开始实施“9+3”中职教育以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人文关怀教育3个方面来控制学生的流失,中职生第一学期的流失率从2013级、2014级的10.0%左右降至2015级的1.1%.

    作者:陈晓斌;戴琳;周德浩;李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学籍档案管理是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档案是用人单位选拔、任用、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应完善学生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加快学生档案网络化管理建设,充分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作者:谭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实践教学中专业理论与临床思维结合培养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教学实践中医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临床思维结合培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非直属教学医院2008级、2009级西医临床专业学生100名为对照组,2010级、2011级西医临床专业学生102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PBL与临床病例分析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及教师对学生见习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以及教师对学生见习的满意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直属教学医院可利用医疗资源优势,实施PBL与病例分析教学法,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和师生双方满意度,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分析临床证据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高毅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效果

    目的 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效果.方法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发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选取我院护理专业2014级12班、13班(改革班)共81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13级18班、19班(改革班)共9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对照组接受旧的实训课程.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淑萍;冯小君;梁少英;韩慧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研究——以临夏州卫生学校为例

    为了解临夏回族自治州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学生为例,从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及对多媒体教学的态度方面对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赵文艳;梁霞;南宏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村定向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背景、基本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阐述高等预防医学教育所承担的使命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介绍地方综合性高校在“大医学观”、“大卫生观”背景下,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全科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所做的初步尝试与探索,以期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借鉴.

    作者:张晶;靳曙光;孙维琦;李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存教育的现状分析

    以某校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存教育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对实施生存教育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及分析,并探索适合我校开展生存教育的教学模式,为在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存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陈小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数字资源阅读在细胞培养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阅读设备逐渐普及,数字资源阅读的优势日趋明显.生物技术行业是需要大量信息和技术的行业,利用数字资源的优势,在生物技术专业细胞培养课程教学中引入数字资源阅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更为全面立体地了解生物技术行业的特点和职业要求,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

    作者:杨鑫;刘娜;周郦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通过案例探讨分析来巩固知识技能的医学课程学习模式.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结合肾内科见习阶段的教学内容,尝试将CBL教学法应用于肾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能大大提高见习教学质量,启发学生的临床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作者:沈文清;林燕;钱捷;梁敏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目的 探讨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8个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2个班(102人)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99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满意度较高,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引入微课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徐文兰;张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