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MRI在诊断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朱晓彤

关键词:CT, MRI, 盆腔肿瘤
摘要:目的 研究CT和MRI对盆腔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妇科收治的66例患有盆腔肿瘤的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将其中CT联合MRI检查的结果作为A组,采用CT检查的结果作为B组,采用MRI检查的结果作为C组,统计并对比3组临床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相符率.结果 A组在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以及卵巢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上接近病理检查结果,C组、A组与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C组、病理结果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盆腔肿瘤的检查中,MRI确诊率高于CT,但CT与MRI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对盆腔肿瘤的确诊率,建议在临床中优先选择使用.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在高等学院全面展开创业教育精神的引领下,研究卫生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育模式.结合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实践,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提出顺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适宜卫生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作者:朱梦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独立学院针灸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格局下,独立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改革针灸学实践教学方式与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作者:董珍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整合教学在消化系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整合教学法是将原先独立讲授的课程或学科相互联系起来或整合在一起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我院消化系统疾病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合理整合课程内容、运用多模式整合式教学方法、注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分析整合教学优缺点等,促进消化系统课程和其他课程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兰春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个案报告

    以一位文科专业大一女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过程为例,以人为中心疗法和合理情绪的整合疗法展开咨询,通过10次咨询,该生能够有较好的领悟和转变,咨询收到较好效果.通过研究此个案,展示大学生社交焦虑心理的成因、表现、评估和心理咨询的方法,旨在为今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路海华;艾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开设流行病学课程对护理本科教育的作用研究

    根据目前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状况,以培养护理本科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提高科研能力为核心,探讨流行病学课程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护理科研中的运用,指出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开设流行病学课程的必要性.

    作者:麦剑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MRI在诊断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CT和MRI对盆腔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妇科收治的66例患有盆腔肿瘤的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将其中CT联合MRI检查的结果作为A组,采用CT检查的结果作为B组,采用MRI检查的结果作为C组,统计并对比3组临床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相符率.结果 A组在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以及卵巢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上接近病理检查结果,C组、A组与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C组、病理结果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盆腔肿瘤的检查中,MRI确诊率高于CT,但CT与MRI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对盆腔肿瘤的确诊率,建议在临床中优先选择使用.

    作者:朱晓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职药剂专业职业能力与递进式培养策略

    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走进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仿真实训室、模拟药房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共同构建教学性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有目的、分阶段地反复进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交替融合,通过整体性教学评价以及对顶岗实习的全程管理,递进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使学生素质与能力逐步达到药品营销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作者:覃隶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五年制医学生药理学教学中两种案例教学法的比较及应用

    我国在要求医学院校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时明确提出坚持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教学要求,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性强的学科教育中[1-2].临床案例中有丰富的用药知识,药理学可以间接利用临床案例教学落实这个要求[3-5].在向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PBL教学法后,江汉大学教务处批准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的药理学教学中初步尝试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并比较了学生对于两者效果的反馈,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少剑;汤凌燕;周国勇;艾永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地新疆班内科护理学教学反思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为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1].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总体部署及相关规划,我校自2011年先后招收150名新疆学生,专业为护理学,学制5年,其中前3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包括普通话)及医学基础课,后2年学习护理专业课程及临床实习.其中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之一,由于新疆班学生汉语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学习任务重,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帮助新疆班学生掌握内科护理学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尤为重要.因此,探索一种适合新疆班学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很有必要,现将本校新疆班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报道如下.

    作者:方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结合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课程的特点,从师资培训、教材的选用、教学课件的制作、师生交流与教学反馈等角度介绍相关的经验和体会,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留学生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李绍东;路欣;徐鹏;汪秀玲;徐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数字资源阅读在细胞培养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阅读设备逐渐普及,数字资源阅读的优势日趋明显.生物技术行业是需要大量信息和技术的行业,利用数字资源的优势,在生物技术专业细胞培养课程教学中引入数字资源阅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更为全面立体地了解生物技术行业的特点和职业要求,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

    作者:杨鑫;刘娜;周郦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职校德育课教学遵循“三贴近”原则的实践与思考

    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原则提出新的要求,现就德育课教学如何遵循“三贴近”原则进行实践与探索,以期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

    作者:吴东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实例解析PBL结合微视频建设在皮肤性病学中的应用

    为进一步深化军队院校建设的教学改革,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将PBL案例教学和微视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体现“面向全军、服务基层、能力导向、专科特长”的军队特色.

    作者:方伟;陈敏;杨雅骊;朱元杰;陈江汉;廖万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目的 探讨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8个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2个班(102人)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99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满意度较高,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引入微课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徐文兰;张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学院校“双困生”深度辅导工作探析——一则心理咨询案例带来的启示

    “双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心理咨询外,辅导员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他们的深度辅导工作.医学院校因为在心理学方面专业及人员的优势,针对“双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心理问题,应该建立“双困生”档案并且配合一定的预警机制,并根据深度辅导的原则和方式深入开展辅导工作,同时能够有一定的问效和督导机制来督促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作者:杨培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及路径探讨——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近些年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例,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和路径进行论述,以达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目标.

    作者:王春梅;邱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学生视域的医学院校教师岗位胜任力研究

    近年来,高校教师胜任力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大多通过定性研究而非实证定量研究来阐述自身观点,并且从学生视域研究医学院校教师胜任力的成果也不多见.采用问卷调查和行为事件访谈法确定教师胜任力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由7个因子组成的医学院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此模型可为教师的聘用、培养及考核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温丽影;李克绳;杨慧慧;张衡;王舒思;赵德胜;谢明玉;苏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问题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将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问题式教学法运用于护理综合实训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班的护生220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0名.对照组开展传统式常规实训教学,研究组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问题式实训教学,对比两组综合技能提升情况.结果 实训后,研究组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临床综合能力成绩及临床综合能力优良的护生比例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训练内容感兴趣的护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问题式教学运用于护理综合实训中,能够提高护生的综合技能.

    作者:欧喜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NCCN指南在病理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和生存率的逐年下降,肿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NCCN)以其标准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肿瘤治疗方案为提高临床肿瘤诊治水平、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提供根本依据.在传统病理学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对NCCN指南的学习,在巩固病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使病理学研究生全面系统地认识肿瘤,更好地掌握临床肿瘤个体化诊断治疗原则.

    作者:朱华卫;李萍;何融泉;夏爽;李祖云;冯振博;陈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集体统课备课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集体统课备课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意义重大,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欣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