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斌;戴琳;周德浩;李园园
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走进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仿真实训室、模拟药房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共同构建教学性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有目的、分阶段地反复进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交替融合,通过整体性教学评价以及对顶岗实习的全程管理,递进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使学生素质与能力逐步达到药品营销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作者:覃隶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开发与建设内科护理品牌课程,旨在使护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及内科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全面提升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通过打造“六个一流”,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作者:谭丹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根据目前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状况,以培养护理本科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提高科研能力为核心,探讨流行病学课程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护理科研中的运用,指出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开设流行病学课程的必要性.
作者:麦剑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虚拟医学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班和B班.A班实施传统实验教学,B班实施虚拟实验结合传统实验教学,时两班考试成绩和教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班生理学实验总成绩及操作成绩均高于A班(P<0.05),且教育环境总体评估优于A班(P<0.05).结论 虚拟实验结合传统实验教学可有效改善生理学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惠文;赵成瑞;高胜利;祁文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在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的利弊.方法 在2013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血液学检验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法,并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教学效果.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对CBL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CBL教学法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将理论知识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技术专业.
作者:马琳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卫生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卫生人才,而教师是知识传授过程的载体,其综合素质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决定着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针对教育部医药卫生类新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大力加强卫生职业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卫生职业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卫生职业院校新专业教学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新教学标准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
作者:谭菁;唐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主要从临床常见慢性病概论选修课的开设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评估3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阐明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本门选修课的意义,并对选修课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以逐步改进,不断完善.
作者:蔡虹静;苏庆国;徐芳;王蔚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从护理风险相关概念、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分类,探讨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指出现有研究工作的局限性,提出护理风险在急诊科的重要性并探讨防范措施,从而培养护士的综合能力,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素质和急诊急救护理的质量.
作者:骆焕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在我院新生儿科轮转的规培医师16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模式;将2015年在新生儿科轮转的规培医师18人作为实验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模式,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总体较对照组高(P<0.05或P<0.01),实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新生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
作者:董慧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护理学教育教学相关文献,为老年护理学教学的实施和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截至2015年7月的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全文数据库有关老年护理学教育文献早见于2002年,随后教学的文献,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获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关于老年护理学课程教育教学的文献共计128篇,文献早见于2002年,随后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研究方法以总结或体会类文章为主;研究内容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为主,有关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实践教学的研究较少.结论 国内研究者对老年护理学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但实验性、质性等研究方法的应用还存在不足,研究内容不够全面,文献质量仍有待提高.
作者:杨晓玲;曾建霜;杨茜;孙鸿燕;鞠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招生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高职招生制度发生一系列改革和变迁.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对国内高职招生制度的变迁进行梳理并予以解释.从制度需求因素来看,生源不断减少、院校竞争激烈;从制度供给因素来看,国家对高考和高职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催生制度改革.据此提出建议:一方面,政府应当审慎地推行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尽快适应高职医护专业招生制度改革.
作者:王婧;王燕;杨卫军;张克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阅读设备逐渐普及,数字资源阅读的优势日趋明显.生物技术行业是需要大量信息和技术的行业,利用数字资源的优势,在生物技术专业细胞培养课程教学中引入数字资源阅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更为全面立体地了解生物技术行业的特点和职业要求,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
作者:杨鑫;刘娜;周郦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S-1口服+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对照组29例,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及栓塞.两组均为6周进行一次介入治疗,连续2次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44.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3%和68.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和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3个月和13.2个月.两组疾病控制率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个月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和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势,易为晚期胃癌患者所接受.
作者:邵鹏;胡玮;余新林;王骏臣;米登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通过探讨当前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几种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使实训教学更加贴近临床,提高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度,增强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作者:丁伟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突破口,想办法、找出路,打造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创造性地提出实习就业一体化等就业思路和就业模式,用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作者:吴殿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集体统课备课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意义重大,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欣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目前存在学生化学学习基础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提出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授课模式、努力创新实验教学、积极探索评价方式等途径来提高高职院校医用化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学实用型人才.
作者:高吉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分析化学是中职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制订出实用性及操作性强的课程标准,分析化学课程组进行校内教与学的调研,并对调研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较全面地了解课程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明确的教学定位,更新教学理念,精选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训,在此基础上制订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作者:戴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统计学是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医学统计学原理与方法,为将来的临床、现场、实验室科研工作提供帮助[1].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今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频率非常高,对网络工具的使用也非常熟练.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上网也更为方便[1-2].依据网络平台,结合统计学教学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通过网络解决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本研究从综合性的案例出发,利用学校现有的Moodle网络课程平台、图书馆文献资源,探讨综合性案例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杨小芝;刘国良;赫欣;刘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高职护生正确引导、合理强化社会实践等措施,改善高职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从而提高其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商丘某高职院校2012级的护理专业学生中抽取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名护生为实验组,100名护生为对照组,每组护生按序编号.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老年护理教学方法,对实验组学生开展老年知识宣教和社会实践等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通过调查问卷、老年态度量表等研究工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及对老年人的态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76,P=0.001);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KAOP得分、欣赏维度得分、偏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开展老年知识宣教、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高职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改善其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作者:胡宝玉;张涛;韩倩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