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娜
以学校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理论为基础,从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三项机制入手,论述在实践中以德育活动为栽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完善学校德育机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具体做法.
作者:邓向伟;王志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宝乐安联合愈脐胎毒清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实验2组出生后5~8天的经皮胆红素检测值明显低于实验1组和对照组(P<0.05);(2)实验2组出现黄疸时间在出生48小时以后的人数比例大于实验1组(P<0.05),出生7天内黄疸消退率高于实验1组(P<0.05),实验2组胎便在出生6小时内排出的人数比例较对照组和实验1组大(P<0.05),实验2组胎便转黄时间在出生24小时内的人数比例高于实验1组(P<0.05).结论 宝乐安联合愈脐胎毒清预防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胡雪梅;张继学;李文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护理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但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部分学生变成“低头族”.现引入微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效果.
作者:莫全娜;赵紫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国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与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可以为我国广大基层社区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也可以为我国各级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及才华的施展开辟广阔的天地.针对当前我国“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明确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立足地方,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面向基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是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程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分析化学是中职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制订出实用性及操作性强的课程标准,分析化学课程组进行校内教与学的调研,并对调研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较全面地了解课程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明确的教学定位,更新教学理念,精选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训,在此基础上制订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作者:戴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国在要求医学院校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时明确提出坚持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教学要求,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性强的学科教育中[1-2].临床案例中有丰富的用药知识,药理学可以间接利用临床案例教学落实这个要求[3-5].在向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PBL教学法后,江汉大学教务处批准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的药理学教学中初步尝试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并比较了学生对于两者效果的反馈,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少剑;汤凌燕;周国勇;艾永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为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1].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总体部署及相关规划,我校自2011年先后招收150名新疆学生,专业为护理学,学制5年,其中前3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包括普通话)及医学基础课,后2年学习护理专业课程及临床实习.其中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之一,由于新疆班学生汉语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学习任务重,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帮助新疆班学生掌握内科护理学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尤为重要.因此,探索一种适合新疆班学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很有必要,现将本校新疆班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报道如下.
作者:方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是藏护班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主要法宝.班主任要教会学生宽容,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宽松、民主的班集体氛围,融洽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跟家长取得联系,同学生家长一起协助教育学生.
作者:叶万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目前存在学生化学学习基础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提出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授课模式、努力创新实验教学、积极探索评价方式等途径来提高高职院校医用化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学实用型人才.
作者:高吉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为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研究及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将验证性实验改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3项功能为一体,通过师生互动探讨、相互启发、不断创新,从而保证授课的质量和效果.经过实践应用证明,教学效果显著,成果突出.
作者:张颖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为了解临夏回族自治州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学生为例,从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及对多媒体教学的态度方面对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赵文艳;梁霞;南宏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效果.方法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发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选取我院护理专业2014级12班、13班(改革班)共81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13级18班、19班(改革班)共9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对照组接受旧的实训课程.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淑萍;冯小君;梁少英;韩慧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前,我国中职护理教育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比较单一,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元评价法,可以将评价主动权向学生转移,通过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差异性评价等促进评价功能的发挥.
作者:黄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高校教师胜任力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大多通过定性研究而非实证定量研究来阐述自身观点,并且从学生视域研究医学院校教师胜任力的成果也不多见.采用问卷调查和行为事件访谈法确定教师胜任力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由7个因子组成的医学院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此模型可为教师的聘用、培养及考核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温丽影;李克绳;杨慧慧;张衡;王舒思;赵德胜;谢明玉;苏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格局下,独立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改革针灸学实践教学方式与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作者:董珍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S-1口服+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对照组29例,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及栓塞.两组均为6周进行一次介入治疗,连续2次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44.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3%和68.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和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3个月和13.2个月.两组疾病控制率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个月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和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S-1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势,易为晚期胃癌患者所接受.
作者:邵鹏;胡玮;余新林;王骏臣;米登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为进一步深化军队院校建设的教学改革,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将PBL案例教学和微视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体现“面向全军、服务基层、能力导向、专科特长”的军队特色.
作者:方伟;陈敏;杨雅骊;朱元杰;陈江汉;廖万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双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心理咨询外,辅导员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他们的深度辅导工作.医学院校因为在心理学方面专业及人员的优势,针对“双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心理问题,应该建立“双困生”档案并且配合一定的预警机制,并根据深度辅导的原则和方式深入开展辅导工作,同时能够有一定的问效和督导机制来督促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作者:杨培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育人功能弱化,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不失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特育人功能的有效举措.
作者:周凤雄;黄小凤;罗海燕;郭文涛;巩立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形象思维是通过意象、联想和想像的形式研究一个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生药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药学课程,因其药材鉴定记忆点多、零碎、易混淆,经常被认为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根据生药学的知识特点和问题,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讨论生药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形象思维教学,利用绘图、信息化教学、药材实物、形象化专业术语、音乐等教学手段,化繁为简,通过丰富的形象信息传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生药学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
作者:唐洪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