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全娜;赵紫贤
校内实训基地既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场所和必需条件,也是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立足校企合作的视角,结合中药实训基地,从实验实训项目内容优化、校内实训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4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如何加强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作者:许良葵;聂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高职护生正确引导、合理强化社会实践等措施,改善高职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从而提高其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商丘某高职院校2012级的护理专业学生中抽取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名护生为实验组,100名护生为对照组,每组护生按序编号.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老年护理教学方法,对实验组学生开展老年知识宣教和社会实践等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通过调查问卷、老年态度量表等研究工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及对老年人的态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76,P=0.001);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KAOP得分、欣赏维度得分、偏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开展老年知识宣教、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高职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改善其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作者:胡宝玉;张涛;韩倩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开发与建设内科护理品牌课程,旨在使护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及内科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全面提升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通过打造“六个一流”,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作者:谭丹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为进一步深化军队院校建设的教学改革,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将PBL案例教学和微视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体现“面向全军、服务基层、能力导向、专科特长”的军队特色.
作者:方伟;陈敏;杨雅骊;朱元杰;陈江汉;廖万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1 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认识1.1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含义“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运用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把财务管理工作量化、细化,加强对经济活动每一细节的核算、监督和考核.一方面通过高效率、低消耗运营模式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手段,准确、及时地反映资金往来,为单位整体的精细化管理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作者:雷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整合教学法是将原先独立讲授的课程或学科相互联系起来或整合在一起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我院消化系统疾病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合理整合课程内容、运用多模式整合式教学方法、注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分析整合教学优缺点等,促进消化系统课程和其他课程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兰春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高等学院全面展开创业教育精神的引领下,研究卫生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育模式.结合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实践,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提出顺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适宜卫生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作者:朱梦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对甘肃省七大市州1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护士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社区护理教育提出建议,以期提高社区护士素质及社区护理教育质量,提升社区护理服务水平,做到社区、院校及学生三方受益.
作者:王彩霞;赵昭子;刘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国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与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可以为我国广大基层社区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也可以为我国各级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及才华的施展开辟广阔的天地.针对当前我国“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明确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立足地方,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面向基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是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程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结合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课程的特点,从师资培训、教材的选用、教学课件的制作、师生交流与教学反馈等角度介绍相关的经验和体会,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留学生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李绍东;路欣;徐鹏;汪秀玲;徐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育人功能弱化,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不失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特育人功能的有效举措.
作者:周凤雄;黄小凤;罗海燕;郭文涛;巩立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早产儿护理方案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NICU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每日睡眠时间、平均体重、喂奶量、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平均体重、喂奶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发生腹胀、呕吐、胃滞留、呼吸暂停的人数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发展性照顾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进食量和睡眠时间,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加和病情的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霍燕凤;王淼;张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是藏护班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主要法宝.班主任要教会学生宽容,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宽松、民主的班集体氛围,融洽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跟家长取得联系,同学生家长一起协助教育学生.
作者:叶万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统计学是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医学统计学原理与方法,为将来的临床、现场、实验室科研工作提供帮助[1].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今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频率非常高,对网络工具的使用也非常熟练.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上网也更为方便[1-2].依据网络平台,结合统计学教学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通过网络解决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本研究从综合性的案例出发,利用学校现有的Moodle网络课程平台、图书馆文献资源,探讨综合性案例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杨小芝;刘国良;赫欣;刘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集体统课备课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意义重大,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欣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传统的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以教为主”的讲授方法,信息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好.案例教学采用的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基点进行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归纳、演绎、推理、总结、反思典型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作者:马金凤;赵强;朱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双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心理咨询外,辅导员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他们的深度辅导工作.医学院校因为在心理学方面专业及人员的优势,针对“双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心理问题,应该建立“双困生”档案并且配合一定的预警机制,并根据深度辅导的原则和方式深入开展辅导工作,同时能够有一定的问效和督导机制来督促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作者:杨培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0名护理教师参与TSP培训,编写教学病例,对观察组学生用TSP教学.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课堂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普遍TSP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 TSP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作者:李吉明;丁晶晶;赵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为了解临夏回族自治州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学生为例,从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及对多媒体教学的态度方面对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赵文艳;梁霞;南宏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主要从临床常见慢性病概论选修课的开设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评估3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阐明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本门选修课的意义,并对选修课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以逐步改进,不断完善.
作者:蔡虹静;苏庆国;徐芳;王蔚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