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注重医学生创新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张颖珍

关键词:遗传学实验, 创新思维, 临床实践能力
摘要:为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研究及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将验证性实验改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3项功能为一体,通过师生互动探讨、相互启发、不断创新,从而保证授课的质量和效果.经过实践应用证明,教学效果显著,成果突出.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职药剂专业职业能力与递进式培养策略

    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走进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仿真实训室、模拟药房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共同构建教学性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有目的、分阶段地反复进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交替融合,通过整体性教学评价以及对顶岗实习的全程管理,递进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使学生素质与能力逐步达到药品营销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作者:覃隶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卫生事业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初探

    1 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认识1.1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含义“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运用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把财务管理工作量化、细化,加强对经济活动每一细节的核算、监督和考核.一方面通过高效率、低消耗运营模式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手段,准确、及时地反映资金往来,为单位整体的精细化管理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作者:雷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宝乐安联合愈脐胎毒清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宝乐安联合愈脐胎毒清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实验2组出生后5~8天的经皮胆红素检测值明显低于实验1组和对照组(P<0.05);(2)实验2组出现黄疸时间在出生48小时以后的人数比例大于实验1组(P<0.05),出生7天内黄疸消退率高于实验1组(P<0.05),实验2组胎便在出生6小时内排出的人数比例较对照组和实验1组大(P<0.05),实验2组胎便转黄时间在出生24小时内的人数比例高于实验1组(P<0.05).结论 宝乐安联合愈脐胎毒清预防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胡雪梅;张继学;李文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学生社团建设探讨

    我校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为我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实用型药学技术人员,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药剂专业作为我校3个重点专业之一,不但在专业建设上日趋完善,而且社团建设也蒸蒸日上.专业性社团建设对于我校药剂专业教学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有较大的帮助,目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学生喜爱.

    作者:闫丽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职校德育课教学遵循“三贴近”原则的实践与思考

    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原则提出新的要求,现就德育课教学如何遵循“三贴近”原则进行实践与探索,以期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

    作者:吴东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BL教学模式在超声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基地进行培训的学生共80名,分为传统带教组及PBL带教组,各40名学生,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及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 PBL带教组出科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带教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超声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提高其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范雪;宋涛;候雪琴;董建;杨凌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及路径探讨——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近些年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例,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和路径进行论述,以达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目标.

    作者:王春梅;邱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国老年护理学课程教育教学文献回顾与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护理学教育教学相关文献,为老年护理学教学的实施和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截至2015年7月的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全文数据库有关老年护理学教育文献早见于2002年,随后教学的文献,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获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关于老年护理学课程教育教学的文献共计128篇,文献早见于2002年,随后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研究方法以总结或体会类文章为主;研究内容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为主,有关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实践教学的研究较少.结论 国内研究者对老年护理学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但实验性、质性等研究方法的应用还存在不足,研究内容不够全面,文献质量仍有待提高.

    作者:杨晓玲;曾建霜;杨茜;孙鸿燕;鞠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个案报告

    以一位文科专业大一女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过程为例,以人为中心疗法和合理情绪的整合疗法展开咨询,通过10次咨询,该生能够有较好的领悟和转变,咨询收到较好效果.通过研究此个案,展示大学生社交焦虑心理的成因、表现、评估和心理咨询的方法,旨在为今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路海华;艾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学籍档案管理是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档案是用人单位选拔、任用、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应完善学生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加快学生档案网络化管理建设,充分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作者:谭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目的 探讨微课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8个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2个班(102人)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99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期中、期末及学期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满意度较高,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引入微课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徐文兰;张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我国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与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可以为我国广大基层社区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也可以为我国各级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及才华的施展开辟广阔的天地.针对当前我国“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明确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立足地方,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面向基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是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程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专业课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中的作用

    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工作在各类医疗机构,服务对象是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内心渴望得到温馨的医疗服务.为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合格护理人才,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邓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效果

    目的 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效果.方法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发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选取我院护理专业2014级12班、13班(改革班)共81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13级18班、19班(改革班)共9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对照组接受旧的实训课程.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于校企合作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淑萍;冯小君;梁少英;韩慧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科护理品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开发与建设内科护理品牌课程,旨在使护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及内科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全面提升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通过打造“六个一流”,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作者:谭丹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地新疆中职班药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药理学在医学院校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针对内地新疆中职班学生的特点,如何做好药理学教学工作是本教研室近年来关注的重点.现根据已经完成的4轮新疆班药理学教学情况,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相关改革措施.

    作者:刘婷婷;邵红艳;祝凌丽;张达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实践教学中专业理论与临床思维结合培养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教学实践中医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临床思维结合培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非直属教学医院2008级、2009级西医临床专业学生100名为对照组,2010级、2011级西医临床专业学生102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PBL与临床病例分析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及教师对学生见习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以及教师对学生见习的满意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直属教学医院可利用医疗资源优势,实施PBL与病例分析教学法,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和师生双方满意度,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分析临床证据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高毅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共11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人.给予对照组岗前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培训,观察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菌操作落实合格率为96.4%、护生服务态度合格率为98.2%、三查七对落实合格率为90.9%、投诉事件发生率为3.6%、护理满意率96.4%,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能够提高护生的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朱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开设流行病学课程对护理本科教育的作用研究

    根据目前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状况,以培养护理本科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提高科研能力为核心,探讨流行病学课程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护理科研中的运用,指出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开设流行病学课程的必要性.

    作者:麦剑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强形象思维教学提高生药学教学质量探讨

    形象思维是通过意象、联想和想像的形式研究一个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生药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药学课程,因其药材鉴定记忆点多、零碎、易混淆,经常被认为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根据生药学的知识特点和问题,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讨论生药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形象思维教学,利用绘图、信息化教学、药材实物、形象化专业术语、音乐等教学手段,化繁为简,通过丰富的形象信息传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生药学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

    作者:唐洪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