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霞
分析我国教学型医学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科研课题的选择及设计、科研基础技能的培训3个方面提出改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作者:张珉;张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检查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卫生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卫生理化检验在疾病预防以及疾病控制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疾病预防控制角度对卫生理化检验进行分析,并对疾病控制的作用及实现进行阐述,旨在实现卫生理化检验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综合性发展.
作者: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就礼行德育模式及教师礼仪魅力的内涵进行简单阐述,分析充分发挥教师礼仪魅力在礼行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教师提升自己礼仪魅力的必要性及途径和方法 .
作者:梁全;蒋创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级统招三年制护理101班、102班学生为实验组,护理103班、104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实验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及基础护理学期末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本组使用的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多于对照组学生对本组使用的传统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P<0.05).结论 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技能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仵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贴敷组)和对照组(匹多莫德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IgG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g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4+、CD8+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铁、锌含量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铁、锌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可明显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力,改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作者:李冬梅;任耀全;沈玉鹏;梁勤;杨志华;王煜;刘旭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定期尿激酶溶栓对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6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常规组进行常规肝素封管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取定期尿激酶溶栓疗法,观察并比较定期尿激酶溶栓对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流量、尿素清除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静脉压低于常规组(P<0.05);上机前抽吸导管不畅和透析过程中导管不畅的人数均少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寿命长的患者人数多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管,能够增加患者透析血流量,降低静脉压,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武强荣;陈瑞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在预选卫生士官军事训练伤救治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8月在某军校参与任职教育培训的预选卫生士官,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95人,实验组20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进行培训;实验组以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模式进行培训,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讲授、军事训练伤的诊治标准化操作视频教程编写及授课、军事训练伤诊治操作关键步骤细节分析视频教程编写及授课.学期结束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结果 学期结束,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预选卫生士官的培训特点,将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模式运用于军事训练伤救治培训中,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友;赵志青;沈洪兴;李明;卓冬兰;李丽;刘佳;水锨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医学院校应提高人体实验比例的必要性,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尝试应用Web Chart-400人体生理学实验系统,并对该系统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进行探讨.
作者:于晓婷;王玉勤;吴晓岚;崔培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将GSP模拟药房引入中职药品营销实训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方法 将178名学生分为实验组(89人)和对照组(89人),前者采用GSP模拟药房实训教学法,后者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法,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以及问卷调查方式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GSP模拟药房实训教学法,实验组对专业课学习感兴趣、能独立完成处方调配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1).结论 将GSP模拟药房引入中职药品营销实训教学中,不仅可提高药品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作者:吕颖;李翠琼;何承宁;农玉海;黄瑰丽;李美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应用文写作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也是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必备的一项技能.而中职学生写作的态度、方法 、能力等欠缺,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培养.
作者:张玉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职卫校教学改革倡导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教学中应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今后的工作也是有益的.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案例教学法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更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冯敏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专护生对目前开设临床见习课程的总体评价以及护生对护理技术临床见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方法 自制《大专护生对医院见习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表》,对156名大专二年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专护生对医院见习教学效果总体评价很满意的占50.0%,对临床带教教师的责任心很满意的占68.6%,对带教教师教学方法 很满意的占62.2%,对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能力很满意的占45.5%.结论 大专护生的临床见习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创新精神不足、观念滞后等,高职院校临床见习质量有待提高.建议进一步推进临床见习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修改完善临床见习计划,重组护生见习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作者:王臣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营养学课程的认识及教学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芜湖市皖南医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生21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78.97%的学生认为临床营养学重要,71.49%的学生认为学习临床营养学有意义,且性别、班级不同,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同(P<0.05).81.78%的学生对临床营养学这门课比较感兴趣,42.53%的学生总是主动上课,58.41%的学生对教师讲课方式满意,但42.06%的学生认为不能激发学习兴趣,49.53%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55.14%的学生认为教师偶尔与学生互动,且班级不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不同(P<0.05).结论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认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置课程内容、增加学时数是提高临床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玉娟;陈佰锋;宋建根;丁书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本科教育作为高素质护理人才的主要培养层次,尚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缺乏专业特色.分析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为重新构建科学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的课程体系提供建议.
作者:李立伟;刘美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的药学人才.
作者:孙少平;梁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甘肃省会宁县4所乡镇学校部分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方面的阳性率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女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方面的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3个方面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留守时间、父母回家频率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留守时间越长、父母回家次数越少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作者:李铿;格鹏飞;赵文莉;王成;蒋霞;吴志贤;潘卫民;薛亮;乔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黏蛋白1(MUC1)与E-钙黏素(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MUC1与E-cadherin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3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UC1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NE、AHE及CE中,MUC1、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UC1的异常表达在G1期显著低于G2/G3期(P<0.05),在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上各组间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1与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异常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MUC1、E-cadherin在NE、AHE及CE中均有异常表达,MUC1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王静;杨永秀;毕学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采用诊治指南联合病例教学法(CBL)对心内科八年制医学生进行实习教学,以规范学生的医疗行为、培养临床思维、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将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指南与病例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精心选择典型病例和问题,围绕问题深入分析并结合诊治指南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尽快由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
作者:王倩;赵仙先;徐茂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OOCs)的兴起可以为医学教育的教学形态多样化提供可能.面对慕课热潮,是顺应潮流积极改革,还是墨守成规,亦或是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科特色的新型教学道路,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丰富慕课资源,以实现医学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协调发展.
作者:吴雪;黄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回顾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导师制的实施背景,讨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原因,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形式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关键因素,总结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曹迎东;李翠凡;李慧;李欢;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