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冯敏超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中职卫校,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摘要:中职卫校教学改革倡导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教学中应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今后的工作也是有益的.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案例教学法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更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活动运动损伤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运动损伤现象,不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还会降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为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减少运动损伤,通过对在校学生以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校园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邵语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生药学各论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整合优化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各论部分内容较多,且知识结构相似,单调枯燥,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优化生药学各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并配合相应的教学方法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来宾;吕洁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脏和胆道系统影像学PBL教学中的应用

    肝脏和胆道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也是医学影像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其解剖和病理知识较复杂,既往的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尝试采用PBL教学方法 ,使用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实现立体、动态演示肝胆影像解剖及肝胆疾病放射学征象,反映肝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解学乾;陈海曦;刘爱群;李征宇;周志国;何之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改革

    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本科教育作为高素质护理人才的主要培养层次,尚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缺乏专业特色.分析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为重新构建科学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的课程体系提供建议.

    作者:李立伟;刘美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穴位贴敷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贴敷组)和对照组(匹多莫德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IgG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g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4+、CD8+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铁、锌含量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铁、锌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可明显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力,改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作者:李冬梅;任耀全;沈玉鹏;梁勤;杨志华;王煜;刘旭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临床营养学教学认识和评价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营养学课程的认识及教学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芜湖市皖南医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生21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78.97%的学生认为临床营养学重要,71.49%的学生认为学习临床营养学有意义,且性别、班级不同,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同(P<0.05).81.78%的学生对临床营养学这门课比较感兴趣,42.53%的学生总是主动上课,58.41%的学生对教师讲课方式满意,但42.06%的学生认为不能激发学习兴趣,49.53%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55.14%的学生认为教师偶尔与学生互动,且班级不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不同(P<0.05).结论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认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置课程内容、增加学时数是提高临床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玉娟;陈佰锋;宋建根;丁书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眼科专业型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进步,眼科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提高其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对眼科医学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现重点探讨眼科专业型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意义及对策.

    作者:底煜;张轶欧;肖伟;陈晓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骨科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探索

    目的 探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骨科见习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学习的临床医学远郊定向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小组为单位随机分为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法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根据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学生自我评定和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对见习课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知识的完整性、诊断水平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基础知识成绩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是可行的,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

    作者:刘亮;张艳;张亚奎;张星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医学生与师范生考试焦虑现状的比较研究

    以本市512位医学生和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 进行考试焦虑测试(Test Anxiety Inventory,TAI)调查.结果 表明:医学生的TAI总分、TAI情绪分、TAI忧虑分均显著高于师范生(P<0.01);女生的TAI总分、TAI情绪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在TAI忧虑分上,存在新生和老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P<0.05).期待教育部门和学校等机构对大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并开展积极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尤其是对存在较严重焦虑问题的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疏导.

    作者:崔月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口义齿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口义齿制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和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一个班学生为实验组,一个班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全口义齿制作的技能成绩.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组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授课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全口义齿制作考核成绩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对教师授课效果评价的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作者:于世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索护理专业实习管理模式提高护生就业质量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多,实习基地分散,现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创新护理实习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整合,可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刘善丽;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Web Chart-400系统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医学院校应提高人体实验比例的必要性,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尝试应用Web Chart-400人体生理学实验系统,并对该系统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进行探讨.

    作者:于晓婷;王玉勤;吴晓岚;崔培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教学型医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分析我国教学型医学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科研课题的选择及设计、科研基础技能的培训3个方面提出改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作者:张珉;张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MUC1与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黏蛋白1(MUC1)与E-钙黏素(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MUC1与E-cadherin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3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UC1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NE、AHE及CE中,MUC1、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UC1的异常表达在G1期显著低于G2/G3期(P<0.05),在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上各组间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1与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异常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MUC1、E-cadherin在NE、AHE及CE中均有异常表达,MUC1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王静;杨永秀;毕学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病例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护理是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骨干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护理人才[1]. 内科护理理论性强、内容繁杂枯燥,目前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时总体成绩低,但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不能降低[2].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习内科护理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只会对基础知识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理论结合临床的应用能力低.病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下,依据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以真实临床病例为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培养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 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学生立足于现实经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强化巩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我教研组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应景妮;王韩颖;胡芳芳;汪海英;朱业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学生与护士职业价值观对比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对比护理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在职护士职业价值评价的差异,为护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部分护理学生和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在职护士对护理职业价值评价在各维度上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学生对护理职业的价值期待与现实间有一定的差距,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对护理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

    作者:陈玉兰;杨晓明;赵利华;周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苏州市中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江苏省苏州市中老年人缺牙及义齿修复情况,为相关口腔医疗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调查苏州市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义齿修复需求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621例调查对象中,有口腔修复需求的患者高达90.66%(563/621),牙列缺损率、牙列缺失率和全口无牙率共计78.58%,而义齿修复率仅为58.08%(327/563);各种类型修复体中,较多人使用固定义齿(52.29%);种植义齿知晓率达63.93%,然而通过医生介绍的仅占16.88%.结论 苏州市中老年人口腔修复需求较大,对于修复效果要求较高,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口腔保健宣传,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提高目标人群的义齿修复率,以改善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青;姜婷婷;徐中原;徐敏桔;张小靥;潘灏;朱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导师制探讨

    回顾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导师制的实施背景,讨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原因,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形式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关键因素,总结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曹迎东;李翠凡;李慧;李欢;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普外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

    同情心疲乏是指通过对别人所遭受的痛苦进行反复移情反应而引起的衰弱,是一种情感与精神的疲劳,能完全占据一个人并减弱其感受快乐、同情或关心他人的能力[1].普外科收治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且普外科工作量较大,护士不仅要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还需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因此护士可直接感受到患者的创伤和痛苦的经历, 若不能自我调节,则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从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绩效降低、协调能力欠佳、精力衰竭、失望、沮丧、挫折、易怒、无助、行为退缩等[2]. 为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于2014年12月对本地区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普外科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甘肃省会宁县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甘肃省会宁县4所乡镇学校部分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方面的阳性率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女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方面的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3个方面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留守时间、父母回家频率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留守时间越长、父母回家次数越少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作者:李铿;格鹏飞;赵文莉;王成;蒋霞;吴志贤;潘卫民;薛亮;乔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