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延起;孙建
1 病历摘要女,16岁.因下腹部周期性疼痛来诊.14岁初潮,30 d为1个月经周期,量中等,行经期下腹部疼痛,外院诊断:巧克力囊肿.我院超声检查所见: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肌层均质,宫腔线清,内膜不厚,回声正常.盆腔内子宫及阴道后方可见92 mm×63 mm×47 mm葫芦状囊性肿物回声,边界清,壁不均质,内部透声差,充满细点样强回声.超声诊断:双子宫,一侧处女膜闭锁-子宫阴道积血.
作者:庄松岩;陆永萍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PSA(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及其比值(f/t)在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97例BPH患者以及53例Pca患者血清fPSA,tPSA浓度,计算f/t值.结果:Pca组和BPH组血清tPSA和f/t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在诊断灰区(tPSA值在4.0~10.0 ng/ml),两组患者间tPSA差异无显著性(P>0.05), 而f/t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tPSA为前列腺标志物,而fPSA及f/t值作为辅助指标,其f/t值在诊断灰区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超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药物热摘要如下.1 头孢呋辛钠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呋辛钠1.5 g静滴,2次/d,用药约5 min后,患者体温逐渐升高,达38.6 ℃,用药后约30 min,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降至36.4 ℃,下午再次滴注本品时,体温又上升,高达39 ℃,次日改用头孢他啶后,体温一直正常[1].
作者:沈伟民;李成建 刊期: 2007年第25期
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我们随机抽查了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14 200例患者的门诊处方.
作者:刘雪林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致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3岁.因上腹疼痛1周于2006-11-15入院.入院时T 37 ℃,P 83次/min,R 18次/min,BP 140/60 mm Hg,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血常规WBC 8.8×109/L,N 0.82.血淀粉酶193 IU/L,尿淀粉酶>1 600 IU/L.大便常规无异常.入院诊断急性胰腺炎.
作者:谭文用;罗澜云 刊期: 2007年第25期
1 病历摘要男,8岁.因呕吐3 d,胸闷1 d于2006-12-17入院.查体:T 36 ℃,P 100次/min,R 28次/min,BP 98/65 mm Hg,神志清,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全身皮肤黏膜偏黑,口唇青紫,齿龈、乳晕、脐周、阴囊有明显色素沉着,咽部无充血,颈软,双肺(-),心音略钝,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
作者:蒋德红;石瑞华;刘扬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我院产后出血6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03~2005-03分娩总数2 583例,发生产后出血62例,发生率2.4%.年龄小19岁,大43岁.孕周为28~41周,其中初产妇49例(79.03%),经产妇13例(21.07%).产后出血少550 ml,多4 000 ml.
作者:冀淑英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讨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综合分析32例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手术时机、术中注意要点等.结果:本组中31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1例中转开腹,全部患者均在7 d内治愈出院.结论:充分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技巧及明确的解剖关系,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样可以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闫振宇;栾静;肖忠承;徐国伟;高旭光;赖春荣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采用个体化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治疗狼疮肾炎(LN),对每个患者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治疗.方法:20例患者根据狼疮活动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用药前后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24 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情况.结果:经上述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肾外症状也有明显改善,有2例因不能坚持长期治疗,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其中1例死亡.结论:LN治疗过程中极易因并发症而导致治疗的失败,尤其是肝功能受累、感染、血白细胞下降,而我们采用个体化治疗,在每次治疗前后均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及免疫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等,确定各项指标适合冲击治疗再进行.同时向患者讲明长期治疗对LN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吴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传统疗法认为尽快达到并维持阿托品化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而阿托品的用量一直是实际操作中的一个难题,且护理劳动强度大.我科近几年采用长托宁代替阿托品治疗AOP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单智勇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碘普罗胺致精神异常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15岁.2 a前始活动后偶有心悸、心前区针刺样疼痛,5个月前行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患先心病遂入院.在发病过程中,患者无运动后蹲踞、气短、咳嗽、咯血症状.查体:BP 120/70 mm Hg,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HR 64次/min,律整,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粗糙的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颈动脉传导,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杨丽;杨萍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X-刀)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三维适形(X-刀)治疗方法共计收治患者25例,于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CT.结果:完全缓解者6例,部分缓解者15例,无变化者4例,总有效率为84%;25例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结论:三维适形(X-刀)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朱旭勇;王红旗;刘艳;辛爱丽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在支原体感染的妊娠妇女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胎儿发育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1例解脲脲原体(UU)阳性胎停育组与50例UU阳性正常发育组孕妇血清PAPP-A浓度.结果:孕妇血清PAPP-A浓度在UU阳性正常发育组均明显高于UU阳性胎停育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孕妇血清PAPP-A浓度与支原体感染后胎儿发育情况有关,可反映胎儿宫内发育状况.
作者:刘敏;贾忠兰;许丽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硬膜下积液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5岁.主因智能障碍3个月于2007-05-30入我科.患者2007-03-01在矿井下关闭阀门遇工业管道煤气泄漏,当即昏迷,间歇性全身抽搐发作,并发急性肺水肿.急送山西省二院职业中毒科治疗,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药物及高压氧治疗.患者逐渐转醒,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科.入科时高度智能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指令性动作,不能言语.
作者:张禹;潘晓雯;孟祥恩;潘树义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应用维生素B1肌内注射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出现的神经系统异常1例,效果明显,现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3岁.患尿毒症11 a,血透治疗史7 a,每周透析2~3次,透析时间5 h/次,透析2 a后开始出现面、颈、四肢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四肢无抽搐,安静时发作频繁,夜间加重,并伴随心烦意乱,严重影响睡眠,透析前和透析后无明显区别.
作者:汤善芳;管振芳;郑情情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超声显像诊断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孕妇,27岁,孕1产0.于孕22周来我院行超声检查所见:宫内单胎,双顶径42 mm,颅骨光环完整.股骨长25 mm;胎儿脊柱排列整齐;HR 138次/min;后壁胎盘,胎盘成熟度0级;羊水深14 mm;胎儿颈部可见外膨无回声暗区,内见多个中等回声光带分隔,呈辐射状排列,大者约49 mm×53 mm×36 mm,与颈部皮肤相延续.胎儿全身皮肤水肿增厚,以头部为甚,厚处2.7 mm;双胸腔见液性暗区,深处为21 mm;胎儿腹腔内亦见无回声暗区.
作者:王明丽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及其家属有权要求复印病历相关资料,改变了以往病历仅为院内医、教、研服务的格局,实现病案信息资料医院与社会共享.现将我院2004~2006年5 823份院外病案调阅工作进行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
作者:李昌东;何铁梅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造成乳腺癌误诊的原因,找出对策,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方法:对2001-09~2007-05我院接诊的32例外院误诊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误诊原因.结果:对年轻女性乳腺癌的警惕性低、部分基层医师乳腺疾病知识匮乏、诊疗程序不规范、乳腺癌早期诊断意识缺乏、辅助检查选择不合理、影像检查报告不规范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基层医师培训,普及乳腺癌早期诊断相关知识,规范诊疗程序,规范乳腺影像检查有助于减少乳腺癌的误诊.
作者:马宁;胡崇珠;杨颖;王恩庆 刊期: 2007年第25期
1806年法兰克福医生Philipp Bezzini研制了神经内窥镜.1922年神经外科医生Dandy对2例脑积水患者进行了脉络丛切除和烧灼,之后Mixter,Scarff,Guiot等相继进行了内窥镜手术,但由于并发症多,疗效差该项技术进展缓慢.近10 a来随着超声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及摄像技术的进步,微侵袭内窥镜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作者:陈晓雷;刘宁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以往研究资料回顾以及大量实验研究显示,蛋白尿不仅是肾脏损伤的标志,而且作为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疾病的进展.早期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观察发现,白蛋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的沉积早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本文对白蛋白超负荷重吸收与蛋白尿肾病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梁海君;杨聚荣;于金秋;何娅妮 刊期: 200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