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蓉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3+2”五年制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临床思维和能力、增强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意识及提升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也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能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践,提升护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黄柳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护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对内科护理课程学习情境设计的思路与原则、内容设计、实施方法、考核方案以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作者:闫瑞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成组抽考法进行操作考核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部分班级,采用成组抽考法和个人考核法两种方法对护理学基础操作进行考核,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所得成绩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成组抽考法可以代替个人考核法。
作者:刘娟;陈梓珊;蔡颖菁;叶少芝;吴宝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焙烤实验室涉及粮油食品加工与检测,因此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要求很高。本文就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在焙烤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根据焙烤实验室的管理特点制订HACCP计划,为焙烤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豆康宁;尚新彬;石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学生小讲课”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教学互动为特色的教学方式。笔者在15名学生的小班中通过准备、授课、学生提问、教师补充4个步骤,尝试开展“学生小讲课”,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王志斌;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项目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该项目实际申请过程中发现学生自行撰写的申请书质量不高。本文旨在应用PDCA循环来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项目申报书质量。
作者:李菁菁;陈娴;毛广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深化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1],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工作与发展。因此,加强医院临床实习管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我院近年来不断拓展实训基地,对校外实训基地功能、建设途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苏淑贤;王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长期以来,肝脏疾病威胁着人类健康,而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被认为是影响肝病预后的严重并发症,预计未来10年,HE患者将持续增加,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1]。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是指肝病患者表现出可测量的认知缺陷,且在经过神经病学检测和家庭回访后,并没有发现具体的精神病表现,只被检测出神经心理学或者神经生理学异常[2]。 MHE被认为是HE的前驱状态,在对HE的治疗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前,学者都将眼光放在了MHE的筛查和干预上。笔者对MHE的流行病学特征、筛查、治疗及干预进行综述。
作者:谢韬;赵丹;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一门核心职业技能课程,以培养学生护理技术为核心,使学生具有开展病情问诊、体格检查、参与辅助检查及报告单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病情实施观察、判断的职业能力,终能记录形成护理病历等。由于健康评估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且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中存在两方面困难:一是健康评估实践性强,学习难度大;二是健康评估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学习效果差。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由于内容枯燥、抽象,形式机械、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并且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实现教学与临床零距离。本文就健康评估课程开展项目式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作者:吕建中;顾志刚;史润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不足,探讨针对中职生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取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班心理健康教育前后SCL-90评分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睡眠及饮食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影响中职生SCL-90评分,实验班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作为中职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之一。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与循证医学思想相结合应用于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选取我院5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思想相结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培训结束后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并采用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思想相结合教学法无论在教学效果还是住院医师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左帆;念馨;吴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介绍如何创新卫生职业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环境,实施信息化教学。具体措施包括使用信息化手段推送导学案,利用微课制作工具制作微视频、建设精品资源课程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此外,有效可行的信息化教学措施还包括平板电脑、多点触控式虚拟解剖台和电子交互白板的使用。
作者:袁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临床医疗实践中,传达不良医疗信息或噩耗是医务人员回避不了的问题。在倡导“以人为本”的医学活动中,医务人员运用良好的沟通策略向患者及其家属传达不良医疗信息或噩耗,不仅可以避免医患纠纷,还可以充分体现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作者:吕绍玖;李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一些新兴的教育理念都源于对传统的批判与重构。传统医古文课程在新知识观审视下发掘出巨大价值,必然会使教育者的学生观和课程观发生根本转变。本文从知识观、学生观、课程观3个维度对高职医古文课程重新审视,从而为在研究性学习背景下实现该课程的重构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吕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主要依靠教师课堂讲授和示教操作步骤,以教材内容为主,辅以教学录像,同时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和临床实习获得[1]。这种教学模式有其自身优点: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其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受教学场地和教学空间的限制,教学缺乏灵活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作者:刘会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双语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现阶段医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及配备教材均存在不足,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互动少,积极性不高等。本文以皮肤病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并就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作者:方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药剂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单调枯燥,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将启发式教学法、引导—自主学习教学法、讲练结合式教学法、PBL教学法、多媒体结合板书教学法融入药剂学课堂教学中,旨在建设具有特色的药剂学课堂教学法,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并符合社会需求的药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张华;陈文;应雪;姚新城;李乐;祝世发;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新护士规范化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成立微格教学培训班,采用微格教学模式进行新护士技能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新护士及指导教师对培训认同度均较高,新护士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结论微格教学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技能培训是行之有效的,能明显提高培训效果,可成为临床护士技能培训的新型模式。
作者:王琼;谢秀霞;闫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药理学教学中开展研讨式教学的效果。方法以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1~6班为实验班,有两个章节的理论教学采用研讨式教学法;7~12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座谈结果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平均成绩、两章得分及得分率、其他内容得分率均优于对照班(P<0.05);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的认同度高。结论药理学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更有利于医学人才培养,但目前不适宜全面开展。
作者:罗世英;周乐;吕小华;崔燎;吴铁;刘钰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了解医学高职生实验学习倦怠现状以及具体影响因素,笔者采用问卷对413名医学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医学高职生对实验存有学习倦怠现象。一年级学生总体倦怠程度比二年级严重,男生倦怠程度比女生严重;个人因素、教学因素、实验因素、环境因素都是学习倦怠具体而有效的预测变量。
作者:刘洪利;侯鹏鹏;郜乐乐;杜学利;辛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