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性学习背景下重构高职医古文课程的理论维度

吕泉

关键词:高职, 医古文课程, 研究性学习
摘要:一些新兴的教育理念都源于对传统的批判与重构。传统医古文课程在新知识观审视下发掘出巨大价值,必然会使教育者的学生观和课程观发生根本转变。本文从知识观、学生观、课程观3个维度对高职医古文课程重新审视,从而为在研究性学习背景下实现该课程的重构奠定理论基础。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亚低温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ICCO监测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72例。结果利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数指导治疗,可使平均动脉压更稳定,进而增加脑灌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减少肺水肿发生,有利于肺换气,临床效果肯定。结论在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中运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是安全、可靠的,且并发症少,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晖;刘秦勤;孙志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院三年制高职班辅导员导学工作探讨

    分析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一院区三年制高职班辅导员导学工作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进一步开展辅导员导学工作的几点想法,为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探索我院高职生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谷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BL+LBL教学模式在医院乳腺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PBL+LBL教学模式在医院乳腺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50名中医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BL+L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模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在考试成绩上,观察组学生在出科理论考试、实践技能及总成绩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问卷调查评分上,观察组学生在带教方法、带教效果、总分方面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BL+LBL教学模式更适合应用于乳腺科临床实习教学中。

    作者:陆清;梁宏莉;江科;李琼;季亚婕;陈玮黎;柴辰;张馨月;薛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的合作

    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创造契机,医学人文课程是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的重要工具。在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彰显医学在医学人文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又要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医学服务理念,同时重视复合型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培养。

    作者:谢冬梅;贾宪洲;潘秋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快乐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以口腔护理教学为例

    以快乐教学思想为指导展开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将“乐学、乐思、乐动”的教学理念贯穿口腔护理课堂教学中,融合学生生活、临床需要和职业诉求,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自信。

    作者:彭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格教学在新护士规范化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新护士规范化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成立微格教学培训班,采用微格教学模式进行新护士技能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新护士及指导教师对培训认同度均较高,新护士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结论微格教学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技能培训是行之有效的,能明显提高培训效果,可成为临床护士技能培训的新型模式。

    作者:王琼;谢秀霞;闫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如何将德育渗透到药理学教学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与德育相结合,重视学生德育,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巧妙地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本文就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做一简述。

    作者:蒋宏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药物学实训课程中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评价护理药物学情景式实训教学中护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针对我校高职护理专业5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指标来评价。结果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23条指标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850。结构效度清晰,因子分析产生6个公因子,能解释总方差的76.82%,各指标相应因子上因子负荷均大于0.5。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护理药物学实训课程中护生核心能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任亚丽;史辉;陈云;邵建华;孙小莉;袁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皮肤病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双语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现阶段医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及配备教材均存在不足,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互动少,积极性不高等。本文以皮肤病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并就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作者:方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信息化技术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

    介绍如何创新卫生职业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环境,实施信息化教学。具体措施包括使用信息化手段推送导学案,利用微课制作工具制作微视频、建设精品资源课程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此外,有效可行的信息化教学措施还包括平板电脑、多点触控式虚拟解剖台和电子交互白板的使用。

    作者:袁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BL教学法在乡村医师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目前已成为国际主流医学教学模式之一。高职高专乡村医师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与“学”历来都被认为是复杂和困难的,我校乡村医师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采用PBL教学法,收到较好效果。人体解剖生理学采用PBL教学法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还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蔡辰年;王从荣;顾春娟;王新艳;姚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目的:探讨适合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的PBL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护理大专5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病理学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测试成绩和自我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合理运用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作者:付玉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超声医学PBL教学模式下导师隐性教育作用

    为提高超声医学教学质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针对超声医学课程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浅谈研究生导师的隐性教育作用。将PBL教学模式引入超声医学教学活动中,以理论研究和前期的实践探索为基础,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超声医学课程要求、导师的隐性教育作用以及PBL教学模式特征,研究其联合应用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超声医学人才。

    作者:程文;刘钊;荆慧;王秋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SCL-90评分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不足,探讨针对中职生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取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班心理健康教育前后SCL-90评分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睡眠及饮食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影响中职生SCL-90评分,实验班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作为中职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之一。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改革

    传统药学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药学服务人才培养亟待改革。笔者拟从多个方面讨论人才培养改革,从而提高药学服务人才素质和就业质量。

    作者:莫镇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与循证医学思想相结合应用于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选取我院5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思想相结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培训结束后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并采用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思想相结合教学法无论在教学效果还是住院医师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左帆;念馨;吴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我院2013级护理本科14、15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考核总分、操作流程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多数护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满意(76.9%),认为其有利于提高对整体护理的认识(92.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92.3%)。结论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作者:向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翻转课堂在卧位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翻转课堂是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场所,通过解答疑惑、合作讨论等策略促进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在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某个班级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卧位护理教学,让学生课前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将课中分为合作探究阶段、个性化指导阶段、巩固学习阶段、总结点拨阶段和反馈评价阶段,以小组完成任务及展示互动,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作者:明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技术操作“四环式”项目教学法实践研究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一门核心职业技能课程,以培养学生护理技术为核心,使学生具有开展病情问诊、体格检查、参与辅助检查及报告单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病情实施观察、判断的职业能力,终能记录形成护理病历等。由于健康评估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且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中存在两方面困难:一是健康评估实践性强,学习难度大;二是健康评估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学习效果差。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由于内容枯燥、抽象,形式机械、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并且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实现教学与临床零距离。本文就健康评估课程开展项目式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作者:吕建中;顾志刚;史润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患者不良医疗信息或噩耗的传达告知策略

    临床医疗实践中,传达不良医疗信息或噩耗是医务人员回避不了的问题。在倡导“以人为本”的医学活动中,医务人员运用良好的沟通策略向患者及其家属传达不良医疗信息或噩耗,不仅可以避免医患纠纷,还可以充分体现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作者:吕绍玖;李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