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课在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刘寒森

关键词:微课, 内科护理技术, 教学方法
摘要:目的:研究微课在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级三年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整群随机抽样,以护理1309班和护理1311班为研究对象,将两班随机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9)。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施教学后,对两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并调查实验组对微课教学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对微课教学法评价较高,学习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课应用于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效果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当前中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注重个人发展、就业观念更新、职业意识较强特点,同时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功利色彩浓重、价值取向矛盾问题。在建议和对策方面,本文认为要加强中医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重视诚信教育和情感教育。

    作者:陈佳宜;李明希;王羚郦;龙泳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与循证医学思想相结合应用于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选取我院5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思想相结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培训结束后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并采用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思想相结合教学法无论在教学效果还是住院医师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左帆;念馨;吴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特色药剂学课堂教学及实例分析

    药剂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单调枯燥,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将启发式教学法、引导—自主学习教学法、讲练结合式教学法、PBL教学法、多媒体结合板书教学法融入药剂学课堂教学中,旨在建设具有特色的药剂学课堂教学法,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并符合社会需求的药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张华;陈文;应雪;姚新城;李乐;祝世发;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针刺伤回顾性调查分析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针刺伤及常见原因,为制定相关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针刺伤调查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4个临床科室的128位医护人员,在过去一年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9.8%的医护人员曾经历过针刺伤,其中39.4%的人经历过3次或以上针刺伤;23.6%的针刺伤发生在回套针帽时,23.0%的发生在注意力不集中时,20.9%的发生在分离针头时;52.5%的医护人员认为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防范意识薄弱,38.4%的认为在于工作繁忙,26.3%的认为在于处理针头方法不当;实习及轮转护士、专科护士、医生3个群体中,实习及轮转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为96.3%。结论临床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掌握了针刺伤防范相关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有待加强;实习及轮转护士是针刺伤高发人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院配备完善的设施和足够的医护人员,完善各项流程和制度,加强培训和管控,特别是强化实习及轮转护士的培训与督导,将对降低针刺伤和防范职业暴露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薛芙珍;李颖;高文芳;孙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网络平台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研讨式教学的研究

    目的:探索药理学教学中开展研讨式教学的效果。方法以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1~6班为实验班,有两个章节的理论教学采用研讨式教学法;7~12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座谈结果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平均成绩、两章得分及得分率、其他内容得分率均优于对照班(P<0.05);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的认同度高。结论药理学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更有利于医学人才培养,但目前不适宜全面开展。

    作者:罗世英;周乐;吕小华;崔燎;吴铁;刘钰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探讨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的桥梁课程,因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内容,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课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措施,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了学习效果。

    作者:崔秀娟;聂金桃;夏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目的:探讨适合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的PBL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护理大专5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病理学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测试成绩和自我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合理运用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作者:付玉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厚积薄发与因材施教--关于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思考

    神经外科研究生的成长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研究生期间应从体力、心智和专业知识技能积累3个方面做好准备,其中以谦虚、尊重、合作为核心的心智培养尤为重要;同时导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张宏伟;于春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BL+LBL教学模式在医院乳腺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PBL+LBL教学模式在医院乳腺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50名中医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BL+L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模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在考试成绩上,观察组学生在出科理论考试、实践技能及总成绩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问卷调查评分上,观察组学生在带教方法、带教效果、总分方面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BL+LBL教学模式更适合应用于乳腺科临床实习教学中。

    作者:陆清;梁宏莉;江科;李琼;季亚婕;陈玮黎;柴辰;张馨月;薛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病例引导下的项目化教学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激发护理专业学生心电图学习兴趣,提高心电图教学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病例引导下的项目化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为若干教学项目,以典型心电图病例导入,同时结合画图学习法等,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于一体。对照组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心电图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诊断正确率较高。40%以上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应用能力等很有帮助。结论病例引导下的项目化教学能够提高心电图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作者:张凤娟;王明闯;常方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加强内涵建设打造实践学校全面推进医学人才培养工作

    为了更好地培养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学人才,全面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我校在2012年提出了“打造实践学校”的建设目标和办学思路。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了“德育为先,技能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坚持以育人为核心、德育为先导、实践为重点、学生成才为目标,全面推进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经过3年的发展,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更加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比重进一步加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更加到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现将我校在专科阶段实践学校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潘润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职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微课设计的探讨

    实施微课教学有助于改善高职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为使微课教学更适应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和习惯,对微课教学目标、内容架构、教学设计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君;程莉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市部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核心竞争力水平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问卷对某市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核心竞争力呈正相关(r=0.344),即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高,其核心竞争力水平越高。结论在校大学生应合理管理课余时间,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使时间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姚雪;章新琼;王秋萍;吴小婷;刘静;陈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超声医学PBL教学模式下导师隐性教育作用

    为提高超声医学教学质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针对超声医学课程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浅谈研究生导师的隐性教育作用。将PBL教学模式引入超声医学教学活动中,以理论研究和前期的实践探索为基础,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超声医学课程要求、导师的隐性教育作用以及PBL教学模式特征,研究其联合应用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超声医学人才。

    作者:程文;刘钊;荆慧;王秋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模拟临床思维训练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实验课中,对已有实验内容加以分析和整合,在不增加学时和实验经费的条件下,增设模拟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王春敏;马淑霞;杨春佳;吴庆田;任继秋;张昆;崔刚;代月;武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卵巢恶性肿瘤风险预测值联合超声检测在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卵巢恶性肿瘤风险预测(ROMA)值联合超声检测在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298例因盆腔包块住院接受手术的患者资料,收集同期46例在我院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E4、CA125值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计算ROMA值,以术后临床病理诊断为标准,通过比较灵敏度、特异性探讨各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HE4、CA125水平和ROMA值均较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女性组高,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HE4、CA125水平,ROMA值在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女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HE4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特异性高(97.44%),但其他诊断性能不高,尤其是灵敏度(67.19%)。(3)ROMA诊断特异性、阴性预测值较HE4、CA125高,分别为90.60%、92.98%。(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达87.58%。(5)ROMA值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时,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分别达84.38%、95.12%。结论 ROMA值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发挥二者优势,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曲波;杜盟盟;刘红;王蓉蓉;马守叶;王海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SCL-90评分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不足,探讨针对中职生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取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班心理健康教育前后SCL-90评分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睡眠及饮食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影响中职生SCL-90评分,实验班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作为中职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之一。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DCA循环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项目申报书质量中的应用

    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项目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该项目实际申请过程中发现学生自行撰写的申请书质量不高。本文旨在应用PDCA循环来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项目申报书质量。

    作者:李菁菁;陈娴;毛广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综述

    建立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机制,是提高护理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于我国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起步较晚以及我国护士行业准入制度要求,目前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机制尚不完善。综观研究成果,发现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一体化设计、中高职教育无法完全贯通等问题。因此,关注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进展,分析现存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实现我国护理专业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专科生反思性学习体会

    目的:总结护理专科生反思性学习体会,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引导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班级对口专科护理90名学生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反思性学习;同一年级的护理专业学生(9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课程结束后总结反思性学习效果,比较两组考试成绩。结果反思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与传统带教方式相比,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反思性学习有助于护理专科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子轩;俞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