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娇美
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健全教学质量多元化监控机制,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有效提升医学高专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郭延东;焦春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昆山市健康促进中心隶属于昆山市卫计委的事业单位(原昆山卫校),是苏州大学校外教学点,专门开展成人医学专升本学历教育的培训.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完善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通过培训,对昆山卫生系统拥有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工作人员进行学历提升,使他们的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得以提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昆山市民. 2015年年初, 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全校学生的大调查,通过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从而摸索出适合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为教学管理提供借鉴,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华;于天霞;孙钰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从科学道德的含义入手,总结研究生存在的主要科学道德问题,指出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系列讲座、组织主题辩论会、发挥导师的模范作用来教育引导研究生,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科学道德环境,同时应制订规范、建立诚信档案、改革考评制度、成立监督机构来科学监管,方能使研究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自律,从而更好地完成科学任务,成为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作者:卢健;范颖;颜祈;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内分泌科采用个性化教学法,从学生个人兴趣及以后工作、学习目的出发制订带教方案,可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科研能力等均有较大提高,同时,也可提升带教教师的素质,达到临床教学效果的优化.
作者:张景义;赵沙沙;张小路;刘向欣;亓丽娟;许颖;高景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基层就业是医学生重要的就业途径,其就业质量关系到个人职业发展,也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提高医学生基层就业质量已成为医学院校就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到基层就业是医学专科毕业生的主流选择,并从3个方面提出实现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提高的途径.
作者:李伯和;王冬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心功能不全患者住院前和出院后1.5个月的生活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50例2008年7月—2009年3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调查其住院前和出院后1.5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影响因素. 结果(1)生活质量现状:心功能不全患者住院前、出院后生活质量总分均小于72分.总体健康和社会功能两个维度出院后得分比住院前高(P<0.05).(2)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住院前,参与保险的患者精力得分高于自费的患者(P<0.05);住院前,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的患者精力得分高于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的患者(P<0.05);住院后,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的患者总体健康得分低于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的患者(P<0.05).结论 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总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精力较差,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雅文;马晓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中常用分娩镇痛方法的效果,将其更好地应用于江苏省内临床助产服务. 方法 收集835例分娩案例,由在江苏省22家医院实习的167名学生在产房每人亲自参与5例自然分娩获得. 比较自然分娩中常用镇痛方法使用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所用时间的变化、疼痛评分变化及会阴侧切率.结果 在使用单一镇痛方法的情况下,药物镇痛法在镇痛效果上明显好于非药物镇痛方法(P<0.05),产妇使用镇痛方法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 结论 药物镇痛方法改善疼痛效果好于非药物镇痛法,应不断研究镇痛效果好且操作简便的镇痛方法,使产妇享受更多人性化、高质量的助产服务.
作者:王婷婷;朱桐梅;王秋艳;胡莫愁;江南;陈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药物应用护理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针对药物应用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学习能力、教材内容编排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辛雅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情景教学法在中职农村医学专业问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福建省闽东卫校2013级农村医学专业1班(50人)为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法;2班(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同时调查两组学生对各自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评价. 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情景教学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景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能提高中职农村医学专业问诊教学的效果.
作者:郑祖平;刘书议;黄玲英;杨建生;周太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中职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校2013级检验1班为实验班,2013级检验2班为对照班,分别采用校院一体化模式和传统模式进行教学,然后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 结果 实验班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总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学习兴趣、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授课内容的掌握度、对实训安排的认可度和学习课程后的收获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校院一体化教学模式可实现教学与岗位工作的有效接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与好评.
作者:龙丹伶;朱荣富;莫丽平;朱金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近十四年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为老年护理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刊发自2000-2014年山东省老年护理学文献,根据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文献计量与年度变化、文献地区分布与发文量、文献期刊分布、文献研究类别等情况. 结果 山东省老年护理学近十四年共发表文献441篇,文献数量多的为济南市,非统计源期刊文献有345篇,资金资助的文章有16篇,441篇文献中以临床实践类文献多,达到304篇,但是研究主题比较分散. 结论 山东省老年护理学文章数量多,质量低,今后有必要通过提升专业人员的业务基础和科研能力来提高该领域研究水平.
作者:龙纳;马长松;杨志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新形势下,探讨民族地区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知识结构、素质能力、职业取向以及培养目标定位,提出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为民族地区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胡先运;江家志;刘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专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已经成为专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专科院校实际,分析当前专科院校中外合作项目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
作者:苗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旨在研究校训文化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并就如何通过开展校训文化教育来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实效性展开探讨. 提出充分认识校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效利用校训文化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一致性、积极发挥校训文化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等建议.
作者:尚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当前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不足. 分析外部环境、文化建设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以医院文化建设等为基础,建立适合医院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王贵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适应社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需要,对诊断学这门技能型课程结合行动导向教学,采用一定的创新和探索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杨耀;刘玉珍;林宇;翁雅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法对培养和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思维导图结合传统教学法授课,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 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核A卷和B卷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与推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查阅资料获取信息能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有90.70%的护生认为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结论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可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序贯教学,通过加强病理学与相关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构建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效果显示,学生高度满意,成绩大幅度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
作者:田娇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受到各中职院校的高度关注,但存在教育模式单一,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缺乏,家、校、社区缺乏沟通等问题. 探索构建整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家庭-学校-社会协作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作者:郭爱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虚拟实验平台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医学实验操作简单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通过虚拟实验的真实感、立体感,使学生模拟实验的全部操作过程,可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克服传统教学方式呆板、师生间互动不足、趣味性不强的弊端,真正提升医学的实验教学价值. 医学虚拟实验平台可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实验服务,为虚拟实验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作者:谌新兴;龚兴牡;石慧娟;姚元春;朱耀峰;梁成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