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理静;钱红;黄民江
通过重新安排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社区开展社会调查,为社会医学课程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常永丽;李俊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级三年制护理专业3班和5班为研究对象,3班为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授课;5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理论考核成绩80分及以上者实验组占65.57%,对照组只占39.35%;实验组理论和5项外科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96.72%的学生认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增强动手能力,95.08%的学生认为能提高交流沟通及协作能力,93.44%的学生认为能激发学习兴趣.结论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王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护理模式转变,能力本位教育成为主导理念.职业院校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建立一个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管理模式.把实践教学及学生技能培养推向更高层次,实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的综合型护理人才.
作者:原鲜;许继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实现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联系基础与临床课程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学方法之一,病案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实施过程逻辑严密,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教师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艳秋;张冬梅;王俊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高校班级文化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良好学风的前提条件,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班级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作用,对大学生起着引导、凝聚和约束作用.因此,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风、校风建设和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琳;田伟贵;李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活跃、富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既符合本学科教育主旨,又利于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就细胞生物学教学如何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进行探索,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改革措施,旨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作者:李阳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提高中职护理基础技能教学质量,提升中职护生整体技能操作水平,我们运用归因理论及归因训练模式,通过在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实施归因训练,引导中职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成果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激发其学习兴趣.
作者:周利容;陈玉婷;李月新;李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能力本位的情境教学在助产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级助产专科1、2班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61人,采用基于能力本位的情境教学;对照班62人,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比较两班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课程学习前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调查实验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班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班,大部分学生认为基于能力本位的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合作学习、沟通等能力;课程学习后实验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班,且总分及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人际沟通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课程学习前.结论 基于能力本位的情境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助产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与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路红春;周东方;王伦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学习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体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同时还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在学生求学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对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积极有效的引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感,尤其在卫生职业学校,客观积极的引导对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其快乐幸福地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王娟;徐秉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其短小精悍、教学效果颇好,越来越为学生所接受,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微课教学设计关系到其能否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本文将急危重症护理技术中“简易呼吸气囊的工作原理”内容设计制作成微课,并以此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将微课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同行分享.
作者:周丽荣;林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浅析微课在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80人)和实验组(80人).实验组采用以传统教学为主、微课为辅授课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成绩和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对教师授课评价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对微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运用微课教学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
作者:杨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结合物理诊断网络考评系统在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实训教学法,实验组使用多媒体结合物理诊断网络考评系统进行实践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物理诊断考核成绩和及格率、优秀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物理诊断考核成绩和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学生物理诊断成绩优秀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多媒体结合物理诊断网络考评系统可明显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和医学生物理诊断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作者:刘理静;钱红;黄民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腹部外科疾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病例,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腹部外科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实践过程:课前先学资源准备→学生课前先学→师生课堂互动,并阐述各环节的做法.后,提出对该模式下“学”与“教”观念性转变的看法.
作者:杨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足趾下放绷带卷站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常规站立训练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绷带卷.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对两组偏瘫侧下肢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运动功能用简式Fug-1 Meyer评价法(FMA)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经6周康复训练后,两组下肢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提高;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足趾下放绷带卷站立训练可有效减轻偏瘫下肢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并显著提高平衡能力,较常规站立训练更有优势.
作者:耿姣姣;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被称为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后的第五个现代化.本文在阐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关系基础上,重点论述如何深化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治理结构现代化;如何加强内涵建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喻友军;黄澌;梁威;胡润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考查以问题为导向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与课堂教授学习(Lessons based learning,LBL)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专科教学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评价PBL教学效果,并将PBL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绩与单纯采用LBL教学模式的上一年级学生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大多数学生认为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能提升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实施PBL教学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上一年级学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学专科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模式,效果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
作者:魏小平;潘在兴;马清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优化设计性实验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及考核模式,探索新的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标准规范的全程考核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全程参与的管理制度提高自主意识和管理能力,使以往的“实验验证理论”彻底变为“实验检验理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王丽萍;段国贤;李树民;王小君;杨秀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高职院校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3方面阐述教学实践改革,一是精心设计,激情导入,提高学习兴趣;二是基于岗位,整合内容,突出学习重点;三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刘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是教师课堂管理面临的为普遍的问题之一,能否处理好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对维护良好课堂秩序和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列举课堂常见违纪行为,深入分析其原因,探寻解决对策.
作者:陈观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与时俱进、与生俱进,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方法 将我校2014级护理班学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课前组内合作—课堂组问竞争—课堂组间合作”的合作竞争式教学方法,通过考试、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实验考试、能力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社会能力.结论 解剖学采用合作竞争式教学方法,可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竞争意识,以适应当今社会崇尚竞争、不忘合作的发展环境.
作者:石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