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腹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杨建芬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腹部外科, 护理教学
摘要: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腹部外科疾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病例,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腹部外科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实践过程:课前先学资源准备→学生课前先学→师生课堂互动,并阐述各环节的做法.后,提出对该模式下“学”与“教”观念性转变的看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卫生职业学校班主任在学生学习效能感养成中的作用

    学习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体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同时还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在学生求学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对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积极有效的引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感,尤其在卫生职业学校,客观积极的引导对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其快乐幸福地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王娟;徐秉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生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学生生理学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实验获得.本文将思维导图引入生理学课程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和实验教学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马小根;范双莉;陈洁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中职卫校“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近年来,随着卫生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中职卫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综合素质偏低,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性格、日常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不少缺陷.“问题学生”比例的增加,严重影响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以及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1].管理和教育转化这些“问题学生”难度大,班主任需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付出更多的情感.本文就如何有效帮助和引导“问题学生”走出困境,促使他们转化进行探讨.

    作者:郭玉龙;卜红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简易呼吸气囊的工作原理”为例

    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其短小精悍、教学效果颇好,越来越为学生所接受,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微课教学设计关系到其能否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本文将急危重症护理技术中“简易呼吸气囊的工作原理”内容设计制作成微课,并以此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将微课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同行分享.

    作者:周丽荣;林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某校高专护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思考

    目的 通过调查我校高专护生体育锻炼认识与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了解其体育锻炼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50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每周锻炼1~2次的占16.8%,3次及以上者只占15.0%,不参加锻炼的高达68.2%;每次锻炼时间<30 min者占25.2%,30 min及以上者占74.8%;进行高强度锻炼者占6.9%,中等强度者占36.5%,低强度者占56.6%;非常喜欢和喜欢体育锻炼者占65.2%,一般的占22.2%,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占12.6%;对自身坚持体育锻炼的态度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占50.8%,一般的占28.6%,不满意的占20.6%.结论 大多数护生对参加体育锻炼不够积极,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大多数护生对体育锻炼是有兴趣的;一半左右的护生对自身坚持体育锻炼的态度是满意的.

    作者:阎青;舒婷;贺永红;鲁春丽;马林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媒体结合物理诊断网络考评系统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多媒体结合物理诊断网络考评系统在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实训教学法,实验组使用多媒体结合物理诊断网络考评系统进行实践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物理诊断考核成绩和及格率、优秀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物理诊断考核成绩和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学生物理诊断成绩优秀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多媒体结合物理诊断网络考评系统可明显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和医学生物理诊断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作者:刘理静;钱红;黄民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实施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的探索与思考

    目的 深化解剖学教学改革.方法 探索、思考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结果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强大学习动机,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结论 进行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实施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在活体、标本及模型上的辨认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全面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作者:史杰;雷有杰;王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诊断学教学中LBL联合PBL教学法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比较以授课为基础(L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2级三年制中医专业学生中,分别应用LBL联合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进行诊断学教学,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LBL联合PBL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LBL教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LBL联合PBL教学组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7方面均优于LBL教学组.结论 LBL联合PBL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LBL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新鹃;王海凤;王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职卫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中职卫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是根据中职卫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特点,将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引入班级管理全过程的模式.该模式将学生日常教育纳入专业能力及职业素质培训体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中职卫校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不仅能促进学生“职业人”角色的成长,还能促进班级管理规范化.

    作者:梁清霞;车韦莹;罗肖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生理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性研究

    结合生理学学科内容与特点,从实用性出发,提出生理学微课资源开发的目的和原则、类别和要求以及应用流程,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后指出教师团队综合素质在微课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作者:林玲;刘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将来顺利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事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的必备能力之一.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我国现阶段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经过多年摸索,我们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设语言训练类课程和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3方面来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培养,效果显著.

    作者:王会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神经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养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研究

    医患沟通能力是住院医生规范化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学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相对于其他系统疾病更为局限,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因治疗手段有限,致残、致死率高,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增加了医患沟通的难度.笔者从自身经历和体会出发,总结结合神经系统疾病的共性特点和规范化培养阶段住院医生的身份特点,进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原则与方法.

    作者:田成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在成人教育中的探索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是将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部分内容优化整合形成3个教学模块,并结合多元教学法,引入成人教育中.模块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在普通口腔医学本科生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王霞;王培源;吴淑华;夏吉凯;刘鲁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剂学教学实施小组合作模式的研究

    药剂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模式,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本文总结药剂学小组合作模式教学经验,分析该模式对药剂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柯萍;潘雪英;谢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改革探索

    通过优化设计性实验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及考核模式,探索新的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标准规范的全程考核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全程参与的管理制度提高自主意识和管理能力,使以往的“实验验证理论”彻底变为“实验检验理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王丽萍;段国贤;李树民;王小君;杨秀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家庭因素对高年资护士焦虑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家庭因素对高年资临床护士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应用调查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对兰州市某三甲医院51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与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否与父母同住3个因素均呈正相关.结论 护士焦虑状况与护士家庭因素有关,护理管理者可从这方面给予关心,以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作者:郭振霞;甘培英;张彩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学专业生物技术药物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生物技术药物是本科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通过优化课程思路与内容设计、完善教学组织与实施、建立考核与评价体系等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锻炼了科学创新思维,培养了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在综合型药学科技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曹岩;邱磊;李英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腹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腹部外科疾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病例,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腹部外科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实践过程:课前先学资源准备→学生课前先学→师生课堂互动,并阐述各环节的做法.后,提出对该模式下“学”与“教”观念性转变的看法.

    作者:杨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评与互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自评与互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我院护理系2011级护理本科6个教学班301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2级护理本科6个教学班283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将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分成24个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总评的模式,实验组采用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模式.结果 实验组期末实验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引入自评与互评,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提升操作学习效果

    作者:戴叶花;陈川;李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创建卫生职业院校“学生护理部”管理模式探索

    随着护理模式转变,能力本位教育成为主导理念.职业院校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建立一个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管理模式.把实践教学及学生技能培养推向更高层次,实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的综合型护理人才.

    作者:原鲜;许继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