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叶花;陈川;李小英
目的 了解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临床实习前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 对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开展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针对学生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第二次针对学生实训课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得分无人及格,平均得分仅为10.5分;51名学生中发生不良事件38人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5%,无人及时上报.结论 医学检验专业中职生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建立与临床实习对接的、连续的、全方位的职业暴露防范体系及课程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刘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只要统一了领导、机构、制度、财务、规划等,就代表两所学校实质意义上的合并.两所职业学校合并,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要使其真正成为一体,大量的沟通工作在所难免.下面以无锡医药中专(以下简称药校)和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卫校)合并为例,说明沟通在解决职业学校合并的问题中的作用.
作者:周梅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我校护生临床见习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200名见习护生和医院27名总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带教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带教方法、医院和学校的见习安排及管理、学生对见习的态度均会影响见习质量.结论 应加强对带教教师的培养,探讨好的带教方法;学校与医院共同建立合理的见习管理机制,加强对护生的培训、考核,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见习质量.
作者:李巧会;李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足趾下放绷带卷站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常规站立训练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绷带卷.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对两组偏瘫侧下肢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运动功能用简式Fug-1 Meyer评价法(FMA)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经6周康复训练后,两组下肢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提高;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足趾下放绷带卷站立训练可有效减轻偏瘫下肢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并显著提高平衡能力,较常规站立训练更有优势.
作者:耿姣姣;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是用来评价住院医师临床技能且具有教学功能的测评工具,将其应用于我院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取得较好效果,同时也促使带教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应超;王珍贞;徐莲薇;李佶;汤倩珏;田立霞;赵莉;刘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学习态度如何,对其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至关重要,也是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观反映.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如何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缺乏未来职业规划,师生互动少,课程重要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作者:王秀明;付玉荣;伊正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参考我国近几年有关男护生的相关报道和文献,分析男护生现存的主要心理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为我国男护事业及高护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刘立夏;邓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职学校未成年人犯罪,有基于与同年龄段其他人群相同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共性原因,也有基于中职学校这一特定环境的特殊原因.本文在对这一特殊群体犯罪现状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诱使其犯罪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
作者:罗永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重新安排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社区开展社会调查,为社会医学课程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常永丽;李俊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高职生处于现代信息化环境中,学习方法与手段发生了根本转变,要求其具备独立学习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加强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在信息素养培养方面也应该寻求适宜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孙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比较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了解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差距,从而借鉴可行的职业规划模式,增强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作者:李金瀚;刘淏;张梦;徐文秀;仁青卓玛;杨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校实习护生法律意识现状,为开展法制教育提供有效指导.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护生进行卫生法律知识相关问题调查,了解护生法律意识水平.结果 护生卫生法律知识问题回答整体正确率为43.7%,正确率偏低,说明实习护生法律意识淡薄.结论 在学校教育和临床带教中必须重视护生法律意识培养,加强医学法律教育,为护生今后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优化设计性实验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及考核模式,探索新的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标准规范的全程考核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全程参与的管理制度提高自主意识和管理能力,使以往的“实验验证理论”彻底变为“实验检验理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王丽萍;段国贤;李树民;王小君;杨秀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职生不但要面对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还要承受升学、就业、环境等带来的种种压力.本研究对上海市中职生压力现状进行调查,探索中职生在校期间心理变化特点和规律,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高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将来顺利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事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的必备能力之一.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我国现阶段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经过多年摸索,我们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设语言训练类课程和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3方面来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培养,效果显著.
作者:王会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生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学生生理学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实验获得.本文将思维导图引入生理学课程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和实验教学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马小根;范双莉;陈洁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儿科护理实训应用多种教学法效果进行评估,为护理实训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572名护理专科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针对不同实训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对两组理论与实训技能、教学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理论和实训技能成绩及教学评价都高于对照组,对教学总体非常满意.结论 多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儿科护理综合能力,对培养具有优良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有积极意义;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满意度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陈媛玲;杨红萍;赵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药剂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模式,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本文总结药剂学小组合作模式教学经验,分析该模式对药剂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柯萍;潘雪英;谢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学习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体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同时还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在学生求学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对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积极有效的引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感,尤其在卫生职业学校,客观积极的引导对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其快乐幸福地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王娟;徐秉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制定了在校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问卷,针对几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对不同专业、性别、年级的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次、求助方式顺序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曹爱;裴雪丹;艾梅;陈晨;韩松;朱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