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琴
生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学生生理学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实验获得.本文将思维导图引入生理学课程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和实验教学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马小根;范双莉;陈洁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我校于2013年启动整合课程改革,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线将基础医学各课程有机整合成12个教学模块.感染与免疫模块由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和药理学相关内容整合而成.在首轮教学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在与临床课程整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余莉;沈际佳;李群;刘淼;张骏艳;陈灵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探究式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91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30人)和实验组(261人).对照组完全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包括病例导入新课法、PBL教学法和课题研究型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期末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课程满意度和考试成绩均较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满意度、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作者:刘庆春;归改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我国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受困于“以学科为中心”课程设置模式,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滞后的情况,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积极探究符合国情的课程改革模式,加强基础课和临床的整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科发展能够适应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
作者:牛林徽;方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向临床输送更多且有较高科研素质和一定临床技能的高端临床医师.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一些医科大学已经实施硕士研究生培养与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本文从研究生临床科研、住院医师培训、导师引导、研究生院管理、硕士研究生自身要求等不同层面和角度,详细论述该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为培养硕士研究生所创造的有利条件,以及存在的一些困难和缺陷,并提出发展该模式优势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者:叶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优化设计性实验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及考核模式,探索新的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标准规范的全程考核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全程参与的管理制度提高自主意识和管理能力,使以往的“实验验证理论”彻底变为“实验检验理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王丽萍;段国贤;李树民;王小君;杨秀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家庭因素对高年资临床护士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应用调查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对兰州市某三甲医院51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与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否与父母同住3个因素均呈正相关.结论 护士焦虑状况与护士家庭因素有关,护理管理者可从这方面给予关心,以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作者:郭振霞;甘培英;张彩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重新安排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社区开展社会调查,为社会医学课程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常永丽;李俊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提高中职护理基础技能教学质量,提升中职护生整体技能操作水平,我们运用归因理论及归因训练模式,通过在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实施归因训练,引导中职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成果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激发其学习兴趣.
作者:周利容;陈玉婷;李月新;李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被称为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后的第五个现代化.本文在阐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关系基础上,重点论述如何深化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治理结构现代化;如何加强内涵建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喻友军;黄澌;梁威;胡润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前,药用植物图片素材多以植物整体特征图作为主要内容,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图片不清晰或不能表现其重点特征.针对目前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植物形态特征为着眼点,采用新技术手段和信息平台,整合网络资源与校园资源,创建一套有自身特色的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图片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作者:尹婕;高琳惠;张睿;刘长利;张夏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看到,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其中第十六条指出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包含了5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本文就该课程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郭茂华;冯晓敏;黄敬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仿真综合模拟人在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校2013级101名普通专科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2名)和对照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高仿真综合模拟人进行情景模拟教学,设计相关病例,让学生对高仿真综合模拟人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之后进行讨论.学期末比较两组成绩和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实训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方法和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培养等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高仿真综合模拟人进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作者:何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医学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医学教育大众化趋势日益凸显.广大青年医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存有理想信念缺失、学习主动性不强、诚信意识淡薄、团队协作观念欠佳、心理素质较差等一系列问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班风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校维稳等工作的兼职班主任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工作职责不清、选聘模式机械、薪酬待遇微薄、考核过分量化、岗位培训缺失、职业发展局限等一系列问题,亟待通过制度规范、加强内涵建设等综合改革措施解决.
作者:冷晓宁;张宁;李春旭;刘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职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危机期”,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偏高.目前,中职学校虽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德育教学,不少学校还同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但这些教育手段对某些学生收效甚微.因而,开展专业化心理咨询工作,进行专业化心理干预显得必要而紧迫.
作者:张柱海;冷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药剂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模式,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本文总结药剂学小组合作模式教学经验,分析该模式对药剂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柯萍;潘雪英;谢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浅析微课在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80人)和实验组(80人).实验组采用以传统教学为主、微课为辅授课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成绩和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对教师授课评价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对微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运用微课教学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
作者:杨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64例单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ESWL治疗开始时及术后1d、2d、3d、4d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银杏叶提取物20ml,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比较ESWL前1d,ESWL后即刻、1d、4d、7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肌酐(NAG/Cr)值的变化.结果 ESWL后对照组血清SOD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MDA及尿NAG/Cr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及尿NAG/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SWL能够使机体产生较多的氧自由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有效减少或抑制ESWL过程中机体产生氧自由基,对ESWL致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志华;张冲;罗能钦;单龙;李海洋;郭利君;陈一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实现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联系基础与临床课程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学方法之一,病案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实施过程逻辑严密,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教师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艳秋;张冬梅;王俊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比较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了解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差距,从而借鉴可行的职业规划模式,增强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作者:李金瀚;刘淏;张梦;徐文秀;仁青卓玛;杨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