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春;归改霞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学生自身发展、高质量就业以及社会进步.本文从大学生自身、高校、家庭和社会4方面分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与培养提供指导和建议.
作者:刘静;章新琼;王秋萍;吴小婷;姚雪;陈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发展规律以及相关机制等的学科,其中的一些医学理论对于临床诊断也很有帮助.目前,学生普遍反映病理学课程的理论性太强,内容抽象难懂,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多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彭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生物技术药物是本科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通过优化课程思路与内容设计、完善教学组织与实施、建立考核与评价体系等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锻炼了科学创新思维,培养了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在综合型药学科技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曹岩;邱磊;李英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士长日查房次数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内科3个病区患者为研究对象,一病区为对照组,护士长日查房1次;二病区为实验1组,护士长日查房2次;三病区为实验2组,护士长日查房4次.比较3组患者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1组、2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2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实验1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增加护士长日查房次数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祝英;张改萍;王昱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我国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受困于“以学科为中心”课程设置模式,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滞后的情况,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积极探究符合国情的课程改革模式,加强基础课和临床的整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科发展能够适应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
作者:牛林徽;方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将积极心理学核心理念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更好成长成才的需要.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探索基于积极心理学核心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牛雅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中职卫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其评分与国内中学生常模比较,并进行专业、性别和年级间的比较.结果 与常模比较,研究样本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专业间比较,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因子得分有差异,护理和药剂专业差异无显著性,两者均与其他专业有显著性差异;性别间比较,女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忧虑、焦虑和恐怖因子得分高于男生,且具有显著性(P<0.05);年级间比较,不同年级的学生总均分以及10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2013级分数均高于2012级.结论 我省中职卫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措施,为今后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周凡冰;林秀金;吴娟娟;李俊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深化解剖学教学改革.方法 探索、思考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结果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强大学习动机,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结论 进行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实施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在活体、标本及模型上的辨认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全面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作者:史杰;雷有杰;王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结合物理诊断网络考评系统在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实训教学法,实验组使用多媒体结合物理诊断网络考评系统进行实践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物理诊断考核成绩和及格率、优秀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物理诊断考核成绩和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学生物理诊断成绩优秀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多媒体结合物理诊断网络考评系统可明显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和医学生物理诊断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作者:刘理静;钱红;黄民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比较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了解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差距,从而借鉴可行的职业规划模式,增强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作者:李金瀚;刘淏;张梦;徐文秀;仁青卓玛;杨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能力本位的情境教学在助产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级助产专科1、2班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61人,采用基于能力本位的情境教学;对照班62人,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比较两班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课程学习前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调查实验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班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班,大部分学生认为基于能力本位的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合作学习、沟通等能力;课程学习后实验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班,且总分及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人际沟通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课程学习前.结论 基于能力本位的情境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助产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与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路红春;周东方;王伦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制定了在校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问卷,针对几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对不同专业、性别、年级的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次、求助方式顺序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曹爱;裴雪丹;艾梅;陈晨;韩松;朱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提高中职护理基础技能教学质量,提升中职护生整体技能操作水平,我们运用归因理论及归因训练模式,通过在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实施归因训练,引导中职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成果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激发其学习兴趣.
作者:周利容;陈玉婷;李月新;李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腹部外科疾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病例,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腹部外科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实践过程:课前先学资源准备→学生课前先学→师生课堂互动,并阐述各环节的做法.后,提出对该模式下“学”与“教”观念性转变的看法.
作者:杨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医学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医学教育大众化趋势日益凸显.广大青年医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存有理想信念缺失、学习主动性不强、诚信意识淡薄、团队协作观念欠佳、心理素质较差等一系列问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班风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校维稳等工作的兼职班主任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高等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工作职责不清、选聘模式机械、薪酬待遇微薄、考核过分量化、岗位培训缺失、职业发展局限等一系列问题,亟待通过制度规范、加强内涵建设等综合改革措施解决.
作者:冷晓宁;张宁;李春旭;刘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其短小精悍、教学效果颇好,越来越为学生所接受,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微课教学设计关系到其能否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本文将急危重症护理技术中“简易呼吸气囊的工作原理”内容设计制作成微课,并以此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将微课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同行分享.
作者:周丽荣;林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仿真综合模拟人在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校2013级101名普通专科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2名)和对照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高仿真综合模拟人进行情景模拟教学,设计相关病例,让学生对高仿真综合模拟人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之后进行讨论.学期末比较两组成绩和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实训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方法和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培养等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高仿真综合模拟人进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作者:何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关怀品质的护理人员日益成为护理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研究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教学相关文献,对近年护理人文关怀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进一步优化人文关怀教学方案.
作者:徐志芳;司希梅;牛业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优化设计性实验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及考核模式,探索新的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标准规范的全程考核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全程参与的管理制度提高自主意识和管理能力,使以往的“实验验证理论”彻底变为“实验检验理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王丽萍;段国贤;李树民;王小君;杨秀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活跃、富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既符合本学科教育主旨,又利于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就细胞生物学教学如何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进行探索,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改革措施,旨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作者:李阳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