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检娣
人文教育在本质上是弘扬人性,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尊重学生主体性为前提,以个人潜能的大发展为目标.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董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而言,学好英语对专业学习和求职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作为学习者个体差异的要素之一,对英语学业成就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通过对自我效能感作用机制的分析,提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作者:李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本科阶段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检验,也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质量反映了一所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然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保障大学生就业率为出发点,提出当前形势下提高药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高恩泽;郭栋;刘立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护理专业学生课间见习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规范临床见习管理,提高见习教学质量.方法 明确见习教学各阶段任务和规定,制定见习运行实施流程,执行带教师资准入与培养制度,实施见习教学改革,开展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结果 完善并优化了见习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结论 见习教学的规范化运行与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效能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凌云;张咏梅;曾芬莲;原凌燕;宋凌霞;焦娜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已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知识体系与生活方式,也给大学课程教学带来机遇和挑战.临床生药学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现从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实验教学4方面总结教学体会,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临床药学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作者:段静雨;张春平;李岩;么焕开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红蓝光治疗对气管切开患者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进行气管切开术的17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切开护理,观察组先进行常规气管切开护理再进行红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处伤口感染率、感染程度、感染细菌个数和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为6.7%,对照组感染率为43.8%,感染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感染细菌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红蓝光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气管切开处伤口感染率、感染程度,减少感染细菌个数,值得推广.
作者:梁玉芳;俄昕;贺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翻译及修订预感性悲伤量表(The Anticipatory Grief Scale,AGS),并对其信效度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法对英文版AGS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使用中文版AGS对400名晚期癌症患者家属进行预感性悲伤反应状况调查,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AGS包含27个条目7个维度.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96,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88~0.896;总量表半信度系数为0.872,各维度分半信度系数为0.740~0.870.AGS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63,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提取了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67.256%,各因子负荷系数为0.421~0.900.中文版AGS各条目与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为0.619~0.856,各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475~0.828,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为0.005~0.710(除因子2与因子4、因子3与因子4、因子3与因子5、因子3与因子7之间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文版AGS基本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预感性悲伤的评估.
作者:周霜;辛大君;杨晓玲;傅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招聘在职教师结合护理技能大赛要求进行培训,用于全国护理技能大赛选手训练,观察使用教师标准化病人对选手人文关怀能力、操作质量及应变能力的影响.
作者:丛小玲;杨艺;李璐寰;赵丽华;刘玮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结合近几年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结果,从实验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3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
作者:刘翠翠;李新燕;王梅;陈树君;回景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甘南州藏族学生视力与营养状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甘南州某藏族中学2468名学生检查身高、体重及视力,比较男女生视力与营养状况,分析不同营养程度学生的视力状况.结果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女生营养不良组视力不良检出率也高于男生.结论 藏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比营养不良情况严重,营养不良程度与视力不良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辉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社康中心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12月来我社康中心进行预防接种儿童400例为对照组,另选2016年1—6月来我社康中心进行预防接种儿童4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儿童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儿童家长护理满意率、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等.结果观察组儿童预防接种后发热、皮疹、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率(98.25%)高于对照组(73.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儿童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儿童家长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林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考试作弊形式层出不穷.通过对本院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医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行为因素,寻找遏制作弊行为的对策.
作者:苗梅静;苏鹏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对3所不同类别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较低,学习态度普遍较差,在线学习过程中对教师依赖性较高,使用移动设备学习的人数较少,缺乏同伴评价.
作者:董乐;郜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如何把信息技术的高效、便捷、共享等特性延续到学校教育中,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学校探索和研究的方向.本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三大转变,即学生的转变、教学环境的转变和教师的转变,从建立组织机构、搭建平台、技术支持、资源建设及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慕课实施策略研究,为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景日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新医改背景下,许多医学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本文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创业教育实践途径和对策进行探索与研究.
作者:周武兵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肿瘤患者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观察患者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索恶性肿瘤患者个体化佳康复方案.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73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损伤性治疗后,观察组采用艾灸、按摩、中药涂擦、药膳等中医适宜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不应用任何中医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自理能力,用药、疲乏、疼痛、食欲、睡眠、排便、情绪、记忆力及总体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缓解静脉炎、改善食欲、改善睡眠、改善便秘及恶心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适宜技术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后的症状与不适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周江红;马文娟;夏小军;赵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基础教育阶段影响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因素,提出有效对策.方法 对兰州大学医学院340名本科生,四川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和山东大学各60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思维培养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学校培养力度及学生学习态度有关.结论 医学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应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制度,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培养力度,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临床思维水平.
作者:胡梦巾;白宝帅;宋焱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高职院校由于职业特色鲜明、学生层次差异较大,语文等人文课程边缘化现象突出,教学效果不理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点突出、教学灵活、便于巩固等优势,在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中,可以尝试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升教学吸引力和学生参与度,达到提升语文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马恩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建立适合重症监护专业方向学生培养的校内实验教学体系.方法 运用两轮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重症监护专业方向实验教学体系,并计算各指标的重要性及变异系数.结果 从事临床护理或护理教育的22名专家参加了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81.82%,专家权威系数为0.82;确立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4个模块,包含各种仪器操作、人工气道患者护理、常见危重患者护理及床旁血液滤过机演示性实验等30个指标,各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0.30,专家对课程设置总体特性评分均大于4分.结论 本实验教学体系各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为重症监护专业方向学生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迟秀文;林琳;李颖;吴丽娟;王萍;徐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本文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精神,提出医学高职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构建高职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旨在有效推进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同时,笔者撰写本文,旨在使大家不仅关注校级层面的质量诊改工作,更应关注教研室层级的质量诊改工作,因为教研室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功能单位,其工作业绩的优劣决定了学校工作业绩的优劣.
作者:刘根成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