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
目的 建立护理专业学生课间见习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规范临床见习管理,提高见习教学质量.方法 明确见习教学各阶段任务和规定,制定见习运行实施流程,执行带教师资准入与培养制度,实施见习教学改革,开展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结果 完善并优化了见习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结论 见习教学的规范化运行与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效能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凌云;张咏梅;曾芬莲;原凌燕;宋凌霞;焦娜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关注和研究我国医患关系中的道德诚信问题,提高医患互信度刻不容缓.站在社会、政府、医院、医生、患者角度探讨培养医生道德情感、增进医患互信的长效机制,既有利于体现医学人文关怀,又有利于增加医患沟通.
作者:熊忠东;贾春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微信公众号的特性以及药理学教学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微信公众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实现药理学教学质量的优化和提高.
作者:夏鸿;丁文文;李文忠;杨梦;张玲华;冯路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但以肺脏为主.多项研究发现,结核病和血液学异常有密切关系[1].本文就我科收治的一例T-SPOT阴性并血小板减少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做一介绍,以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引起重视,减少误诊.
作者:张旭霞;危蓉;齐国卿;吴志平;李佩容;冯彦虎;张德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人们经常谈论生命、呼吁珍爱生命,但有时的所作所为却是在漠视生命.生命既是物质的、具体的,也是精神的、抽象的.医学意义上的生命是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鉴于很多医学生不重视生命体征观察,不了解生命体征的重要性,工作中不懂得灵活运用生命体征方面的知识,笔者从生命体征的认识问题和生命体征的临床应用两方面阐述其价值,以期对医学生成长有所帮助.
作者:方天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现状,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单纯随机抽样,于2015年7月利用学习投入量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1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总体中等偏上,且在性别、年级、专业方向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校区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女生学习投入水平高于男生,各专业方向学生学习投入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未分专业方向学生、旧专业方向学生和新专业方向学生,学生学习投入整体水平仍需提升.
作者:吴芳;李景琪;楚亚林;刘国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大学生家庭功能、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现状,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延边地区某综合大学511名在校生,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家庭功能得分为(7.5±2.5)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34.6±5.7)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7.7±6.7)分;心理健康得分为(3.3±4.2)分.研究对象家庭功能、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得分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延边地区大学生家庭功能良好,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特征明显,心理健康水平尚可,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侯天雪;张海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对我校2014级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实习压力、与带教教师和病人沟通情况、业务水平提升情况、对带教教师及实习安排的认可度等,探索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学生实习见习模式.
作者:刘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护理专业学生养老机构实习情况和老年护理择业动机.方法 利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浙江某卫生类院校两届老年护理专业毕业生,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题和老年护理择业动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机构实习方面,67.4%的学生有详细实习计划,50.0%的学生认为私立、 公立养老机构均可,64.0%的学生认为应该根据生源地分配养老机构;择业动机方面,择业期望分问卷得分(3.01±0.50)分,价值分问卷得分(3.30±0.39)分;相关分析显示,实习计划、养老机构性质、是否有专业特色、老年护理发展前景认知与择业动机有相关性.结论 高校要提升老年护理专业学生择业动机,就要加强养老机构实习环节的建设和管理.
作者:陈井芳;宁香香;袁葵;费素定;叶聪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探索人文教育方法,提高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和方便抽样方法,以北京卫生职业学院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渗透人文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人文关怀能力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能提高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王燕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招聘在职教师结合护理技能大赛要求进行培训,用于全国护理技能大赛选手训练,观察使用教师标准化病人对选手人文关怀能力、操作质量及应变能力的影响.
作者:丛小玲;杨艺;李璐寰;赵丽华;刘玮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PBL结合L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儿科护理专业实习生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PBL结合LBL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对两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习生满意度及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满意度(52.50%)高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综合能力得分(51.00±2.58)分高于对照组(45.88±3.5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实施PBL结合LBL教学法可提高实习生成绩,取得令人满意的带教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沈洁;刘煜;段颖晖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高职院校由于职业特色鲜明、学生层次差异较大,语文等人文课程边缘化现象突出,教学效果不理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点突出、教学灵活、便于巩固等优势,在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中,可以尝试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升教学吸引力和学生参与度,达到提升语文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马恩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协同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达93.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协同护理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应加以推广.
作者:梁端敏;潘小兰;唐毅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本文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精神,提出医学高职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构建高职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旨在有效推进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同时,笔者撰写本文,旨在使大家不仅关注校级层面的质量诊改工作,更应关注教研室层级的质量诊改工作,因为教研室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功能单位,其工作业绩的优劣决定了学校工作业绩的优劣.
作者:刘根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初步建立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即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相统一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于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发挥其在医药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春花;李佳佳;郑鹏;顿佳颖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甘南州藏族学生视力与营养状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甘南州某藏族中学2468名学生检查身高、体重及视力,比较男女生视力与营养状况,分析不同营养程度学生的视力状况.结果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女生营养不良组视力不良检出率也高于男生.结论 藏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比营养不良情况严重,营养不良程度与视力不良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辉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通过对武陵山片区71县(市)医学教育的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办学规模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准确掌握和评估片区医学教育总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存在区域布局不均衡、专业结构趋同、培养的医疗卫生人才不能满足片区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等问题.笔者认为应扩大高等医学教育办学规模,加强中高职医学教育衔接,根据片区医药产业优化专业设置,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定向培养,不断优化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结构.
作者:杨子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温热通液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效果.方法 将56例经输卵管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于月经后第三天常规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通液,隔日一次,每疗程3次,共3个疗程;观察组于月经后第三天用在28℃~30℃水中加温后的丹参注射液和注射用水通液,隔日一次,每疗程3次,共3个疗程,同时给予中极穴埋线,每15天一次,共6次.结果 观察组治愈24例,治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18例,治愈率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温热通液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输卵管阻塞,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曹爱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加强青年教师对综合素质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明确现代医学教育教学的素质结构,运用好教师第二次成长的5条重要途径,促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现代教育信息化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张志贤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