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毓秀;李彭博;徐艳
目的 比较循证医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5个电子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包含464例参与者,其中EBM组232例,LBL组232例.经Meta分析发现,EBM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病例分析能力及学习兴趣均高于LBL组(理论考试成绩:SMD=0.70,95%CI=0.48~0.93,P<0.01;实践操作成绩:SMD=1.40,95%CI=1.17~1.64,P<0.01;病例分析能力:SMD=1.80,95%CI=1.44~2.16,P<0.01;学习兴趣:OR=5.00,95%CI=2.43~10.25,P<0.01).纳入研究间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循证医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李瑞;秦丽岩;姚华;苗蕾;张蓓;刘璐;孙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体系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职护理专业2013级4个班,随机抽取两个班为实验组(109人),另两个班为对照组(107人),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组织教学.结果 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自我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形成性评价体系组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专业能力.
作者:刘鸿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p53和NM23联合CERBB-2基因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NM23联合CERBB-2基因的表达,分析p53、NM23、CERBB-2基因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预后的关系及检测微淋巴管密度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意义.结果 148例患者组织学分级中I级36例、Ⅱ级64例、 Ⅲ级48例;有淋巴结转移者48例,无淋巴结转移者100例;p53阳性表达率为30.41%,CERBB-2阳性表达率为51.35%,NM23阳性表达率为18.24%.有淋巴结转移者p53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NM23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和CERBB-2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分级的升高呈现上升趋势(P<0.05),NM23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分级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 联合检测p53、CERBB-2、NM23基因的表达及测定微淋巴管密度对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数字化诊疗逐渐被大众了解,甚至被口腔业界认为是以后发展的趋势与主流,但是什么是完善的数字化诊疗、怎么建设完善的数字化平台,围绕这一基本问题予以阐述,从而为数字化口腔医疗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马严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数字化校园是学校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未来高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等都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已有的探索为例,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指导.
作者:周友焕;张标;李春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常用理论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从而分析何种教学方式更适合外科护理学的理论教学.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回溯的方式,检索的时间从建库到2017年3月,由3名研究者筛选、提取数据并分析偏倚,使用RevMan5.1软件包进行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 几种理论教学方法中,7种常用的方法,即讲授法(对照组)、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问题探究法(PBL)、讨论法、项目教学法适合Meta分析.共纳入41篇文献,其中对照组3305人,实验组3291人.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的有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问题探究法(PBL)、讨论法、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考试成绩,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的有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问题探究法(PBL)、讨论法、项目教学法理论考试成绩>60分的人数.理论考试成绩:讨论法(I2=85%,OR=1.53[1.50,1.68],P<0.01)、项目教学法(I2=83%,OR=1.65[1.40,1.48],P<0.01)、案例教学法(I2=99%,OR=1.11[1.06,1.15],P<0.01)、角色扮演法(I2=98%,OR=1.93[1.79,2.09],P<0.01)、模拟教学法(I2=99%,OR=1.79[1.73,1.86],P<0.01)、问题探究法(I2=99%,OR=1.94[1.98,2.00],P<0.01)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理论考试成绩>60分的人数:角色扮演法(OR=2.06[0.65,6.58],P=0.22)、模拟教学法(OR=2.24[0.61,9.44],P=0.21)、讨论法(OR=5.27[0.25,112.09],P=0.29)和项目教学法(OR=5.65[0.26,120.63],P=0.27)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案例教学法(OR=4.42[2.21,8.86],P<0.01)和问题探究法(OR=3.15[2.00,4.96],P<0.01)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PBL)、讨论法、项目教学法对于护理在校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影响效果相似,但是针对这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比较还未进行研究,因此需要更多的数据去验证和完善.
作者:钟伟;刘园园;尹崇高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KAP模式在怀化市幼教人员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知识、态度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两所幼儿园部分幼教人员作为培训对象,以幼儿园为单位进行分组,对照组(38名)采用常规模式进行培训,干预组(34名)采用KAP模式进行培训.所有受训者在培训前后接受问卷调查及技能操作考核(心肺复苏和气管异物阻塞).结果 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两组幼教人员儿童急救知识、态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提高(P<0.01);培训后,干预组的知识、态度得分及总分,心肺复苏、气管异物阻塞操作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KAP模式培训能有效提高幼教人员的儿童急救能力.
作者:宋薇;杨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如何进行集体备课?从思维导图在教师集体备课中的使用入手,浅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供同仁参考.
作者:刘璐;王秀清;孙钰;张倩倩;杨栋梁;邵路才;李旭;刘庆旺;公春兰;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推进,提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分析临床科研对规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新的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西南医科大学规培研究生为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学术道德培养、团队合作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研究生.
作者:刘娅;叶运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等现代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建设不断完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1],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服务模式在客观上也面临着必须变化的需求[2],尤其是在如何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这样才能在图书馆媒体文献资源不断丰富的环境条件下,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唐玉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为加强临床医生对输血指征的掌握和风险意识,树立科学合理的输血理念,确保输血安全和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同时对有限的血液资源进行有效保护,近几年卫生行政部门和输血医疗机构加大对临床合理输血的监管力度,以杜绝临床不合理输血现象的发生.
作者:冯长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调查职业院校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中文版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对258名护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死亡态度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高,为(4.0±0.5)分,不同性别和讨论死亡时不同情况家庭的护生在死亡逃避维度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2.1±9.4)分,其受学历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P<0.05).结论 职业院校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较为正向,受到性别和家庭环境、学历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为护理教育者,应结合护生具体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临终关怀教育,进一步改善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药品生产技术是面向药品生产岗位需求开设的一门应用型技术课程,分析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药品生产技术课程的建设背景、建设理念和建设思路,阐述课程建设的具体举措和实践情况.
作者:冒玉娟;邢晓玲;赵丽;宋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能力本位教育是指从职业需求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1]. 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固定不动的状态,而是一个观摩、了解、动手、熟悉和改善的持续过程[2].随着疗养院发展的要求与转型转变的需要,对疗养院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养目标.我院根据各疗养科室任务性质要求,结合新护士的个人实际能力情况,为新护士构建了能力本位培训模式. 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丽萍;董英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常州市城市养老机构护理员专业能力,探讨养老护理员发展策略.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方法对常州市城市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知识和技能掌握及需求情况.结果 城市养老机构护理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不高,生活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较好,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需求较高.结论 为提高养老护理员整体的专业能力,应依据现有知识结构和岗位需求进行继续培训,健全知识结构,强化技能,提高专业能力,以适应养老护理服务新要求.
作者:周静;史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野外实训是药用植物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存在着实训目标不明确、路线及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野外实训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作者:骆航;孙兴力;蒋媛;李玉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综述近年来我国护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影响因素、测评、局限及展望,以期为培养养老护理人才的护理教育者提供新思路.
作者:韩雨欣;王红艳;梁小利;苏国明;黄彬洋;申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微课在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3级护理大专班级中的两个班,分别设为对照组(n=105)和实验组(n=108),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辅以微课讲授.比较两组期末各项外科操作技术考核成绩及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综合评价,并用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操作考核成绩、对教师授课效果评价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本组实训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应用于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周雯婷;翁姝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结果 教师反馈和学生评价均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可广泛推广.
作者:彭玉龙;杨宝华;张学东;张攀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孕妇母婴健康素养状况,为开展妇幼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2017年1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兰州市孕妇对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42.5%(其中对母亲孕期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50.0%,对婴幼儿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35.0%),对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知晓率为46.4%,对基本技能的知晓率为43.5%.孕妇具备较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的人数比例为27.5%,城市高于农村(P<0.05),30~34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孕晚期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P<0.05),初产妇高于经产妇(P<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高于其他文化程度(P<0.05),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高于农民/外出打工人员(P<0.05).结论 兰州市孕妇对母婴健康素养各方面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具备较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的人数比例均较低,应进一步加大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作者:谈笑;许晓英;陆一鸣;李晋芳;马文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