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7年18期文献
  •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和数学有效教学的特征,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为导向,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淡化数学知识的灌输,注重调控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作者:谢晓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思维导图在社区护理集体备课中的应用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如何进行集体备课?从思维导图在教师集体备课中的使用入手,浅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供同仁参考.

    作者:刘璐;王秀清;孙钰;张倩倩;杨栋梁;邵路才;李旭;刘庆旺;公春兰;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ESP教学在中职护生医护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技能.在这些技能之中,听力是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主要分析中职护生医护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问题,并通过分析ESP教学在中职医护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ESP教学在中职医护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作者:滕洁;李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职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微课程教学的探讨

    将中职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一节内容提炼制作5个微课程视频——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病情判断、正确的开放气道方法、正确的人工呼吸方法、正确的心脏按压和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操作流程,将这5个微课程视频与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授课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的表现及考核评价微课程应用于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教学中的效果.

    作者:莫全娜;王明慧;周积莲;赵紫贤;陈秋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学术论坛教学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医学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日渐突出.通过分析当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11—2013年研究生教学现状,探讨开设学术论坛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分别对开设学术论坛的目的与意义、组织与实施、内容与形式等进行阐述,后对学术论坛开办至今的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以学术论坛为平台开展研究生教育,可显著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科研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梁静;于颖慧;郑振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结果 教师反馈和学生评价均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可广泛推广.

    作者:彭玉龙;杨宝华;张学东;张攀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腹腔镜技术及其模拟实践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模拟实践在医学教学中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泌尿外科手术大多采用腹腔镜技术,普通的教学方式较抽象,学习困难.因此,腹腔镜模拟实践在泌尿外科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现有的模拟实践方案可以明显提高泌尿外科手术训练效果,未来,随着模拟系统和设备的不断完善,必将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朱能;葛卫军;唐汇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推拿误诊误治案例教学对学员临床思辨能力培养的探讨

    推拿误诊误治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案例教学的补充.选择少而精,与教材重点、难点相对应的临床误诊误治案例,将其运用到临床推拿学课程教学中,能让学员运用已有的推拿学理论和经验对疾病现象进行思考,在疾病本质的认知过程中加深理解.这样不仅能使学员明白误诊误治的原因,强化学员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推拿手法的选择,还能帮助学员构建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提高学员临床思辨能力,是目前临床推拿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值得尝试的一个方向.

    作者:奚贇虎;王子骁;周璇;钱晨;舒适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对医务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定西市医务人员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培训效果,为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6年定西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定西市卫计委等部门针对辖区内医务人员联办或独办的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的法律法规、报告技术规范、报告方法等培训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合2012—2016年定西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变化情况,总结和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2014—2016年定西市共进行8次ADR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共计3700人次,二级及以上医院共2880人次,占77.84%,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以乡镇卫生院为主)和其他人员共820人次,占22.16%;参加ADR培训的学员以初级职称、3年以下年资、中专者居多.2016年定西市上报ADR总数、二级及以上医院上报ADR总数分别是2012年的2.28倍和7.07倍,新的、严重的ADR报告总数均为2012年的10倍以上.2016年,二级及以上医院上报的ADR占定西市的45.46%,新的、严重的ADR上报数分别占定西市的37.24%、64.42%;定西市ADR关联性评价与省评价一致的106例,二级及以上医院占57.55%.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普及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利于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避免或减轻药品不良反应的损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公众医疗安全.

    作者:刘汉斌;李学伟;昝军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职卫校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及病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通过对目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行病理学教学改革,努力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

    作者:林丽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体系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职护理专业2013级4个班,随机抽取两个班为实验组(109人),另两个班为对照组(107人),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组织教学.结果 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自我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形成性评价体系组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专业能力.

    作者:刘鸿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以学生为主体的床边教学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床边教学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江苏医药职业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见习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床边教学方法.结果 期中和期末实验组理论测试中基础知识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的20个项目中,有19个项目的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我校实施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床边教学,可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雷海鸣;韩扣兰;孙华北;史卫红;潘红宁;常丽;许兰;徐友凤;乔学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运用

    目的 分析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放射科2016年7月至12月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改善循环法,选取该时间段在我院放射科接受放射检查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16年1月至6月期间在我院放射科接受放射检查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等候检查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1)研究组患者平均等候检查时间为(19.46±3.83)分钟,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8.16±4.07)分钟(P<0.05);(2)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 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检查时间,提高患者放射检查的安全性.

    作者:郭雪贞;陈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医院不合理用血现象调查分析

    为加强临床医生对输血指征的掌握和风险意识,树立科学合理的输血理念,确保输血安全和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同时对有限的血液资源进行有效保护,近几年卫生行政部门和输血医疗机构加大对临床合理输血的监管力度,以杜绝临床不合理输血现象的发生.

    作者:冯长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11月收治的8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血糖达标率进行观察.结果 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教育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各维度得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各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教学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各维度得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也能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晶晶;彭卫群;刘素琼;林秋讯;吴梦;王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广西报纸对医患关系报道的研究

    查阅2013—2015年的《南国早报》及《当代生活报》中与医患关系相关的报道,分析其消息来源、报道倾向及报道内容,同时设计调查问卷,研究广西民众对报纸报道医患关系的认知、态度以及信任度的情况,并为媒体报道相关医患关系提出建议.

    作者:韦少兰;何伟倩;安敏蓁;周青;李恺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高职护生实习前阶梯式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讨高职护生实习前阶梯式培训模式的效果.方法 2014年9月—2016年6月选取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已完成相应教学任务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016届高职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实习前阶梯式模式进行培训,培训考核合格方可进入临床实习.选取2015届高职护生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实习前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统计分析观察组、对照组在院校联合实习中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成绩以及临床带教教师对两组护生实习质量的评价(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临床综合能力).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院校联合实习中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成绩以及临床带教教师的实习质量评价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习前阶梯式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临床工作能力,提高带教医院对实习护生的综合满意度.

    作者:陆琦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兰州市孕妇母婴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兰州市孕妇母婴健康素养状况,为开展妇幼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2017年1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兰州市孕妇对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42.5%(其中对母亲孕期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50.0%,对婴幼儿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35.0%),对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知晓率为46.4%,对基本技能的知晓率为43.5%.孕妇具备较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的人数比例为27.5%,城市高于农村(P<0.05),30~34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孕晚期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P<0.05),初产妇高于经产妇(P<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高于其他文化程度(P<0.05),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高于农民/外出打工人员(P<0.05).结论 兰州市孕妇对母婴健康素养各方面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具备较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的人数比例均较低,应进一步加大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作者:谈笑;许晓英;陆一鸣;李晋芳;马文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互联网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中职病理学教学中使用互联网的效果.方法 选取东莞卫生学校2015级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10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研究组学生采取互联网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前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协作学习中起到关键作用,只有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优势和不足,科学地应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黄文杰;王焕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方法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常用理论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从而分析何种教学方式更适合外科护理学的理论教学.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回溯的方式,检索的时间从建库到2017年3月,由3名研究者筛选、提取数据并分析偏倚,使用RevMan5.1软件包进行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 几种理论教学方法中,7种常用的方法,即讲授法(对照组)、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问题探究法(PBL)、讨论法、项目教学法适合Meta分析.共纳入41篇文献,其中对照组3305人,实验组3291人.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的有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问题探究法(PBL)、讨论法、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考试成绩,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的有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问题探究法(PBL)、讨论法、项目教学法理论考试成绩>60分的人数.理论考试成绩:讨论法(I2=85%,OR=1.53[1.50,1.68],P<0.01)、项目教学法(I2=83%,OR=1.65[1.40,1.48],P<0.01)、案例教学法(I2=99%,OR=1.11[1.06,1.15],P<0.01)、角色扮演法(I2=98%,OR=1.93[1.79,2.09],P<0.01)、模拟教学法(I2=99%,OR=1.79[1.73,1.86],P<0.01)、问题探究法(I2=99%,OR=1.94[1.98,2.00],P<0.01)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理论考试成绩>60分的人数:角色扮演法(OR=2.06[0.65,6.58],P=0.22)、模拟教学法(OR=2.24[0.61,9.44],P=0.21)、讨论法(OR=5.27[0.25,112.09],P=0.29)和项目教学法(OR=5.65[0.26,120.63],P=0.27)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案例教学法(OR=4.42[2.21,8.86],P<0.01)和问题探究法(OR=3.15[2.00,4.96],P<0.01)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PBL)、讨论法、项目教学法对于护理在校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影响效果相似,但是针对这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比较还未进行研究,因此需要更多的数据去验证和完善.

    作者:钟伟;刘园园;尹崇高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角色扮演法在本科实习生膝关节查体教学中应用效果的评价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在本科实习生膝关节查体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参加临床实习的本科学生1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本科实习生膝关节查体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综合能力.

    作者:朱旭;张星火;王彦辉;张亚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 分析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甘肃卫生职业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1班、2班、3班105名学生为实验组,护理4班、5班、6班115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法在急救护理中作用及应用效果的评价,同时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应用于急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教学法作用及应用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贾娟娟;张艾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胸外科监护室心脏术后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心胸外科监护室心脏术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4~7月在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监护室的10例心脏术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中的Colaizzi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面对面、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其术后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结果 多种因素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主要有环境的陌生、手术后各种症状的不适、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经济负担重等.结论 在护理心脏术后患者的同时,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及时解除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从而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肖保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08—2012年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

    目的 分析武威市凉州区食管癌近年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对武威市凉州区2008—2012年恶性肿瘤数据进行评估,对食管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2008—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食管癌共发病2329例,发病率为46.4/10万,中标率为42.6/10万,世标率为43.6/10万;食管癌死亡1664例,死亡率为33.1/10万,中标率为32.2/10万,世标率为32.5/10万.食管癌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结论 武威市的食管癌发病率属于中等水平,食管癌的防控刻不容缓,应在食管癌一级防控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二级防控模式.

    作者:徐风兰;梁莹;叶延程;张志镒;张文华;吴正奇;刘晓琴;李成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护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校2013级高职护理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护生,分别作为观察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观察组采用护生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案例讨论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对使用SSP教学的评价较高.结论 护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董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校201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4个班级的1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两个班级的80人作为实验组,采取学生标准化病人训练模式进行实训,另外两个班的8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模式进行实训.结果 实验组的学生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技能成绩及对本组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实训,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宫春梓;邢世波;沙明礼;石少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职业院校护生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职业院校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中文版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对258名护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死亡态度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高,为(4.0±0.5)分,不同性别和讨论死亡时不同情况家庭的护生在死亡逃避维度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2.1±9.4)分,其受学历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P<0.05).结论 职业院校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较为正向,受到性别和家庭环境、学历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为护理教育者,应结合护生具体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临终关怀教育,进一步改善护生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PBL模式在中职护生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模式在中职护生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级两个助产班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操作考核结果.结果 实验组鼻饲法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PBL教学法,中职护生护理技术的掌握效率更高.

    作者:蔡婉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微课在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课在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3级护理大专班级中的两个班,分别设为对照组(n=105)和实验组(n=108),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辅以微课讲授.比较两组期末各项外科操作技术考核成绩及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综合评价,并用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操作考核成绩、对教师授课效果评价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本组实训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应用于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周雯婷;翁姝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项目教学法在口腔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口腔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口腔科护理实习生按照传统的带教模式进行带教,作为对照组;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将项目教学法用于口腔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将这部分学生作为实验组.通过对比两组的带教效果来探讨项目教学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结果 实验组的基础理论、操作技能、风险预防能力及总体情况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本组带教模式满意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安全缺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师认可度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项目教学法后,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有助于巩固和提升教师的自身技能,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作者:孙爱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以我校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14级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8人)和实验组(38人).对照组采用讲授与病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结果 实验组学生期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有3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应用于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可增强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贾小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目标管理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掌握目标管理法的教学模式及内容,研究目标管理法应用到产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遴选于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3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施以目标管理法带教,对照组施以常规方法带教.带教结束后,集中比较两组理论知识积累目标得分、实操技能强化目标得分、服务态度养成目标得分,并对两组展开目标管理综合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积累目标得分、实操技能强化目标得分、服务态度养成目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目标管理综合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目标管理法运用到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能够显著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实操技能,改善服务态度与质量,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应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推广.

    作者:张万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相关疾病构成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相关疾病构成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月至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的健康体检人群同时采用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体检人群共319人同时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46人,总感染率45.77%.男性和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和女性各年龄组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常见胃黏膜相关疾病的构成(P<0.01),这种影响只出现在男性体检人群中(P<0.01),女性体检者中不存在这种影响(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影响男性胃黏膜相关疾病的构成.

    作者:何晓霞;杨子莹;杨国嵘;薛迪强;张玉玲;王玮;李素萍;王鹏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常州市城市养老机构护理员专业能力现状及发展对策

    目的 了解常州市城市养老机构护理员专业能力,探讨养老护理员发展策略.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方法对常州市城市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知识和技能掌握及需求情况.结果 城市养老机构护理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不高,生活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较好,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需求较高.结论 为提高养老护理员整体的专业能力,应依据现有知识结构和岗位需求进行继续培训,健全知识结构,强化技能,提高专业能力,以适应养老护理服务新要求.

    作者:周静;史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KAP模式在怀化市幼教人员儿童急救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KAP模式在怀化市幼教人员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知识、态度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两所幼儿园部分幼教人员作为培训对象,以幼儿园为单位进行分组,对照组(38名)采用常规模式进行培训,干预组(34名)采用KAP模式进行培训.所有受训者在培训前后接受问卷调查及技能操作考核(心肺复苏和气管异物阻塞).结果 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两组幼教人员儿童急救知识、态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提高(P<0.01);培训后,干预组的知识、态度得分及总分,心肺复苏、气管异物阻塞操作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KAP模式培训能有效提高幼教人员的儿童急救能力.

    作者:宋薇;杨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循证医学模式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循证医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5个电子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包含464例参与者,其中EBM组232例,LBL组232例.经Meta分析发现,EBM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病例分析能力及学习兴趣均高于LBL组(理论考试成绩:SMD=0.70,95%CI=0.48~0.93,P<0.01;实践操作成绩:SMD=1.40,95%CI=1.17~1.64,P<0.01;病例分析能力:SMD=1.80,95%CI=1.44~2.16,P<0.01;学习兴趣:OR=5.00,95%CI=2.43~10.25,P<0.01).纳入研究间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循证医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李瑞;秦丽岩;姚华;苗蕾;张蓓;刘璐;孙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传统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及教育现状的综合研究,结合新时期医学教育发展的新特征、新动向,对校企结合、协同创新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做了认真思考,探索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能适应新时期医学教育要求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新思路,切实解决医学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难题.

    作者:康毓秀;李彭博;徐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卫生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探析——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在培养过程中,应秉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者:徐茂红;赵克霞;许应生;王萌;陈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临床医学规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分析

    随着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推进,提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分析临床科研对规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新的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西南医科大学规培研究生为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学术道德培养、团队合作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研究生.

    作者:刘娅;叶运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对口高职护理大专学生辅导员工作探讨

    对口高职护理大专学生具有年龄差异较大、性格上进、自尊心强但又自卑等特点.针对对口高职护理大专学生的特殊学情,结合实际教育管理工作经验,综合分析辅导员在对口高职护理大专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阐述如何做好对口高职护理大专学生辅导员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作者:刘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专业为例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专业为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探索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李婵娟;王洪云;杨麒;马光宇;张尹;郝俊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主动模式初探

    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等现代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建设不断完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1],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服务模式在客观上也面临着必须变化的需求[2],尤其是在如何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这样才能在图书馆媒体文献资源不断丰富的环境条件下,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唐玉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国外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通过比较研究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等一些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模式,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并讨论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作者:张清涛;常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关系到其社会化进程,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因素等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王化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人体奥妙科教馆在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人体奥妙科教馆是融生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医学教学基地,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于丹丹;刘海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多维度完善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临床实习制度的路径选择

    多维度完善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临床实习制度,包括从国家维度修订完善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法律法规,出台有特色的地方性条例;从实习单位维度规范临床实习的带教行为和组织实施;从院校维度强化临床实习的过程管理和动态考核;从学生维度加强临床实习的实践活动和自我管理.

    作者:聂绍通;周爱民;李强;楼天晓;洪俐;田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对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训的思考及建议——以衡山野外采药为例

    野外实训是药用植物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存在着实训目标不明确、路线及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野外实训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作者:骆航;孙兴力;蒋媛;李玉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p53和NM23联合CERBB-2基因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p53和NM23联合CERBB-2基因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NM23联合CERBB-2基因的表达,分析p53、NM23、CERBB-2基因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预后的关系及检测微淋巴管密度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意义.结果 148例患者组织学分级中I级36例、Ⅱ级64例、 Ⅲ级48例;有淋巴结转移者48例,无淋巴结转移者100例;p53阳性表达率为30.41%,CERBB-2阳性表达率为51.35%,NM23阳性表达率为18.24%.有淋巴结转移者p53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NM23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和CERBB-2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分级的升高呈现上升趋势(P<0.05),NM23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分级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 联合检测p53、CERBB-2、NM23基因的表达及测定微淋巴管密度对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2016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例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实验组1)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实验组2).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和Harris评分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1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长于及多于实验组2(P<0.05).术后1年随访发现,实验组1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与实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随访发现,实验组1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与实验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与实验组2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和实验组2各有2例在术后出现患侧髋部红肿、疼痛,经证实无假体周围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健康状况、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和年龄等因素.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作者:吴爱军;赵龙;张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I125粒子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及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 探析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I125粒子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均在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I125粒子进行治疗,对手术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未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有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气胸,有7例患者体温略有升高,有5例患者疼痛明显,有5例患者痰中带血,有1例患者发生粒子移位,在经相应对症治疗与护理之后,患者并发症已基本消失.结论 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I125粒子治疗肺癌具有一定安全性,而合理且恰当的护理配合能够大幅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曾小红;周玉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老年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老年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老年脑出血病人142例,按入院顺序及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果 观察组病人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的ESS评分及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1个月肺部感染、废用综合征、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老年脑出血病人中,可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王庆华;刘俊英;傅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ACT(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入院就诊的6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焦虑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ACT(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8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第8周的HAM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采用抗焦虑药物联合ACT(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作者:武琦;张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探讨胃镜、超声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在胃间质瘤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胃镜、 超声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采用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接受胃镜检查,其中159例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然后在胃镜和术中超声内镜引导下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结果 腹腔镜手术时间50~120分钟,平均65.5分钟;出血量50~150 mL,平均73.2 mL;15例中转开腹,术中无死亡病例;265例为良性单发肿瘤,35例巨大型肿瘤为交界性肿瘤;术后病理提示259例为胃间质瘤,41例为平滑肌瘤;病理切缘肿瘤检查均为阴性,瘤体直径(2.8±4.5)cm.术后随访2~2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胃镜、超声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不易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雅晋;殷敏;王芳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探讨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护理职业教育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和内在的联系,根植护理专业教育,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护理人才.

    作者:杜陈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于数字化校园(CRP系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实践探索——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数字化校园是学校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未来高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等都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已有的探索为例,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指导.

    作者:周友焕;张标;李春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探讨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中统计软件与统计理论的融合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数据,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若离开了统计软件,就无法从海量数据中迅速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现阶段,统计理论与统计软件教学脱节,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统计软件与统计理论教学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岩;蔡迎彬;朱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探讨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的成效

    《弟子规》是根据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通过诵读及践行《弟子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构建和谐校园、幸福校园、法制校园、平安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贺旭;刘英飞;王伟;周逢春;刘柏炎;陈西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口腔数字化诊疗的实践与价值初探

    数字化诊疗逐渐被大众了解,甚至被口腔业界认为是以后发展的趋势与主流,但是什么是完善的数字化诊疗、怎么建设完善的数字化平台,围绕这一基本问题予以阐述,从而为数字化口腔医疗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马严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我国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感和从业意愿的研究进展

    综述近年来我国护生养老护理从业意愿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影响因素、测评、局限及展望,以期为培养养老护理人才的护理教育者提供新思路.

    作者:韩雨欣;王红艳;梁小利;苏国明;黄彬洋;申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青藤碱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青藤碱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空白给药组(SS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I/R组)、青藤碱组(SIN组),每组18只.I/R组、SIN组游离双侧肾蒂,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肾蒂,使左肾缺血,45分钟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并即刻切除右肾,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SS组仅游离双侧肾蒂,不夹闭左肾肾蒂.SIN组、SS组于缺血后15分钟(即再灌注前30分钟)向腹腔注射青藤碱注射液60 mg/kg,I/R组、S组于同一时间向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后6小时(T1)、12小时(T2)、24小时(T3)穿刺心脏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r、BUN浓度;摘除左肾,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用TUNEL法检测并计算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结果 S组与SS组大鼠在T1、T2、T3的血清Cr、BUN浓度,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I/R组、SIN组T1、T2、T3的血清Cr、BUN浓度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肾组织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IN组T1、T2、T3的血清Cr、BUN浓度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肾组织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与T2比较,I/R组和SIN组T3的Fas蛋白表达水平、 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 青藤碱可显著降低大鼠肾I/R病理过程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助于减轻I/R时肾脏的损伤.

    作者:吕兴华;冷玉芳;杨艳妮;苏玉洁;王朋;郑贯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高职药品生产技术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药品生产技术是面向药品生产岗位需求开设的一门应用型技术课程,分析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药品生产技术课程的建设背景、建设理念和建设思路,阐述课程建设的具体举措和实践情况.

    作者:冒玉娟;邢晓玲;赵丽;宋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案例式PBL教学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口腔医学生走向临床实践前的重要学习阶段,对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案例式PBL教学是一种基于临床案例与PBL即问题导入式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将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引入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增强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使规范化培训更加符合要求.

    作者:王小禾;徐江;吴佩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探讨文职护士在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的培训

    随着军队体制深入革新,文职护士将会在未来的军事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培养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的文职护士,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将是部队护理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战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体能训练等,阐述培养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的文职护士的方法,为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培训提供参考,以提高我军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杜俊艳;姜德民;刘艳红;刘彩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能力本位教育在疗养院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能力本位教育是指从职业需求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1]. 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固定不动的状态,而是一个观摩、了解、动手、熟悉和改善的持续过程[2].随着疗养院发展的要求与转型转变的需要,对疗养院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养目标.我院根据各疗养科室任务性质要求,结合新护士的个人实际能力情况,为新护士构建了能力本位培训模式. 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丽萍;董英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谈口腔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制订与执行

    探讨口腔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制订与执行.利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病理科多年来积累的口腔病理学教学经验,通过分析、总结和改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培训方案.根据进入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的临床操作技能水平,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科室数字化及信息化工具,对规培生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培训.

    作者:张磊;陈盛;杨艳;黄晓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